[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孤独的智慧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13

孤独的智慧
 
佚 名

  修行人如同艺术家,不把生命当作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而是在孤寂中体验、觉察、珍惜生存的真相,走出人生的独特与完整。
  佛陀曾经说过:“修行者的生命如同一个岛? ……唯有自己才是皈依处, 除此之外,无处皈依。”
  人生在世怎能不是一个孤岛呢?
  人生的痛苦并非单纯的来自于孤单,在“生存”本身即是孤单的。我们和四周的人以及环境之间,始终存有一些不同层次的沟壑。如此的沟壑所产生的寂寞感深藏于人生的底层,被忙碌的生活所掩盖。在我们生命的某个时刻,寂寞感会偶然浮现出来,犹如在茫茫人群中或陌生的环境里凝结的刹那。
  随侍师父前往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主持禅修,在心中没有防卫、单一的心境下,我独自漫步走入了禅修中心附近的一座树林。这是一个我完全不熟悉的地方,林中有一个荒芜的古老花园,耸立着许多前人的雕像,我感觉这些古老文物在当时一定有它的价值与意义。听说这里以前是圣彼得大帝皇后的避暑行宫,曾经辉煌过,并有过各种热闹的聚会,而如今却是凋零残壁,凄凉冷清。
  伫立在树林,突然,强烈的感到自己与四周环境间的距离产生,眼前的这一切对我不具有任何的意义与价值,而当下体会到一种全然的寂静与孤寂——没有语言、没有文字、没有故事,只有这凝结的刹那。原来,种种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是由人塑造出来的。
  我们的寂寞感隐藏于层层叠叠“人为”、 “物质”的环境中,每一层的包装,都染有自我及他人赋予的意义,于是,我们安住于这“意 义” 世界中,被温馨而熟悉的环境所包围。角色、价值、规则,甚至宗教道德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意义、结构和安全的保障。然而,当陌生感浮现出来时,我们曾经以为拥有的安全与快乐,顿然烟消云散,犹如建筑在沙滩上的城堡,这就是空性和无常的自然法则。
  世间的一切终究是无常的、空幻的,这个事实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非但不愿意面对世间的真相,还用许多的方法来逃离这个真相。人都努力地想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但独特的代价是必须承受独立和忍受住寂寞。于是,为了逃避这种情形,人又渴望同流,并软化自我中心的界限,与他人或团体融合。例如,我们会藉由与他人连结,共同创造某些工作或活动,或者投入宗教的信仰中,在共同的信念下与他人结合在一起:这些人或团体似乎比我们伟大,因此我们失去了自己,变得依赖他人,按照他人及团体的期望和规则而活着,我们活在别人的眼光中,我们希望藉着别人来为自己的生命作抉择,而不必对自己的生命负任何的责任。
  也有些人在无意中,由于他独特的思想和理念,获得人群的依赖和保护,形体上虽免于孤独,但内心却是孤单的。
  理念理想的僵化使人无法碰触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感受,同时也难以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理念有时可以变成特定的标准,成为衡量评断他人的尺度。譬如,什么样的人是“聪明”或“愚笨”,什么样的人是“有用”或“无用”,使得人与人之间,无法在心灵上获得真心的接触和了解。
  长久以来,信仰的功能就是在帮助我们逃离孤独提供心灵与所崇拜的对象之间的联系,以此避免内心的孤单与脆弱。又有些宗教非常重视灵修,彻底阻绝自己的觉受,一时沉醉于冥想中,藉以逃离人生的焦虑。这种虚无以及心灵上的喜乐只是暂时的摆脱自我。佛陀曾告诫弟子们:在定中逗留也是一种执着,因为它无法彻底解决生存的根本焦虑。
  然而,孤单不尽然是不好的,忧虑和痛苦有时反能引领我们去发现一个较中肯而落实的人生态度。事实上,许多圣人和伟大的思想家都走过这样的道路。
  我们的生命始于对母亲全然的依赖,藉由环境和母亲,得到身心的依靠,逐渐地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界限。在互动及分离中,我们学会如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互动与分离带来了成长,在这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是独立的、孤单的。面对并接纳自己的孤单就是一种成长。这种意识地选择独立和孤单,与不自觉的孤单是不一样的。
  当一个人完完全全地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时,他能进入到自己生命的最底层,如同进入死井的尽头,了无生趣,而这正是呈现真实生命的转折点。禅的观点称之为“大死大活”。如此,我们才能了解到人生最底层是孤寂的,而且始终如此。于是,能体认到苦的来源和自己的脆弱,进而超越它们。这是了解自心中苦、集、灭、道的过程,也是认清、成长,消融自我的道路。肯定自我意谓着责任和勇气,责任代表自我拥有、自我承担,当我们察觉到自己原来是归属于自己,体认到自己是活在一个由自心所塑造出来的世界时,我们就能推翻这世界上更高级的生命主宰者。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体认过程,我们就无法了解到他人其实和我们一样,是有感觉的、是畏惧的、是孤单的,也和我们一样地活在一个自已所塑造而熟悉的世界中,并藉此使自己获得安全感。
  因此我们能够感同身受,提起勇气地慈爱他人、珍惜生命,这种慈与爱是无条件的。我们的存在来自他人的存在,我们不会在乎别人怎样待自己,所以能真实地与人共存,自利利他。
  在孤寂中体验生命真相,于是对自己可以更自主,对他人没有威胁与嫉妒,所以更富有人情味,但又不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在孤寂中与他人共存,走出一条自觉的道路,又能对人间充满至情至性的慈爱,热切地帮助他人走上觉悟之路,因此菩萨能生活在人间,而不被人间所污染。
  体认自我,慈悲他人,需要有一种内刚外柔、平静而又觉醒的心力——就是法的修持。唯有深入地探究生命存在的究竞意义,才能打破自我的藩篱,进而真正地接触他人。
  “修行者的生命如同一个岛,
  唯有自己才是皈依处法,犹如这个岛!
  除此之外,无处皈依。”
  佛陀曾经如此说过。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与秽之分别
下一篇:说于相离相(刘先和)
 我的叹息妈妈(庞培)
 浅谈解脱四要(贤祯)
 念念向觉的新生活(超定)
 如何利益众生(蒋鑫)
 融化冷漠的坚冰(学诚法师)
 为什么停不下来(一如)
 人性26个弱点 你占几个
 忆念诸母有情的恩惠(堪忍尊者)
 十分福气 三分享受(弘一)
 佛法内涵与人的和谐发展(李海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六十八回[栏目:自然的代价]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