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二)~I 第45经(觉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52

  第四十五经(觉经):

  本经所讲的问题似乎更深了一步,因为它涉及到了“无明”这一本源性问题。我们在前面的经典中,反复地见到佛陀谈到愚痴凡夫以五阴为实我实有的颠倒知见。那么众生为什么会生起这些颠倒知见呢?我们若往上进一步溯源,便发涉及到十二因缘的起始点(相对而言),即“无明”。无明为一切烦恼的根本所在,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得的。但是究竟什么叫无明,唯识学家们的说法也是各有不同。根据我的理解,这个无明,应该是宿世烦恼的累积总称。但是这些无明是如何累积形成,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而且,这个无明是如何跨越三世的?而且,我们人身一旦失去后,它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而存在的?这些都是十分抽象的话题,光靠几句话是远远说不清楚的。

  很多自称为大乘的佛教信徒对于十二因缘几乎不屑一顾,声称这是小乘罗汉所学的法门,大乘菩萨不会理会这些。实际上这是一种十分浅薄的无知之见。十二因缘如果一一细究起来,简直如同天书一般,其深奥难懂常人难以领悟的。比如说无明,促使无明产生、累积并发挥作用的原动力是什么?也就是说,意识运动的最原始动因在何处?我们所有的善恶种子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而蓄藏的,当因缘成熟时,它们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发挥作用的?凡此问题,如果对佛法没有精湛深入的研习,根本是不知所云。用大乘佛教的话讲,这个靠我们去“悟”。然而,有时候,纵然我们“悟”上个千百年,也未必能悟出个名堂来,更不用说靠什么“顿悟”了。有时候,“顿悟”也只是讲阶段(层阶)的,那种“顿悟成佛”之类的话,绝不可信。我们见到释迦佛夜睹明星而“顿悟”,然而殊不知佛陀不知道为了此次“顿悟”刻苦修习了多少大劫,他是靠累劫的不断艰苦修行而换来了今世的“顿悟”。我们若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一层而去妄谈什么“顿悟”,岂不是投机钻营、懒散成性之辈乎?

  佛陀在此经中,谈到了我们受到无明的无情驱使,而“见色为我、异我、我在识、识在我”、“见色是我、异我、相在、言我真实不舍”。正因为这个“不舍”,便使得诸根不舍之情增长,“诸根长已,增诸触;六触入处所触处,愚痴无闻凡夫起若乐觉,从触入处起”。这里的“触”,共分为六触。所谓六触,就是我们六根与六尘相接触后,所产生六种不同的认知。而我们产生的这六种认知基本上都是颠倒的,并没有真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且这种错误知见覆盖面很大,遍满三界——意界、法界、无明界。结果,它们导致了我们产生了种种颠倒的知觉,即所谓的“有觉、无觉、有无觉、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我知我见觉”。凡些等等,都是因无明而引起。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六触六处,“舍离无明而生明”,则这些颠倒知觉便不复产生。因此,解决的根本目标是无明,而解决的途径,则需要通过六触六入。至于如何解决,则涉及的范围又太大了,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09.11.30)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J 第46经(三世阴世食经)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H 第44经(系著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A 1023经:本经重点述说临终得脱之六相..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L 1159经:本经为佛陀对居士说布施功德..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B 1223经:本经叙述皈依三宝的殊胜功德..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E 第617经:在本经中,佛陀以生动形象的..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H 979经:本经叙述须跋陀罗尊者在佛陀将..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K 1304经:本经叙述若身心不放逸,则魔..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E 1330经:本经叙述并赞叹舍利弗的堪忍之..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F 1150经:本经记述佛陀教导波斯匿王如..
 漫说《杂阿含》(卷十四)~C 第345经(集生经):本经为佛陀用偈问舍..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I 786~788经(向圣经)叙述若心向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祖净土开示录(本愿)[栏目:净土宗文集]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二十一 心常随顺行四摄法[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迷信是囚牢 Superstition Is Prison[栏目:生命之囚 The Prison of Life]
 中国佛学 二、佛法东渐(三)小乘禅学与大乘般若学[栏目:中国佛学]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三六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九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明前日本佛教事举略——读《日本考》[栏目:王孺童居士]
 皮草为衣不美丽[栏目:拒绝皮草]
 懂得人生如梦,可以让人远离执著,但追求佛法,难道不也是一场梦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三十八世 径山道钦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