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H 第70经(实觉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28

  第七十经(实觉经):

  需要罗嗦两件事:

  第一件,近年来在汉地,四阿含有复苏的迹象。当然,在台湾由于印顺导师(已故)不遗余力的宣推,四阿含虽然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抵制,但是如今已渐成燎原之势。这是件好事,值得庆幸。而在大陆,虽说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阿含不屑一顾,然而四阿含的历史地位(无论从教理上还是修持实践方面),都是勿庸置疑的。事实上,大陆佛教现在所表现出来的急功近利的诸多浮躁病,就是因为根基不扎实的缘故。反过来说,若在中国重新建立起阿含信仰体系,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呢?不能这么说。打个比方来说,现在大学里的教授,一般而言都要求具有博士学位,这是前提;但是拥有博士学位,却未必能做得了教授。因此,修学大乘佛法,若没有小乘的根基作为修学的基础,是很容易犯浮躁病的;相反,修学了四谛八正道等小乘法门,却未必能从事自利利他的事业。当然,我在这里将佛法分成大小二乘的做法,本身就有问题,只能权巧方便而已。

  第二件,承蒙一部分读者的关心,看了我写的文章,大约是出于礼貌,都表达了赞叹之声(当然,偶然也有一些偏激的评论)。我觉得我没有必要隐瞒大家,我需要把真实情形告诉大家。我于1988年出家,迄今也有二十余年的光阴。这么多年来,我一无实修,二无泛修,起初时就连基本的佛法都不太愿意接受。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是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者徘徊。在我的思想深处,我一直有着这样一个认识,那上层建筑必须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佛教信仰作为上层建筑之一,它必须建立在雄厚的物质基础之上。这句话说白了,就是对佛教产生真正的信仰,那是有钱人才会考虑的事情,贫穷的人在衣食都无法保障的前提下,对佛法是根本不会产生真正信仰的。我这种看法是肤浅的,是糊涂的,几近于胡言乱语。但是如果将这种理论套用到现实中的一些现象,也不能说一无是处。从佛教的创始人释迦佛来说,如果我们考察他出家的动机,是因为厌倦了王宫中的生活,在此基础上,进而觉察到世间的各种无常。而对于一个乞丐来说,是根本没有资格说自己厌倦了山珍海味与鸡鸭鱼肉的。比如,赵老爷有资格说自己很阔,但是这种话一旦从阿Q嘴中说出来,便显得很滑稽,被概括为“精神胜利法”了。

  我们打开有关评说当今佛教出家人的网页,很多人都在说出家人拼命捞钱,贪图享受。还有一部分身居要位的法师,对于名利十分热衷。我觉得至少从现象上来说,这种批评也并非子虚乌有。如果我们认真地分析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便会发现这些出家师付,在俗家时的家庭生活条件大多都不太好,文化水平都不太高,有的连初中都还没有读完。那么能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这些人一旦出家后,都会热衷于名闻利养呢?肯定不能这样说。但是,若从现实的因果律方面讲,出家前的经历,对出家后的各种行为与心理状态的形成,是很有关联的。

  因此,不仅是我本人,而更多的头上顶着许多光环的出家师付,都是极其平凡的人。我们都有烦恼,都有许多无法解决的、却挥之不去的麻烦。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团体或个人的小环境(心态、性格构成等因素)。如果一个人能够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从佛法的观点上看,这个人就是一位哲人智者,他便是大修行人。然而,我是一个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人,我很“弱不禁风”,因此,我是一个平凡人,甚至是一个俗不可赖的平凡人,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物。

  第七十经中所讲的,与前面相关文章所述大体相当,乃分别而说有身边(边,乃尽头、边际之义)、有身集边、有身灭边等事。对于上述三个名相,佛陀分别予以解说:

  1、有身边——“云何有身边?谓五受阴。”

  2、有身集边——“云何有身集边?谓受、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著,是名有身集边。”

  3、有身灭边——“即此爱、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著无余断、苦尽、离欲、灭、寂没,是名有身灭边。”

  这三个名相是密切相关的。第一步,是我们的五阴,与内外界的诸境产生接触,形成“触”,从而产生五受阴;第二步,如果我们对于内外诸境产生了“爱、贪、喜”,并且将此三种相互交织,便是有身产生的根源;第三步,我们若能过心性的修炼,远离“爱、贪、喜”,那么就会达到苦尽离欲的目标,做到“寂没”,使尘染静止下去,恢复我们的本来清净无染的面目。

  以上三个阶段,就是我们修行阶次的简短概述。(2010年1月12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I 第11经(有身经、罗汉经)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G 第69经(其道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A 《杂阿含经》卷三十一的前三经,即861..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五)~B 二、晡利多经(203)
 漫说《杂阿含》(卷六)~C 第121(死灭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A 1294经:本经叙述无欲远胜于得欲。..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C 三、说处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G 第43经(取著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六)~D 四、想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G 1300经:本经为释提桓因向佛请教人类..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五)~A 一、苦阴经(上)
 漫说《杂阿含》(卷三)~N 第81经(富兰那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住呼吸[栏目:[南传]其它法师]
 具器弟子之法相 三 大铠精进,慷慨大方和坚毅不挠[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居士把寺院的东西拿回家犯盗戒吗?[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06-087关爱众生-菩提之道[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八八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八思巴生平、事业简介[栏目:圣者传记]
 问答释疑[栏目:梦参法师]
 《入菩萨行》讲解 目录[栏目:久美多杰堪布]
 随顺机宜说三乘法[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不敢承当[栏目:论语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