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八)~H 第210经(地狱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54

  第210经(地狱经):

  我们知道,在《杂阿含经》之中,佛陀是很少提到地狱的。而在《长阿含经·世记经》中,则对地狱有着详细的分类与描述。而在最接近佛陀教导的《杂阿含经》中,佛陀在对于六道中的地狱道,似乎没有太多的表述。如何理解“地狱”这个词呢?其实在早期的经典里,有着非常有趣的表述。比如说,世尊有一次对弟子们开示说:

  “莫乐莫苦!所以者何?有六触入处地狱,众生生彼地狱中者,眼所见不可爱色、不见可爱色,见不可念色、不见可念色,见不善色、不见善色,以是因缘故,一向受忧苦;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见不可爱、不见可爱,见不可念、不见可念,见不善法、不见善法,以是因缘故,长受忧苦。诸比丘!有六触入处天,有众生生彼处者,眼见可爱、不见不可爱,见可念色、非不可念色,见善色、非不善色,以是因缘故,一向长受喜乐;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所识法,可爱非不可爱、可念非不可念、善非不善。”

  佛陀在这里所讲的是两重意思,即“地狱”与“天”的对应关系。在地狱之中,我们所见到的、听到的、嗅到的、感知到的,全部为不好的,为不善的、不可爱的;而在天上呢?与地狱之中正好相反,全部为可爱的、可念的、可善的。那么,什么样的人下堕地狱,又是什么样的人上生天界呢?佛陀在这里表示说,执着于六触入处,就会堕入地狱遭受苦处;而不执着于六触入处,就会上生天堂,就会享受到数不尽的快乐与礼遇。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执取于六触入处,只要不是过于严重的话,未必会下堕到地狱之中;而不执取于六触入处,有时往往会超出天界之外。因此,我个人的理解是,佛陀似乎在向我们传达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即这里的地狱与天堂,倒未必是指六道中的实体。佛陀的用意似乎是在作某种譬喻:众生(主要指我们人类)如果执取于六触,那将是十分痛苦的,犹如堕入地狱般,遭受到无尽的苦患;而如果不执取于六触呢,则是十分快乐的一件事,因为我们无事可贪,无相可执,应了那句话,叫“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所谓天堂与地狱,仅存于一念之间。这个“念”,就是表现在我们如何对待六触的态度上面。总之,若执取六触,便是地狱;若离于六触,便是天堂。从义理上来讲,就是这么简单。(3月7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八)~I 第211经(世间五欲经):本经叙述佛陀略说自护不随五欲,诸比丘不解其义,而请教于阿难。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八)~G 第209经(六触入处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I 第97经(乞食经)
 漫说《杂阿含》(卷一)~B 正思惟经:叙述正确的观察五阴的无常、苦、空..
 漫说《杂阿含》(卷九)~L 第249经(舍利弗经)
 漫说《杂阿含》(卷八)~F 第204经(如实知见经)
 漫说《长阿含》(卷五)~D 二、阇尼沙经
 漫说《中阿含》(卷九)~B 二、瞻波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C 754~757经(舍利弗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K 1006经、1007经和1008经皆是..
 漫说《中阿含》(卷十一)~A 一、七宝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G 1033经为佛陀于达摩提离长者的病演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367.问曰:何因缘得足下安立相?[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为正念而生[栏目:济群法师]
 只有真实理解佛法才会产生信心[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法海集三 第二部分:增上生与决定胜 2 释正文[栏目:法海集]
 难忍能忍[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视学生如己子[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一一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Lay Buddhist Practice - The Rains Residence[栏目:Bhikkhu Khantipalo]
 七届:在闭营式上的讲话(寄宇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一二六○)[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