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八)~H 第210经(地狱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00

  第210经(地狱经):

  我们知道,在《杂阿含经》之中,佛陀是很少提到地狱的。而在《长阿含经·世记经》中,则对地狱有着详细的分类与描述。而在最接近佛陀教导的《杂阿含经》中,佛陀在对于六道中的地狱道,似乎没有太多的表述。如何理解“地狱”这个词呢?其实在早期的经典里,有着非常有趣的表述。比如说,世尊有一次对弟子们开示说:

  “莫乐莫苦!所以者何?有六触入处地狱,众生生彼地狱中者,眼所见不可爱色、不见可爱色,见不可念色、不见可念色,见不善色、不见善色,以是因缘故,一向受忧苦;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见不可爱、不见可爱,见不可念、不见可念,见不善法、不见善法,以是因缘故,长受忧苦。诸比丘!有六触入处天,有众生生彼处者,眼见可爱、不见不可爱,见可念色、非不可念色,见善色、非不善色,以是因缘故,一向长受喜乐;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所识法,可爱非不可爱、可念非不可念、善非不善。”

  佛陀在这里所讲的是两重意思,即“地狱”与“天”的对应关系。在地狱之中,我们所见到的、听到的、嗅到的、感知到的,全部为不好的,为不善的、不可爱的;而在天上呢?与地狱之中正好相反,全部为可爱的、可念的、可善的。那么,什么样的人下堕地狱,又是什么样的人上生天界呢?佛陀在这里表示说,执着于六触入处,就会堕入地狱遭受苦处;而不执着于六触入处,就会上生天堂,就会享受到数不尽的快乐与礼遇。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执取于六触入处,只要不是过于严重的话,未必会下堕到地狱之中;而不执取于六触入处,有时往往会超出天界之外。因此,我个人的理解是,佛陀似乎在向我们传达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即这里的地狱与天堂,倒未必是指六道中的实体。佛陀的用意似乎是在作某种譬喻:众生(主要指我们人类)如果执取于六触,那将是十分痛苦的,犹如堕入地狱般,遭受到无尽的苦患;而如果不执取于六触呢,则是十分快乐的一件事,因为我们无事可贪,无相可执,应了那句话,叫“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所谓天堂与地狱,仅存于一念之间。这个“念”,就是表现在我们如何对待六触的态度上面。总之,若执取六触,便是地狱;若离于六触,便是天堂。从义理上来讲,就是这么简单。(3月7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八)~I 第211经(世间五欲经):本经叙述佛陀略说自护不随五欲,诸比丘不解其义,而请教于阿难。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八)~G 第209经(六触入处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F 第42经(七处经)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三)~C 五、拘楼瘦无诤经(分别无诤经)(169..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三)痴慧地经(199)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H 891经名为“毛端经”,是佛陀以毛端之..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七)~C 三、达梵行经
 漫说《杂阿含》(卷九)~B 第232经(空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H 1186经、1187经:此二经叙述佛陀..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九)~A 一、说智经(187)
 漫说《中阿含》(卷九)~B 二、瞻波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A 《杂阿含》的二十七卷重点讲五盖与七觉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要能够停下心来,我们要观心[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五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朱熹与佛学[栏目:高振农教授]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破从他体而生的自证分与依他起[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活在当下的积极[栏目:找回自己]
 让大地自由呼吸[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469.无疑真信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第三届禅七开示 什么是平常心[栏目:净慧法师]
 不畏强权,伸张正义[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二二○ 法幢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