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九)~H 第239经(结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12

  第239经(结经):

  本经所谈的,即何为“结”?“我今当说结所系法及结法。”

  1、结所系法:“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结所系法。”

  2、结法:“谓欲贪,是名结法。”

  第240经(取经):

  本经所谈为“所取法”与“取法”:

  1、所取法:“眼色、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所取法。”

  2、取法:“谓欲贪,是名取法。”

  第241经(烧热经):

  本经主要叙述虽以烧经我铜筹烧目,也不可取于色相,不可取随形好,因为取随于色相色形,便会堕入恶趣。

  有一段时间,佛陀居止于毗舍离国的猕猴池不远处的重阁讲堂。在一次开示中,佛陀讲到了六入的过患。他对比丘们开示道:

  1、“愚痴无闻凡夫,比丘!宁以火烧热铜筹,以烧其目,令其炽燃,不以眼识取于色相,取随形好。所以者何?取于色相,取随形好故,堕恶趣中,如沉铁丸。”——此处所讲的是眼识与色相之间的关系。

  2、“愚痴无闻凡夫宁烧铁锥,以钻其耳,不以耳识取其声相,取随声好。所以者何?耳识取声相,取随声好者,身坏命终,堕恶趣中,如沉铁丸。”——此处所讲的是耳识与声相之间的关系。

  3、“愚痴无闻凡夫宁以利刀断截其鼻,不以鼻识取于香相,取随香好。所以者何?以取香相,取随香好故,身坏命终,堕恶趣中,如沉铁丸。”——此处是讲鼻识与香相之间的关系。

  4、“愚痴无闻凡夫宁以利刀断截其舌,不以舌识取于味相,取随味好。所以者何?以取味相,随味好故,身坏命终,堕恶趣中,如沉铁丸。”——这里是介绍舌识与味相二者的关系。

  5、“愚痴无闻凡夫宁以刚铁利枪以刺其身,不以身识取于触相及随触好。所以者何?以取触相及随触好故,身坏命终,堕恶趣中,如沉铁丸。”——此处是讲身识与触相之间的关系。

  上面介绍的眼、耳、鼻、舌、身(五根)与色、声、香、味、触(五境)之间的关系时,佛陀重点讲到了由于“分别”(即“取”)而带来的无穷过患。如果我们取执于外境,那还不如把自己的五根给彻底地废弃掉,即宁可断鼻、截舌、烧目、刺身、钻耳,也不可取于诸相。由此我们可知,如果对于外境(当然也有内境)产生了执取之心,便引起怎样的严重恶果,即“身坏命终,堕恶趣中,如沉铁丸”,再也没有翻身出离的那一天。

  接下来佛陀继续开示道:

  “诸比丘!睡眠者是愚痴活、是痴命,无利,无福。然诸比丘宁当睡眠,不于彼色而起觉想(妄想思惟);若起觉想者,必生缠缚诤讼,能令多众起于非义,不能饶益安乐天人。彼多闻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今宁以炽然铁枪以贯其目,不以眼识取于色相,堕三恶趣,长夜受苦。”

  喜欢睡懒觉好不好?肯定不好——我这个人就喜欢睡懒觉,贪欲望重。睡眠被称作“五盖”之一,之所以被称作“盖”,就是它对于我们的修行会造成严重的障碍作用。佛陀在这里称睡眠者乃“是愚痴活”、“是痴命”,其“无利”且“无福”,可谓一无是处。但是睡眠与“于彼色起觉想”相比较,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我们一旦“于彼色起觉想”,就会带来无尽的烦恼。而且,这种烦恼不光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它还会给大家造成鸡犬不宁,即“必生缠缚诤讼”,且“能令多众起于非义,不能饶益安乐天人”,最终“堕三恶趣,长夜受苦”。

  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第一,要“观身无常”,三受皆苦,皆为无常有为之法,为“心缘生法”。

  第二,“我当不眠,亦不起觉想”;对于所起诸受,亦生起厌离之心,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做到“不受后有”。(4月5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九)~I 第242经(知经)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九)~G 第237经(长者所问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八)~D 四、瞿昙弥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G 1151经至1154经:此四经分别叙述..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O 1264经:本经主题为:“知恩报恩”。..
 漫说《杂阿含》(卷四)~M 第102经(领群特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D 1277经:有一位天子于后夜来诣佛所..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H 八、八难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B 第367经(修行经):本经叙述为了显现缘..
 漫说《杂阿含》(卷十四)~C 第345经(集生经):本经为佛陀用偈问舍..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S 1313经:本经叙述贤圣之道看似甚难实..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J 第398经(因陀罗柱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中常无这一相?[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密法]
 科学家潜心学佛: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访谈录[栏目:佛教与科学]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精刻大藏经缘起[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无为依唯识学在印度的发展简述[栏目:周贵华博士]
 Inner Strength - Part Three: Inner Release[栏目:Ajahn Lee Dhammadharo]
 持咒启发佛性[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踏上心灵幽静 第7章 为魔鬼命名 如何开始命名[栏目:杰克·康菲尔德]
 05-087《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
 第七十五回[栏目:自然的代价]
 略述巨赞法师的空有观——空有问题新议[栏目:胡晓光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