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十)~G 第265经(泡沫经):本经以种种譬喻,说明五阴无有实体,无有坚实之故。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36

  第265经(泡沫经):

  本经以种种譬喻,说明五阴无有实体,无有坚实之故。

  我们知道,佛陀擅于各种生动贴切的譬喻,从正面或侧面来说明佛教甚深的义理。本经中共使用了五个譬喻,它们分别是:聚沫之喻、水泡之喻、海市蜃楼之喻、芭蕉之喻、幻师之喻。下面分别来简述此五个譬喻:

  1、聚沫之喻:“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随流聚沫,明目士夫谛观分别。谛观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有坚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无坚实故。”

  2、水泡之喻:“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灭,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无坚实故。”

  3、海市蜃楼之喻:“譬如春末夏初,无云、无雨,日盛中时,野马流动,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马无坚实固。”

  3、芭蕉之喻:“譬如明目士夫求坚固材,执持利斧,入于山林,见大芭蕉树,臃直长大,即伐其根,斩截其峰,叶叶次剥,都无坚实,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无坚实故。”

  4、幻师之喻:“譬如幻师、若幻师弟子,于四衢道头,幻作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有智明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幻无坚实故。”

  佛陀用此五个譬喻,其喻意也十分清楚,即以此来说明五阴(色、受、想、行、识)是虚幻不实的,其自性皆为“空”:“如是诸所有色(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色(五阴)无坚实故。”

  关于此五个譬喻,在佛教中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佛陀也不止一次地加以譬喻。在后面的偈语中,佛陀对其所述的经文作了很好的概括总结,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

  诸识法如幻,目种姓尊说。周匝谛思惟,正念善观察;

  无实不坚固,无有我我所。于此苦阴身,大智分别说;

  离于三法者,身为成弃物。寿暖及诸识,离此余身分,

  永弃丘冢间,如木无识想。此身常如是,幻伪诱愚夫;

  如杀如毒刺,无有坚固者。比丘勤修习,观察此阴身,

  昼夜常专精,正智系念住;有为行长息,永得清凉处。(5月25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H 第266经(无知经):本经主要是从对五受阴如实而知的角度,来阐述应如何脱离无明的遮覆,从而获得解脱。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F 第264经(小土抟经):佛陀以小土抟为喻,从而说明五阴无常、无我,且皆不可得的道理。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T 1355经:本经叙述盗瓜者与比丘各说一偈..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I 1172经(毒蛇经):本经中列举八种事..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五)~B 二、伤歌逻经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C 三、阿伽罗诃那经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二)~A 一、周那经(196)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七)~B 二、自观心经(上、下)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I 1040经与1039经大体相似,有一位..
 漫说《杂阿含》(卷三)~C 第62经(分别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K 1074经叙述频婆娑罗王与佛陀的一段因..
 漫说《中阿含》(卷十一)~D 四、牛粪喻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超拔是怎么一回事[栏目:达真堪布]
 乡村的雨[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玖陆 出家,就要“开心”[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持名念佛的时候能观想阿弥陀佛种子字吗?[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佛性论 造论缘起[栏目:佛性论·白话文]
 丛林生活的中心思想[栏目:铃木大拙教授]
 中观四百论讲记(五十八)[栏目:中观四百论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南传上座部佛教跟你认识的佛教不同噢[栏目:佛使比库]
 为放下情执祈愿文[栏目:勉励·期许篇]
 佛法能否改善现实社会[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