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11、认真理解《讲记》中对“有情自言见虚空,观彼虚空如何见,佛说见法亦如是,非见余喻所能说”的讲解,打坐五分钟,并观看眼前的虚空,观察它到底是什么?接着再打坐五分钟,以虚空来对照并体会境、心、心的本性。
 
{返回 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23

11、认真理解《讲记》中对“有情自言见虚空,观彼虚空如何见,佛说见法亦如是,非见余喻所能说”的讲解,打坐五分钟,并观看眼前的虚空,观察它到底是什么?接着再打坐五分钟,以虚空来对照并体会境、心、心的本性。

答:平时不观察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见到了虚空,但是虚空真的有被见到吗,其实正在说见到的时候,是一点也没有被见到过。因此说见到虚空,其实和没有见到是一个意思,说有虚空,其实也就是没有虚空的意思,这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其实是一点也不矛盾的。

要描述法界实相,在世间中不可能找到比虚空更贴切的比喻了。因为虚空不偏堕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不偏堕东南西北等十方,它既不偏于色法,也不偏于心法,它并没有一切相的成分,而且世间人在生活中会认为见到了虚空,但没有人会说见到了龟毛、兔角、石女儿。正是虚空的这些特征,才最适合来比喻没有能知与所知,能见与所见、能取与所取等的法界实相。

但对于这样殊胜的法义,大家只有真正的去看一看,去体会一下,才能知道它真正的所诠义。要防止的,是不去如实观察而了解,而是仅在心中进行想象,作意出空空一片的虚空的样子,这样不是落入有边,就是落入了无边,根本没有理解到虚空的所诠义是远离戏论的。

那么怎么以虚空来对照万法呢?

先可以来对照外的山河大地、及色声香味触法。大家所见闻觉知到的一切现象,在没作胜义理观察的情况下似乎是真的存在的,其实完全是分别心增益出来的,在心外根本就没有存在过这样的所缘相。比如看着房间里的东西,不观察时会产生明显的实有存在的感觉,然后用虚空“看似有,但实际没有”来比较,慢慢认识到这些房间里的东西看似有,实际也是像虚空一样,在看到的同时,连微尘许都不存在,没有任何可见的相。

其次要来对照内的心识。根识似乎都在取境,分别识似乎一直在作意等。用虚空的殊胜比喻来对照,就像虚空貌似存在一样,虽然不观察的时候有它们的存在与作用等,但是在它们起见闻觉知作用的当下,也完全和虚空一样,没有任何的相状可得。

再来对照密的心的本性。当听到自然本智、如来藏光明、基般若的实相等殊胜法义时,初学者很容易把它们当成一直实有存在的万法本基。再用“观彼虚空如何见”来对照,就应该知道名言中说它们存在,其实表示的完全是它们非能知、所知、能境、所境等,远离四边八戏,根本不是任何言思的行境的意思。这样才可以理解“胜义非心境”的殊胜内涵。

这三个方面,是需要在真正理解虚空意义的基础上,将境、心与心的本性和虚空进行一一详细的对照,对它们的认识,提高到虚空的高度上。这样能真正获得对所诠义的正确了解而生起对大空性的正见。


{返回 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12、对照《讲记》理解下面这句话:“因此,乃至承许有、无等边之间,当有违害,然灭一切边执,以无过故,如何能害?如刀不能斫空。”并在座前放一茶杯,对茶杯的四边进行破析,看哪些方面仍然理解不到位,而能被违害。
下一篇:10、将这段话体会3次,每次5分钟,并记录下感受:“无实如幻”就像幻师以幻力加持手巾,好像有兔子显现。其实所现的兔子只是虚相,它的“有”实际就是没有,在手巾上根本没有什么兔子。同样,心缘相、言说相都是观待心现的相,追究它的实体,都是本来没有
 4、如何才能更好地“吃透其中的科判和文句,明白它们所指的实际含义”?并..
 22、按照“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极寂静”去修行,是..
 28、复习《讲记》第22讲中破俱生我的内容,并仔细对照自相续,分别找出..
 14、仔细思考幻人是什么,如果说自己、亲戚、朋友、同事、路人等都是幻人..
 10、将这段话体会3次,每次5分钟,并记录下感受:“无实如幻”就像幻师..
 32、有人说,前面问题中关于过去、现在、未来都不可得的道理,在《金刚经..
 17、请比较实事师、唯识师、中观师在见解上的异同,并总结下下宗到上上宗..
 20、对于基的所诠空性义的断诤,为什么不单单从基的角度,而需要从基道果..
 24.分析从“大乘若不成”到“有诤故应舍”的思路。
 21、结合“幻师于所知,未断烦恼习,故见幻女时,见者空习弱。”分析幻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走入佛门[栏目:佛网文摘]
 妙喜世界之殊胜[栏目:不动佛·文集]
 胜鬘经 15 胜鬘章[栏目:胜鬘经·白话文]
 成立唯识义(王恩洋)[栏目:唯识学研究]
 为什么明知自己的选择和想法是错误的,还要这样做?[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构建和谐社会佛教大有作为[栏目:永信法师]
 我知道助念功德很大,但是我很怕助念,怎么办?[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原始佛教业论的教育意义(徐燕玲)[栏目:原始佛教理论]
 32 画饼充饥[栏目:没时间老]
 不比较,不计较[栏目:命运靠自己2·说好做好]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