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11、认真理解《讲记》中对“有情自言见虚空,观彼虚空如何见,佛说见法亦如是,非见余喻所能说”的讲解,打坐五分钟,并观看眼前的虚空,观察它到底是什么?接着再打坐五分钟,以虚空来对照并体会境、心、心的本性。
 
{返回 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93

11、认真理解《讲记》中对“有情自言见虚空,观彼虚空如何见,佛说见法亦如是,非见余喻所能说”的讲解,打坐五分钟,并观看眼前的虚空,观察它到底是什么?接着再打坐五分钟,以虚空来对照并体会境、心、心的本性。

答:平时不观察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见到了虚空,但是虚空真的有被见到吗,其实正在说见到的时候,是一点也没有被见到过。因此说见到虚空,其实和没有见到是一个意思,说有虚空,其实也就是没有虚空的意思,这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其实是一点也不矛盾的。

要描述法界实相,在世间中不可能找到比虚空更贴切的比喻了。因为虚空不偏堕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不偏堕东南西北等十方,它既不偏于色法,也不偏于心法,它并没有一切相的成分,而且世间人在生活中会认为见到了虚空,但没有人会说见到了龟毛、兔角、石女儿。正是虚空的这些特征,才最适合来比喻没有能知与所知,能见与所见、能取与所取等的法界实相。

但对于这样殊胜的法义,大家只有真正的去看一看,去体会一下,才能知道它真正的所诠义。要防止的,是不去如实观察而了解,而是仅在心中进行想象,作意出空空一片的虚空的样子,这样不是落入有边,就是落入了无边,根本没有理解到虚空的所诠义是远离戏论的。

那么怎么以虚空来对照万法呢?

先可以来对照外的山河大地、及色声香味触法。大家所见闻觉知到的一切现象,在没作胜义理观察的情况下似乎是真的存在的,其实完全是分别心增益出来的,在心外根本就没有存在过这样的所缘相。比如看着房间里的东西,不观察时会产生明显的实有存在的感觉,然后用虚空“看似有,但实际没有”来比较,慢慢认识到这些房间里的东西看似有,实际也是像虚空一样,在看到的同时,连微尘许都不存在,没有任何可见的相。

其次要来对照内的心识。根识似乎都在取境,分别识似乎一直在作意等。用虚空的殊胜比喻来对照,就像虚空貌似存在一样,虽然不观察的时候有它们的存在与作用等,但是在它们起见闻觉知作用的当下,也完全和虚空一样,没有任何的相状可得。

再来对照密的心的本性。当听到自然本智、如来藏光明、基般若的实相等殊胜法义时,初学者很容易把它们当成一直实有存在的万法本基。再用“观彼虚空如何见”来对照,就应该知道名言中说它们存在,其实表示的完全是它们非能知、所知、能境、所境等,远离四边八戏,根本不是任何言思的行境的意思。这样才可以理解“胜义非心境”的殊胜内涵。

这三个方面,是需要在真正理解虚空意义的基础上,将境、心与心的本性和虚空进行一一详细的对照,对它们的认识,提高到虚空的高度上。这样能真正获得对所诠义的正确了解而生起对大空性的正见。


{返回 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12、对照《讲记》理解下面这句话:“因此,乃至承许有、无等边之间,当有违害,然灭一切边执,以无过故,如何能害?如刀不能斫空。”并在座前放一茶杯,对茶杯的四边进行破析,看哪些方面仍然理解不到位,而能被违害。
下一篇:10、将这段话体会3次,每次5分钟,并记录下感受:“无实如幻”就像幻师以幻力加持手巾,好像有兔子显现。其实所现的兔子只是虚相,它的“有”实际就是没有,在手巾上根本没有什么兔子。同样,心缘相、言说相都是观待心现的相,追究它的实体,都是本来没有
 16、既然世间人的无患根识所取的境和八地以下的菩萨在出定时所见的相同,..
 5、仿照以上对于甲一和甲二的解读,试着解读科判中余下的部分。
 3、什么是《般若品》里诠释的世俗和胜义?以这两个法相和自相续对照,能产..
 8、静思五分钟,从身体、感情等自己的身心相续和周围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
 7、“现空双融”是否是指一切显现都成为了空性?
 18、《净水如意宝》中介绍了名言中否定自证识的四大过失,这四大过失之间..
 27、分析“断诤”中“彼等摄义”的结构,并总结你学习这段摄义的启发。..
 9、中观胜义谛现空双融中的显现,是否唯是指虚相的正世俗法?
 14、仔细思考幻人是什么,如果说自己、亲戚、朋友、同事、路人等都是幻人..
 1、般若品的第一大科判是“应需生起道之主要——般若——之理”,虽然只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行禅的奥秘[栏目: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 第三愿、悉皆金色愿[栏目:信愿法师]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六课 宏法利生的事业(一)[栏目:佛学启蒙]
 有没有可能通过对物质世界的逻辑思考,解开佛教的奥秘并解释佛教真理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凝视的平稳[栏目:坦尼沙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