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十一)~G 第282经(诸根修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00

  第282经(诸根修经):

  本经主要叙述佛陀为郁多罗婆罗门以及众多比丘宣说有关修“根”的正确观念。指出虽生可意与不可意,但以知见而随尽灭,而离厌与不厌。

  有一位年少婆罗门,名叫郁多罗。他是婆罗门大师波罗奢那的弟子。有一天,郁多罗前来拜会佛陀。佛陀就问他:“汝师波罗奢那为汝等说修诸根不?”这里的“根”,指的是六根。佛教讲六根,外道也讲六根。那么外道对六根的要求(即“修根”)是怎样的呢?

  郁多罗回答说:“我师波罗奢那说:眼不见色,耳不听声,是名修根。”就是我们对外界的各种诱惑,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杜绝外界一切干扰,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至于郁多罗老师的观点是否正确,我们先不作评论。

  佛陀反问道:“若如汝波罗奢那说,盲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如唯盲者眼不见色。”

  从佛陀这句问话中,我们可以知悉,其实波罗奢那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为什么这么说?如果说“眼不见色,耳不听声”,那么盲人与聋子,势必个个皆是大修行者,因为他们的眼睛看不见,耳朵压根就听不见。问题是,盲聋人算不算“修根”?

  佛陀的这一反问,一下子把郁多罗给问住了。他细细一想,对呀,这位大师说得极是!如果按照波罗奢那的观点,即“眼不见色,耳不听声”谓之“修根”,对于六根健全的人而言,惟一能做的,大概就是堵住耳朵、蒙住眼睛,塞住鼻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看不见听不着,把自己弄成一个活死人一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现实生活中,这么干可能吗?根本不可能。

  针对郁多罗的窘状,佛陀分析道:“异于贤圣法、律无上修诸根。”意思是说波罗奢那的观点从根本上讲就是有问题,并不符合所谓的“贤圣法”与“贤圣律”,是违反生活常理的。

  那么佛陀的观点是什么呢?

  佛陀的思想很是明确,他认为,作为人类(扩大至一切有情)既然生活在真实的、丰富且繁复的现实世界之中,倘若一定要我们做到“眼不见色,耳不听声”,根本不可能做到。而我们惟一能做到的,便是我们面对多彩世界所秉持的思想与态度。比如说眼与色相缘的时候,生眼识。此“识”是一种杂染之识,并不清净。从常理来说,当我们见到“可意”(即“合意的”)的,我们便生欢喜心;可是当我们遇到那些“不可意的”,便会生起厌恶之心。有时,我们会无动于衷,漠不关心,无所谓高兴不高兴,此称之为“可意不可意”——实质上这也是一种掺杂个人情感因素的染污之识。就是说,当我们眼色相缘、耳声相缘、鼻香相缘……之时,会产生五种“意念”,即:可意、不可意、可意不可意、不可意可意、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这并不是在绕口令,更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而是一种由浅而深的心理状态分析。

  当我们遇到此五种“意”时,我们不是闭上眼睛、塞上耳孔去“勿视勿听”,而是要敢于面对,没有什么好逃避的。而圣与凡的最大区别,便是面对这些“意”时,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佛陀的观点是,对此,我们当“心调伏、善闭关、善守护、善摄持、善修习”,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对于眼色、耳声、鼻香等,我们要像“力士弹指(声)顷灭”,要像“莲荷”一般“水所不染”,要像“力士舌端唾沫,尽唾令灭”。如果我们魂不守舍,六根跟着六境满街转悠,那我们还谈得上是修行吗?

  最后,佛陀对我们说,当我们“眼、色缘生眼识”而生起可意、不可意之时,我们能做到“惭耻厌恶”,方能称得上是“圣法、律觉见迹”(真正走上解脱的道路)。当然,我们切莫将此处的“惭耻厌恶”视为一种等同于“举心动念”的分别心,而是当我们面临各种声色诱惑时所必须保持的一种心态。当然,或许它与后期大乘佛教所主张的“如如不动”略有距离;然实际情形是,我们有时过于高估了自己——天才毕竟是稀缺资源。在“天才”尚未发展成为普遍的生产力之前,我们还得一步一步地丈量着脚下的土地。(6月12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二)~A 第283经(种树经)、第284经(大树经):此二经皆以树为喻,指明对于所系之法,若心被缚,则爱、取、有等会顺次而生,痛苦则由此而产生。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一)~F 第281(萦发目犍连经):本经叙述外道游行者萦发目犍连,向佛请教解脱之道。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九)~F 810经~812经:此三经叙述比丘若修..
 漫说《杂阿含》(卷四)~I 第97经(乞食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A 1023经:本经重点述说临终得脱之六相..
 漫说《长阿含》(卷十六)~D 三、三明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Y 1321经~1324经:此四经乃佛与诸..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L 1075经:本经记述慈地比丘由于饮食之..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B 1082经:有一位比丘入安陀林.....
 漫说《杂阿含》(卷十一)~A 第273经(手声喻经)
 漫说《中阿含》(卷十一)~C 三、四洲经
 漫说《中阿含》(卷十九)~C 三、迦絺那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传统文化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任继愈先生访谈[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禅——心的效能训练 作者简介 序 前言[栏目:郑石岩教授]
 唐高宗与玄奘法师(赵文润)[栏目:玄奘研究]
 许多初学佛的同修喜欢听经,不爱做功课,应该如何看待听经与做功课的关系?[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香板[栏目:佛教常用呗器、器物、服装简述]
 惟贤法师访谈录[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导演转世[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五 耳环女鬼事[栏目:饿鬼事经 第二 郁婆利品]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七十七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