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H 393经(善男子经):本经所阐述的是出家比丘(善男子)应懂得出家的真正目标。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23

  393经(善男子经):

  本经所阐述的是出家比丘(善男子)应懂得出家的真正目标。

  出家比丘的出家目标应该是什么?在本经中,佛陀重点提到了四圣谛——当然,四圣谛虽不是出家比丘所追求的惟一目标,却是非常重要的目标。因此佛陀说:“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彼一切所应当知四圣谛法。……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修无间等。如此章句,一切四圣谛经,应当具说。”

  佛陀又讲到:若了知四圣谛,可以了解下述内容:

  1、可以断除三结(见、戒取、疑),贪、恚、痴微薄,而证得须陀洹果(预流果)。

  2、可以断除五下分结,而证得阿那含果(不还果)。五下分结是指贪、瞋、身见、戒禁取见、疑。

  3、可以证得阿罗汉果位,即“一切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见法自知作证”。

  4、可以证得辟支佛(缘觉)的果位。

  5、可以证得无上的佛果。

  从上面五个修习位次中,我们可知无论是预流果的须陀洹,还是最高果位的佛位,都是通过对四圣谛的了知与证悟中获得解脱。那么有一个问题:同样是证悟四圣谛,为何有种种位次的差别?这是由于每人的根性与领悟接受程度不同而导致,就好像老师所教相同,学生成绩效果却大相径庭,道理亦同。还有,原始佛教极少讲“菩萨”的,比如说上面提到了阿罗汉、辟支佛、佛,却惟独没有“菩萨”果位。没谈到菩萨果位,是不是就是说不太赞同有菩萨果位呢?不能这样说。佛是应机说法,《杂阿含经》的说法对象是比丘,因此更注重于自身的内在修养,只有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才能有能力、有信心去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因此佛陀在整个阿含系统中,都不太讲菩萨。我们不要认为佛陀不怎么讲菩萨,就认为菩萨果位是后来佛教经典作家们的“创作”——我们应有正见,而不应有执见。

  第394经、395经(日月经):

  394经叙述太阳将出而先有明相;知四圣谛,即为尽苦的前相。

  这里的“明相”,是指曙光渐明,天空露白之状。出家比丘不能睡懒觉,在东方发白之时,都要起来做功课——上殿或经行、坐禅,这是印度与中国佛教的共同特点。律典中规定,凡比丘于晨朝,即现明相时至日中之间,入众行乞、斋食;而明相以前或日中以后,称为非时,不得行乞、斋食等,若于此时段食之,称为非时食。

  佛陀在本经中说:“譬如日出,明相先起,如是正尽苦亦有前相起,谓知四圣谛。”就是说,一旦接触并了知了四圣谛,那么距离解脱的日子就不远了。当然,对四圣谛的了知,并不是我们想像中的那么简单,需要一个艰苦而复杂的过程,因为四圣谛几乎含摄了佛教义理精华的全部,并非朝夕可蹴。但是我们应该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在395经中,佛陀叙述如日月不出现,则世间将陷入黑暗;而佛若不说四圣谛,世间也会陷入闇冥。“若日月不出世间者,一切众星亦不出世间,……世间常冥,无有明照,唯有长夜,纯大暗苦现于世间”。这是肯定的,因为世间若无日月星晨,万物停止生长,人类没有食物来源,天地一片漆黑,世间一切终将会陷入痛苦的深渊,甚至走向毁灭。而世间若无佛陀出世并宣说四圣谛大法呢,必将“世间盲冥,无有明照,如是长夜,纯大暗冥现于世间”。正由于四圣谛的出现,才使得世间“障百川而东之,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才使得世间从此“不复暗冥,长夜照明,纯一智慧现于世间”。这就是佛陀与佛法的无穷魅力所在。(8月16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五)~I 396经(圣弟子经):本经叙述圣弟子因知四谛而得其果报。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五)~G 第379经(转法轮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四)~A 第343经(浮弥经)
 漫说《长阿含》(卷八)~D 二、众集经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四)~C 957经叙述命与身的关系,重点为“意生..
 漫说《中阿含》(卷十)~H 十三、尽智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D 1297经:在本经中,天子以偈问佛..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六)~C 三、愿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C 第62经(分别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C 三、七日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E 五、漏尽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愿我能满众生愿[栏目:达真堪布]
 为何说精进实修很重要?[栏目: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金刚经》与净土法门(来定)[栏目:金刚经研究·参考文集]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第四十九章 愿生于妙喜佛土者当生彼国[栏目: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新译佛国记 导读:法显大师与《佛国记》[栏目:新译佛国记]
 断除淫欲的方法[栏目:法增法师]
 元旦吉日谈佛理[栏目:宣化上人]
 怎样是念佛信愿具足,怎样是信愿不具足?[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八 (5)[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略谈佛教的健康观[栏目:陈星桥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