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十六)~D 第419、420经(疑经):此二经阐述深信三宝与深信四谛的关系。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26

  第419、420经(疑经):

  此二经阐述深信三宝与深信四谛的关系。

  深信三宝与深信四谛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经中说:“若比丘于佛有疑者,则于苦圣谛有疑……若于法僧有疑者,则于苦圣谛有疑惑……。”换句话说,如果对佛法僧有疑惑,便是对四圣谛有疑惑;若是对佛法僧无有疑惑,则自然对四圣谛无有疑惑。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成正比的。与此相应,如果信奉三宝,则必定信奉四圣谛;而信奉四圣谛,也必然信奉三宝。

  第421经~426经:

  此六部经都采用类比的方式,来说明比丘若不知四谛,则十分危险。

  421经:我们知道,佛陀在讲经说法时,很注重引导工作。比如说在421经中,佛陀对比丘们说“汝等共行至深险岩”。这个“深险岩”,距灵鹫山不远,此岩可谓悬崖绝壁,令人望而生畏。当大众来到深险岩之后,佛陀对大家说:“此岩极大深险。”大家一听佛陀此说,再细观此岩,心里面不禁冒起了凉气。佛陀请大家一起去深险岩,有何用意呢?根据我的理解,佛陀用意在于让大家比丘,我们都处在一个十分危险的断岩边上,随时都有可能堕落于岩下。佛陀的这句话,为下面的说法埋下了伏笔。

  经过佛陀的点拔,有位比丘便站起来,合掌白佛言:“世尊!此极深险,然复有一极深险极险于此,甚可怖畏者不?”意思是说,深险岩的确既深又险,然而有一个地方比这些险深百倍。佛陀“知其意”,便对大家开示说:

  “诸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不如实知……彼于生本诸行乐著,于老、病、死、忧、悲、恼苦生本诸行乐著,而作是行,老、病、死、忧、悲、恼苦行,转增长故,堕于生深险之处;堕于老、病、死、忧、悲、恼苦深险之处。如是,比丘!此则大深险险于此者。”

  深险岩的确深险,而相对于深险来说,如果不知四谛,其身心所面临的险境,则远甚于深险岩:身处深险岩,最危险的结局,大不了丢失性命;而不知四谛,不知出离,不知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过患,其危险则千倍万倍于丧失性命。因为不知四谛,不修四谛,则会沦落于生死洪流中无以自救,且生生世世不得出离,这样的险境,自然是“大深险险于此者”,自然是“甚可怖畏”。

  在422经中,佛陀用“大热地狱”与不知四谛相比较,他说“有大热地狱,若众生生于彼中,一向与炯然”。在这样的地狱中,自然是苦不堪言,而且无有出离之日。那么什么比这种地狱更加痛苦的“地狱”呢?有比丘就谈到了这个问题,“复有大热过于此者,甚可怖畏,无有过上”,这种“地狱”就是“沙门、婆罗门此苦圣谛不如实知”,这种地狱比大热地狱更为严酷,“是名比丘大热烧然,甚可怖畏,无有过者”。就是说,世间的任何痛苦,都无法与“于此四圣谛不如实知”相比,因为不知真理,纵然富甲天下,纵然学富五车,也是徒有其虚,必将抱憾终生。而在第423经中,又谈到了“大暗地狱”,此地狱的典型特征,便是“不见自身分”,伸手不见五指,什么都看不见,就如同瞎子一般。而在424经、425经、426经中,则更谈到了一种很奇怪的黑暗世界,生在这个世界里的众生,什么也看不见,可谓“大暗冥”。此世界众生,从生至死,暗无天日,从来没有机会看到自己和他人长得是啥模样。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可是说是生不如死,悲哀无比。世尊用此种种譬喻——当然,无论是地狱说还是暗冥世界说,都可以视作世尊的方便说法——无外乎是在说明四谛的极端重要性。如果比丘(或学佛者)对四圣谛茫然无知,那是世间最大的悲哀。四谛法门看似平淡无奇,而其中却蕴藏了无尽的义理,值得我们悉心体悟。(8月31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六)~E 第427~429经:此三经的重点,是有关如何修习四圣谛的话题。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六)~C 第416经~418经(受持经):受持四圣谛
 漫说《杂阿含》(卷九)~I 第242经(知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八)~B 第492经~496经:此五经均为舍利弗尊..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L 第475经~479经:475经叙述过去毗..
 漫说《中阿含》(卷九)~D 四、郁伽长者经(下)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五)~A 一、苦阴经(上)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F 1137经与乞食法有关的话题。..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D 661~663经(二力经):此三经主要..
 漫说《杂阿含》(卷一)~C 第3经~第14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D 843经与844经均与舍利弗尊者有关,故..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C 1180经:本经叙述佛陀至婆罗门长者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放生治愈先天痴呆[栏目:放生病愈]
 为什么临终助念时往往易见佛、菩萨、莲花等胜境?[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畸形[栏目:禅话禅画]
 模块四:喜无量心,祝你百事可乐(5)[栏目:佛是一棵树 第三部分:四无量心-唤醒OFFICE里的佛心]
 网络上很多新闻刚登出来时,人们的说法都是不相信,人们总是习惯性把事情和黑暗的、负面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七十九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九、外密三乘的意趣[栏目:谈锡永居士]
 平静走完人生[栏目:雪歌仁波切]
 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栏目:济群法师]
 再生[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