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F 685经(乳母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00

  漫说《杂阿含》(二十六)~F

  685经(乳母经):在本经中,佛陀以婴儿从小至大的成长全过程,来譬喻声闻比丘从有学到无学的全过程。其实,天下的父母在对待养育子女的问题上,都是怀着一样的慈爱心情。佛陀在描述此过程时,用笔充满着温情:

  譬如婴儿,父母生已,付其乳母,随时摩拭,随时沐浴,随时乳哺,随时消息。若乳母不谨慎者,儿或以草、以土诸不净物著其口中,乳母当即教令除去;能时除却者善,儿不能自却者,乳母当以左手持其头,右手探其哽,婴儿当时虽苦,乳母要当苦探其哽,为欲令其子长夜安乐故。

  初生的婴儿什么也不懂,如果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也只会哭闹却无法用言语及手势表达。此时,就需要乳母要按时给孩子喂奶、摩拭、沐浴,给予新生儿无微不至的关照。等到孩子稍稍大点,孩子又会四处乱爬,手里抓到什么就吃什么——其本能反应就是直往嘴里塞。此时孩子并不具备鉴别食物的能力,大人稍不留神,孩子就会“以草、以土不净物著其口中”。此时乳母就会及时将孩子口中的不净物去除干净。

  当孩子再稍大点时,便逐渐开始懂事了,“有所识别”,此时他再也不会“持草、土诸不净物著口中”。佛陀对此叙述道:“婴儿小时,乳母随时料理消息,及其长大,智慧成就,乳母放舍,不勤消息,以其长磊不自放逸故。”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在身体和智力方面已渐趋健全,这时候就不需要大人们的精心呵护了,所以“乳母放舍,不勤消息”,因为孩子可以慢慢地自己照顾自己了,“不自放逸故”。从父母的立场上来说,把孩子从小拉扯大,的确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当孩子大了,就需要大胆地让他们去飞翔。有的父母可能还做不到这一点,总觉得孩子再大,在父母眼中却永远只是个孩子,故而处处袒护、珍爱甚至包办,结果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会害了孩子。

  佛陀举出这样的譬喻用意何在?从经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若诸声闻始学,智慧未足,如来以法随时教授而消息之;若久学智慧深固,如来放舍,不复随时殷勤教授,以其智慧成就不放逸故。”我们在看武侠类的影视作品中,会时常见到这样的情景:当弟子学成后,为师的都会主动让爱徒离开自己去闯荡江湖。在依依惜别之时,无论是恩师还是徒弟,都会难以割舍,不忍分离。可是师父为了成就弟子,就必须要让他们去独自开辟自己的天地,如果毕生影随其师,不仅对师父无益,事实上却彻底地耽误了徒弟的前程。佛陀也是一样,在弟子尚未成就之时,自然是如乳母般地对婴儿百般照顾;但当弟子智慧成就之时,便不再多操心弟子们的事情了。为什么?因为弟子们已经做到了“不放逸故”。所以我们在原始的经典中,时常见到如来教诫弟子们要志存四方,随缘度化一切众生,而不是将他们个个都留在自己的身边。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见到佛陀在夕阳的余辉中孑然一人在旷野中经行的身影,或者仅仅在侍者阿难一人的陪伴下,足迹遍布大半个古印度的艰苦履程。对于那些已成就智慧的众多弟子,佛陀从来不会勉强他们侍随左右;相反,他总会孜孜不倦地对弟子们说:“你们要以度生为己任,使未度者度未脱者脱,未调伏者令得调伏,未寂静者令得寂静,未安隐者令得安隐……”。(2月20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G 686经、687经(狮子吼经):本经叙述佛之六种智力。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E 673经~680经(五力经)
 漫说《长阿含》(卷十七)~C 二、布咤婆楼经
 漫说《长阿含》(卷四)~A 游行经后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L 第402经(平等正觉经):叙述若于四圣谛..
 漫说《长阿含》(卷十二)~C 佛陀住世时的有常与无常等学说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I 1172经(毒蛇经):本经中列举八种事..
 漫说《杂阿含》(卷二)~H 第44经(系著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八)~A 第490经、491经(阎浮车经):经中叙..
 漫说《杂队含》(卷二十八)~E 761与762经讲有学与无学的区别。..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G 686经、687经(狮子吼经):本经叙..
 漫说《长阿含》(卷十五)~B 种德师徒间的对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是一款艺术[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104.杯落地顿断疑根 When a cup falls to the floor, he seve..[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企业家的修行[栏目:贤崇法师]
 在念佛堂里念佛,有人坐着念,有人绕佛,这样有妨碍吗?[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 第五节 心性哲学的合流[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解脱之道讲记 a2 前言[栏目:体方法师]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二六、我理想中的慈善[栏目:慈航法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一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恩则孝养父母[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十八届:轻松普茶——柏林夜话[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