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因果析疑类(八问八答)
 
{返回 欲海回狂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28

因果析疑类(八问八答)

  问:大富大贵的人,往往造了很多淫业,为什么不见有报应?
  答:这些人之所以能大富大贵,是由于前世的善缘已经成熟。今生虽然作恶,还是应当先享受福报,而把苦果留到来生。就好像灾荒之年的存粮是由往年所积蓄,而今年所遭受的灾荒,要等到来年挨饿。过去世中所行的善业也是如此。(此说本于《业报差别经》)

  问:发生男女私情,与获取功名往往水火不能相容,这又是什么道理?
  答:发生男女私情,最为损害对方家庭的名誉,因此自己也会受到个人功名被剥夺的报应。

  问:好色的人,后世常常沦为女身,这是为什么?
  答:淫心重的人,心里念念都在想着美女。由于情思缠绵,自己的音容笑貌常常就会模仿美女的娇柔之态,阳刚之气渐渐消失。这样在投生时,便由于心态的改变而转成女身。

  问:如果淫心重的男人念念想着女人,下世就沦为女身。那么淫心重的女人念念想着男人,下世反而应该得到男身。为什么女的如此幸运,而男的却如此不幸?
  答:转男成女是一种堕落,而转女成男却是一种超越。同是造下堕落的恶因,决不可能独自得到超越的善果。譬如两人同时登山,一人总看下面而失足,一人总看上面而失足。总看下面而失足,当然会堕落到山下。难道总看上面而失足,就会堕落到山顶吗?

  问:子女既然是由男女欲爱而生,那么欲望多的人就应该子女多,为什么沉迷色欲的人却常常缺少子女?
  答:原因有两个:第一、把男人的劲头全使尽了,不应再生男孩。第二、精液稀薄,就如同吝啬的人酿酒,原料中米放得很少,水却用得很多。

  问:世间的法律,还讲有罪不牵连儿女,官位不传给后代。若是行善就使后代兴旺发达,淫乱就要殃及子孙。那么凭什么成为善人的后代,就能安享自然之福?作为淫乱者的子女,却要遭受无妄之灾?
  答:正是由于前世修善,所以才会投生行善的人家享福。也正是由于前世造恶,才会投生到作恶的人家受祸。莲花不会从荆棘的枝干长出,偃鼠又岂是大象的胎胞所生?

  问:行善积德而得贵子,理应如此。但其人与我有缘,才会来投生。万一福份相符而缘分不合,或虽然有缘但福份却不相符,又该怎么办?
  答:无数劫以来,想找我报仇的不计其数,想找我报恩的也不计其数。行善就会有善良的子女与之相应,行恶就会有恶性的子女与之相应,不必担心投生的事。

  问:居心险恶之人,理应没有后代。可是那些持斋信佛、发心出世的人,为什么也往往后继无人?
  答:居心险恶的人没有后代,是行为刻薄的恶报。修行人没有后代,是身心清净的福报。世间的不肖子孙,让自己的祖父、父亲死不瞑目的,数不胜数。大圣大贤之人,尚且不能照管好自己的后代,更何况其他的人?即使世世都有能效法先人贤德的后代,而淫欲和杀生的行为,依旧在所难免,追根溯源,还不都是由自己引起的?所以修行人有广大的智慧,寻求彻底的解脱,不仅想自己舍离凡夫的躯体,还想从此断除后世凡夫的种子,俯看尘世间一代代子孙繁衍不绝,感到索然无味。譬如有人前世是一只猫,产下一个猫崽,必定会喜爱不已。如果下世转生为人,还认得此猫是自己前世所生,见它偷鱼捕鼠种种行径,必然惭愧悔恨不已。难道还会期望自己猫种不绝,继续源源不断地产下幼崽吗?

 

 


{返回 欲海回狂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杂问防淫类(十问十答)
下一篇: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统论淫业类(八问八答)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二卷 受持篇 解脱观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统论淫业类(八问八答)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一卷 法戒录 劝亲狎妓童者(共二则,皆戒)
 附录:省庵法师《四念处颂》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二卷 受持篇 居官门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一卷 法戒录 总劝(共二则,一法、一戒)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二卷 受持篇 四觉观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二卷 受持篇 九想观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一卷 法戒录 劝塾师(共二则,一法、一戒)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二卷 受持篇 经要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泛滥[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人生观的层次[栏目:圣严法师]
 修学佛法有没有捷径?[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净空法师法语(续编)[栏目:法师法语格言]
 八 箭经[栏目:经集 三 大品]
 药师经行法 第四讲[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论开悟 第一讲 开场白[栏目:贾题韬居士]
 贪嗔痴念头少,受的难就越轻[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如何获得佛法正见(覃江)[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菩萨独处,心系众生[栏目:月悟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