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菩萨行论》讲记(四十五)
 
{返回 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79

《入菩萨行论》讲记(四十五)

达真堪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入菩萨行论》。

  寅二、广说:
  蛇及蚊虻噬,饥渴等苦受,
  乃至疥疮等,岂非见惯耶?

  我们在世间为了暂时的利乐也经常受到一些损害,遭遇一些苦难,但是我们也是在忍受着,尤其很多时候都认为这种忍受是理所当然的。

  比如说,以前印度因为气候的原因,大森林里有很多毒蛇,经常咬人。人被毒蛇咬了,也都能忍受,也没有什么。还有经常被蚊子、昆虫等叮咬,也能忍受,也没有什么。我们经常遭受饥饿、干渴等痛苦,特别是还要忍受种种的病苦,比如疥疮是一种皮肤病,身上非常痒,不挠不行,一挠就非常疼,但是也要忍受着。

  我们为了一些世间的利乐、暂时的利益,不知要忍受多少痛苦。比如说为了能赚钱,当牛做马都可以的,就是为了世间这些暂时的利益,就是为了那么一点点所谓的安乐。其实世间哪有什么安乐啊?暂时的利益也都是害自己的,没有什么真正的利益。但是我们这些凡夫都是愚痴颠倒的,为了这些世间的利益、暂时的安乐而不顾一切。为了赚钱,为了所谓的感情,可以忍受饥饿、干渴等痛苦,也可以忍受百般侮辱、谩骂等痛苦,甚至命都不要了。钱是身外之物,感情是假的,但是凡夫就是如此颠倒。

  为了这些世间的利益、暂时的安乐遭受这些痛苦是不值得的,但是我们很多的时候却心甘情愿,还觉得理所当然。自己看看:我们在世间为了这些,曾经饱尝过什么样的痛苦啊?曾经遭受过什么样的灾难啊?我们为了赚钱,什么都做过,什么都忍受了;我们为了所谓的感情,什么痛苦都经历过了。难道不都是在忍着的嘛,人真的是颠倒的,还觉得很应该似的。世间人都会这么说:“是,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自己的爱情,是要付出的,是要奉献的,是要忍受的。”其实,这些都是不值得的,都是没有意义的!

  你为了赚钱,牺牲自己,什么都忍受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做了,自己不愿意遭受的也遭受了。你赚到钱了吗?没有吧。即使有的赚到钱了,但是赚到钱以后你真正得到快乐了吗?没有啊,反而更烦恼了,反而更痛苦了。

  有的为了感情,为了所谓的爱情,不顾一切,面子也不要了,什么都不顾了。但是,这些所谓的爱情、所谓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假的。你们很多人都经历过,刚开始感情好像挺好,过了几个月、几年就变味儿了,根本就没有感情了,这都是假的。当时也许喜欢得不得了,爱得不得了,过几年就完了,又开始恨得不得了,讨厌得不得了。所以说,你付出的这些、遭受的这些苦都是不值得的,都是无有意义的。

  现在的父母为了儿女也是不顾一切的付出,还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父母为了儿女,做什么都可以,什么样的灾难都愿意遭受、愿意承担,但是儿女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儿女的心是石头,始终是硬的;父母的心是水,始终是软的。在这些儿女面前,你一辈子都要妥协,向他们投降,就要听儿女的、顺着儿女。有些人满怀指望:我有病了,老了,儿女就能管我,就能利益我。能吗?你病了,躺在床上起不来了,快要咽气了,这个时候儿女在哪儿?没有在你身边吧。等你老了,不能自理时,就把你送到养老院去,这还算是最好的、最孝顺的。父母的付出都是无有意义的。

  有些人争名夺利,为了地位、名气也遭受了各种各样的痛苦,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不幸。当你真正得到了这些地位、名气时,内心的压力、痛苦就更大了。现在有些当官的、做领导的就是这样的,非常难啊!所谓的名人、明星,也难啊!很多人认为“这个人太有福报了,成为名人了,成为领导了。”有什么啊?!我认为这都是业障,哪是福报啊?看看他们内心的压力,看看他们内心的痛苦,值得吗?有的人尽管拼命追求,还当不了官,活得很辛苦、很烦恼;有的人想成为名人,自己把自己毁了,最终还没有成为名人……这些人就更惨了,就更痛苦了,更没有意义了。

  在世间,我们为了这些暂时的利益、世间的安乐而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甚至很多时候还心甘情愿、理所当然地这样忍受着、承担着,其实这都是不应该的,不值得的。

  现在换个角度讲,为了学佛修行、解脱成佛,我们遭受一点痛苦和灾难是非常值得的,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修行的过程中,有一些磨难、艰辛是好事。学佛修行的过程越艰难,你的业障消得越快,你成就得越快。学佛修行的过程当中,越有磨难和所谓的违缘,你进步得会越快,层次提高得会越快。

  承受这些磨难也是为了学佛修行、解脱成佛,都是值得的。这不是为了暂时的利益,也不是为了世间的安乐。实际上,暂时的利益不是真正的利益,世间的安乐本身就是一种痛苦,不是真正的安乐;而学佛修行、解脱成佛都是真正究竟的利益和安乐,都是永恒的。为了这样的结果,为了这样的成就,我们遭受些痛苦和磨难是很值得的。你自己比较一下:暂时的利益重要,还是究竟的利益重要?世间的安乐重要,还是究竟的安乐重要?世间的安乐是有漏的、无常的,而究竟的安乐是无漏的、恒常的,哪个好?究竟的安乐是恒常的安乐,你为此做出一些付出和奉献,遭受一些痛苦和磨难,这都是值得的,是很有意义的。

  在学佛修行的过程当中,遭受一些痛苦和磨难都是好事。这不叫痛苦,这是消业;这不叫磨难,这是成就的助缘。所以,这些都是有意义的,是非常值得的,是应该的!为了学佛修行、解脱成佛,承受一些痛苦和磨难也是心甘情愿,觉得理所当然,这才是正确的。

  我们原来一直在颠倒,现在明白了,就不能再这样颠倒了。我们为了世间的利益尚且可以忍受痛苦,为了出世间的利益、永恒的安乐更应该忍受一些痛苦啊!

  其实,我们学佛修行、做善事还没有成为习惯,若成为了习惯以后,这些都不难了。我们还没有真正明理或生起信心,如果真正明理、生起信心了,无论是做课,还是打坐,这些都是享受啊,怎么能说是受苦呢?怎么能变成压力了呢?那是极大的享受,那时你应该能感觉到那种禅悦。

  现在是不是你的状态不对啊?一说要上课、打坐了,应该迫不急待才对,因为那个时候可以享受禅悦,可以享受无漏的快乐啊。你现在是不是不太欢喜上课?是不是心里对打坐有压力了?是不是开始厌烦,觉得痛苦了?若是这种状态,就不对了。这说明你上课、打坐的时候,根本没有进入状态,这样的人想修行、想成就是很难的。

  我们有时候讲的是轮回的过患、众生的苦,有时候讲的是解脱的利益,有时候讲的是感恩,心里应该有感觉啊。讲到轮回的苦时,应该是汗毛竖立、热泪盈眶。一想到自己所造下的罪业和轮回或地狱的痛苦时,心里应该很害怕,很恐惧。讲到上师三宝的功德时,应该生起信心、欢喜心,也是汗毛竖立、热泪盈眶。但是,你什么感觉也没有,难道是石头或是木块啊?主要是法没有入心,没有用心来做。内心的调整、心态的专注,这都是修行的根本,也是成就的根本。若仅仅在表面上做、在形式上做,时间久了肯定会厌烦的,肯定会退失道心的。学佛修行三四年、七八年,就开始没有意乐了,没有信心了,这就是预兆,你快完了,快要灰心了,快要失去道心了,你很危险了!

  如果大家想学佛修行,就应该像个样子,虽然不可能一下子断掉所有的烦恼,也不可能一下子改掉所有的习气,但是我们也要有点进步,有点改变啊!学佛修行这么多年了,一点儿变化都没有,一点儿进步都没有,甚至越来越不像话了,越来越没有信心了,这个状态不好啊!虽然进步不大,但是有进步;虽然变化不大,但是有变化;虽然不是日日进步,不是日日变化,但是年年进步,年年变化。这也可以啊!

  自己最清楚自己,自己最了解自己,自己对照一下吧。有些人刚开始还很有信心,很有意乐,时间久了,越来越没有信心了,越来越没有意乐了。刚开始做课的时候,很多人是有感觉的,基本上都含着眼泪念诵的;现在你们上早课、晚课的时候,有这样的吗?我没有看到。在座的各位刚开始接触佛法,刚开始上早晚课的时候,尽管念得不太熟悉,但很多都是痛哭流涕、泪流满面啊,要么感恩,要么忏悔;现在对这些仪轨偈颂都念得很熟悉、很流利了,都可以背诵了,但是内心的这种觉受却没有了。难啊!内心慢慢地变成石头了,相续慢慢地变成木棍了。石头是煮不开的,木棍是拉不长的。你看看自己的内心是不是这样的?自己的相续是不是这样的?

  我天天苦口婆心地讲,你们天天念这个,诵那个,这些都是三藏十二部显密一切经续的精华,心怎么都泡不开呢?相续怎么都拉不长呢?大家天天念诵的这些仪轨、偈颂,都是显密一切经续的精华,无数大德高僧都是通过这些获得成就的,为什么到你们这里就不管用了呢?怎么到你们这里就无济于事了呢?我天天在这儿苦口婆心地讲,不厌其烦地重复。没有这样讲的,我也着急把这些经典、论典讲完,为什么讲不完呢?就是慢慢地、反复地给大家讲一遍,再讲一遍,说一遍,再说一遍。但是,你们的内心为什么一点儿变化都没有呢?相续为什么一点儿改变都没有呢?这就快要成为石头了,泡不开;快要成为木棍了,拉不长。

  学佛修行就是以佛法对照自己,以佛法来改变自己。大家多多少少也得有点儿开悟,有点儿转变吧!大家真的不能再继续这样了,否则很危险,最终就会成为佛教油子,到那个时候,即使贤劫千佛亲自降临给你传讲无比殊胜的妙法,也没有意义,也度化不了你。一旦成为了佛教油子,就是这样的结果。佛菩萨和历代大德们也都讲了:不怕别的,就怕成为佛教油子,佛法对佛教油子也没有办法。哪怕你罪孽深重也不怕,通过佛法可以改变;哪怕你业障再大也没有事,通过佛法能立即消除;但是就怕成为佛教油子!

  为什么说佛教快要隐没了呢?因为快到像法时期了。现在就开始有预兆了:无论在汉地,还是在藏地,都开始把道场建得特别大,寺院修得特别壮观,但是道场里没有真正的道,寺院里没有正法,都变成旅游、赚钱的场所了。虽然学佛的人越来越多了,出家穿袈裟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真正能以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的人少,没有几个。在相上,法衣、袈裟都很漂亮,很值钱。“我的袈裟比你的袈裟值钱”“我的法衣比你的法衣漂亮”……很多出家人就这样攀比,这样嫉妒。什么叫出家人?什么叫沙门?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尽管现在在表面上有很多出家人,但是真正以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的人却很少。穿上袈裟以后,傲慢心就更重了;成为法师以后,嫉妒心就更强了。真的,我们应该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现在还出家,还在当法师,我的内心也很惭愧,但是没有办法,现在已经这样了,想一下子放下也放不下,一下子都抛弃也不好,无奈啊!真的,很多时候就想:应该好好修一修自己的内心,应该好好降伏自己内心的烦恼,这才是真实的,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啊。自己真的很惭愧,不是装的。大家应该好好反省,多看看自己的内心。我们自己的内心已经够肮脏、够恶毒的了,却还经常指责别人、说别人!我现在在讲经说法,这个时候显得自己很了不起、很有修行似的,其实不是这个意思。我是在讲经,在说法,讲的就是佛法,讲的就是真理。这是以佛的教言、上师的窍诀讲诸法的实相真理,讲我们的相续、我们的境界,不是在讲我自己,也没有讲某一个人。所以,我们都应该把佛法当镜子照照自己。

  如果大家觉得学佛苦,觉得修行有压力,那就完了,从现在开始,应该改变观点,转变心态。学佛修行是为了解脱成佛,学佛修行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幸福的,怎么会变成压力和痛苦了呢?如果你觉得学佛痛苦,修行有压力,这绝对是不如法的。佛法是解脱痛苦的,是解除压力的,你内心没有痛苦和压力了,才有修行。因为我们现在修行的境界不够,还没有达到最终成就的地步,所以做不到始终没有压力和痛苦,但是我们在做课、打坐的时候不应该有压力和痛苦啊,否则就完了。

  因地菩萨有出定和入定之分,入定的时候没有烦恼分别,但是出定的时候有分别;成佛的时候,在佛的境界里没有出定和入定的区别,始终都没有烦恼和分别。大家现在虽然还没有成佛,但是也算是因地菩萨吧,因为大家已经发菩提心、修菩萨道了。我们现在还有出定和入定的区别,但是入定的时候、正在修法的时候,不应该有压力和痛苦,不能打妄想,也不能总是分别这、个那个。无论是拜佛,还是做课的时候,我们全是妄念、分别,妄念满天飞,这能行吗?若内心没有专注的话,不叫入定;若没有入定,就没有出定的状态。出定的境界叫后得智慧。通过入定才会有出定的这种状态。如果你根本没有入定的话,就没有出定,也不会有出定的这种状态,这样我们就还是个普通的凡夫,根本没有入门,没有上路。大家要好好反省、反省啊。

   如果你明理了,心里就没有压力,就不会痛苦了。“喔,我受点苦,有一些磨难,这是很值得的。”你这样一想,内心就欢喜了,当下就解脱了。你当下就没有压力和痛苦了,当下就有禅悦和喜乐了,这应该是学佛修行的一个正确的状态。怎么会有压力呢?怎么会一说“要上座了”,还在那里晃晃悠悠、愁眉苦脸;一说“要上课了”,就找成百上千个理由不来?

  故于寒暑风,病缚捶打等,
  不宜太娇弱,若娇反增苦。

  遇到严寒酷暑,狂风大作,重病缠身,遭受束缚,被人殴打等等,你自己心里害怕,内心不坚强,觉得天塌了,地陷了,觉得这是痛苦,是灾难。其实,这个时候不能娇弱,否则,越娇弱,越会增加自己内心的痛苦。

  我们平时遭受一些痛苦或是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不要把它当事,不要拿这些恐吓自己。我以前讲过,得癌症是不会死人的,人是被吓死的,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个例子,但很多事都是这样的,本来不痛苦,是你自己让自己痛苦;本来没有事,是你自己把它变成事了。如果你不把它当事,它就不是事;如果你不认为它是痛苦或是灾难,它就不是痛苦和灾难。

  这都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执着,也是一种不好的串习。你不把它当事,它就不是事了;你不认为它是痛苦,它就不是痛苦。你遭遇这些所谓的痛苦和灾难时,心态应该稳定下来,内心应该坚强起来,不要把它当事。

  我们应该这样思维:天气热就热呗,我也不是酥油做的,不可能化没有了;冷就冷呗,我也不是萝卜做的,不会坏的。有些人经常说“热了不好”“冷了不好”……全是不好的,你眼里还有好的吗?你嘴里还有好的吗?这种人总是没事找事,说“这样不好”“那样不好”“这样你坏了”“那样你坏了”,这就是乌鸦嘴。我们身边有很多乌鸦嘴,“不能吃凉的,不好!”“不能坐地下,不好!”“不能着凉,不好!”“晚上不能睡得太晚,不好!”……到底有什么不好?以前那些大德高僧、我们喇荣的很多堪布们,晚上基本上不睡觉,身体也没有垮掉,人家都修成金刚不坏身了,都修成虹身成就了。这些人还觉得自己很聪明,还觉得自己很懂科学似的,算了吧。

  所谓的科学也是分别念,也是杂念。虽然科学发达了,但是人内心的分别念也增长了,人的身心越来越不健康了,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佛说要“依智不依识”,我们作为学佛人,不应该依赖知识,应该依靠智慧。我是依佛的教导,尽量依智慧来讲、来做的,不可能相信你们所谓的科学家,也不可能依赖你们所谓的科学。其实,佛学才是最究竟的科学,佛才是最伟大的科学家。我相信科学,但是我相信究竟的科学、圆满的科学;我相信科学家,但是我相信最伟大的科学家、最高级的科学家。佛学是高级科学,佛陀是最伟大的科学家,现在的科学还达不到佛的境界,现在的科学家不可能有佛的智慧。当然,科学家里也有佛菩萨的化现,这就不说了,但是普通的科学家根本不可能达到佛的境界。即使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若是我们正确去理解的话,他讲的也是空性,但他是通过逻辑而讲的,无法得知他有没有真正达到那种境界。佛讲过,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只能达到相似的境界,不可能达到真实的境界。若是要达到真实的境界,必须要通过修炼。真正达到那种境界的时候,就像哑巴吃糖块一样。言思的范畴叫世俗谛,这是不究竟的;而胜义谛是远离言思的。

  以哑巴吃糖块做比喻,以此来说明真理。当你真正达到胜义谛的境界,证悟诸法实相的时候,思维是思维不了的,通过言语描述是描述不了的。所以,我们传讲佛法也是有三种方式:最究竟的是如来密意传,然后是持明表示传,最差的是补特伽罗耳传。

  “如来”是佛,佛与佛之间是密意传,心心相通,根本不可能用语言,连表示都不要。

  “持明”是开悟者或是快要开悟的人,对他们用手势等表示一下就行了。现在很多人不明白,我们拿铃和杵,包括打手印,这都是有甚深含义的,也是表示,是让你开悟的。

  “补特伽罗”是凡夫的意思,对凡夫就要口耳相传了。这只能是相似的讲,不可能是真正的境界。所以,很多大德高僧是怎样成就的?不是通过言语一句句解释而开悟的。

  既然如此,现在我们这样讲、听,是不是都没有意义了?不是,这是基础,必须先这样做,慢慢让你的相续成熟。相续成熟了,那个时候就是持明表示传,瓜熟蒂落,你突然就会茅塞顿开,自己没有注意到就开悟了。通过持明表示传,也许就一个动作、一句话,或者遇到的某一件事情,你就彻底明白了。

  可见,传讲佛法的方式有很多种。给你讲这个道理,给你看我研究出来的东西,这都是属于世间的,是不究竟的。我们研究佛法的时候,这叫补特伽罗耳传,是最差的,凡夫与凡夫之间只能这样,没有别的办法。而持明表示传和如来密意传,都是超越的。为什么六祖惠能突然听到那么一句,就开悟了?那就是持明表示传。我们都想开悟,就使劲念《金刚经》,念了那么多遍,还是没有开悟。你能开悟吗?若是你相续成熟了,念不念都一样,修不修都一样。修也没有修,没有修也在修。所谓无修无得,无修而修,修而无修,得而不得,不得而得。这些像是闹着玩似的,是在开玩笑吧?不是。诸法的究竟实相就是这样,真理就是这样。如果想不明白,这是你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有些人自己想不通的时候,就不接受;自己想不明白的时候,就觉得没有理。靠这样的分别念,你能想通什么啊?你能明白什么啊?你觉得自己很聪明、很有智慧,是吧?算了吧,你所得到的信息都是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官的消息,它们能明白什么?比如说眼识,连墙外这么近的东西都看不到,山后面的东西就更看不到了,若是用纸把眼睛挡住,就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觉察不到了。这样一个肉眼,能看到什么啊?佛一共讲了五种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你的这个肉眼连天眼都不是,天眼是神通,离这一百里、一千里以外的东西都能看到,而且看得很清楚。但是你想明白诸法的实相真理,你想真正了知真谛,就要靠慧眼、法眼和佛眼,连天眼都不行,更不用说肉眼了。所以,不要依自己的分别心,不要依自己的观点,这都是错误的。为什么说要破除我执、放下自我呢?就是这个意思。你所感知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错觉。所以,大家应该依智不依识,我们应该相信法眼、慧眼、佛眼,我们应该相信持明表示传、如来密意传,那才是真正的真谛。很多人不相信佛,就相信世间所说的“这是某位科学家通过多少年的心血研究出来的”“这是某种尖端科技研究出来的”,但这些都是错觉,没有什么。

  同样,你认为自己所遭遇的是个事儿,这是你的错觉;你认为这是自己亲自感受着的痛苦,其实也是错觉。犹如你觉得自己前方有毒蛇,吓得不敢再往前迈步,这就是对你起到作用了。其实那不是毒蛇,而是绳子,这是你的错觉。若是你没有把它看成蛇,而是知道那盘着的是一条绳子而已,就什么事也没有,你不会有恐惧心理,也不可能障碍你走过去。

  有一个公案:一位老太太眼睛有病,吃饭的时候总觉得碗里装的都是毛发。她经常对儿媳说:“你怎么给我吃这些东西?”儿媳妇怎么跟她解释都没有用,她仍然认为这些食物是毛发,最后真的生病死去。她是怎么死的?就是这些毛发堵住了喉咙死的。实际上有没有毛发?没有,但是她眼睛有病,心里有障碍,所以就变成这样了。

  现在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这是通过科学实验证明的:一个人根本没有得癌症,可研究人员对他说:“你得癌症了,而且是晚期。”他心里总这样想,最后真就得癌症了,而且是晚期,就这样死了。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都是心的作用。

  其实不是痛苦,但若是你自己认为是痛苦,那就真的会变成痛苦;其实不是灾难,但若是你认为是灾难,就真的会变成灾难。所以,大家要学会忍受,学会坚强。这样,再大的痛苦也不会难为你的,再大的灾难也不会恐吓住你的。之所以结果会完全不同,取决于你的内心是否坚强。

  有者见己血,反增其坚勇,
  有人见他血,惊慌复闷绝,
  此二大差别,悉由勇怯致。

  “有者见己血,反增其坚勇”:有些人在战场,看见自己流血了,会更坚强、更勇敢。虽然自己受伤、流血了,但他的内心更愤怒、更坚强了,会冲上战场去消灭敌人。

  “有人见他血,惊慌复闷绝”:有些人胆子小,内心不坚强,即使是看见身边的人受伤、流血了,自己就会吓得昏倒在地,或者转头跑回去了。

  大家内心要坚强。一个菩萨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对境,肯定会有各种各样所谓的磨难,内心要坚强一点儿、勇敢一点儿,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难不倒你。

  我经常给大家讲,作为修行人,尤其是大乘修行人,内心应该稳重一点,坚强一点。不要稍微冷了一点,就跑;稍微热了一点,也跑;稍微有一点感冒,就在那吃药、输液。感冒了以后,就算你吃药、输液了,一下也好不了,还不如不用这些呢。内心要学会坚强,学会忍受,就不会有事。遇到事情时,应该像没有事似的。一旦家里面有事了,自己也在心里想:“完了,怎么办啊?”然后就在那哭,跟家人一起着急。作为一个学佛人,不应该这样,应该先将自己的心稳定下来,然后慢慢劝家人,让他们的内心也稳定下来,就不会有事。有佛法就有办法,有佛法就有方法。相信吧!为什么说要相信佛法、相信佛呢?通过佛法,通过自己对佛法的信心,主要是你自己的内心要稳定下来、坚强起来。你的内心稳定下来了、坚强起来了,这就是加持。但是,我们对佛、对法的信心是不足的,总是三心二意,“能管用吗?能救度吗?”还是怀疑的状态。莲花生大士说过,“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成所愿”,没有信心就没有加持,内心有疑惑的话,就不能成就。所以,具有信心才有加持,内心没有疑惑才能成就。

  “此二大差别,悉由勇怯致”:这两种表现的差别,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差别造成的:一个内心勇敢,一个内心怯懦。

  内心怯懦的人,若稍微有一点点感冒,就会怀疑:“我是不是得肺癌了,是不是得胃癌了?”全扯到癌症上去了,然后就恐惧、害怕。若是这样瞎想,容易得病;若是怕死,也容易死。

  寅三、摄义:
  故应轻害苦,莫为诸苦毁。
  智者纵历苦,不乱心澄明。

  “故应轻害苦”:要轻视、小看这些所谓的伤害或者痛苦,不要把它当作事。受到伤害了,不当事;遭受痛苦了,不当事。这个时候就要跟它傲慢:“没有事,这点伤害算什么啊!这点痛苦算什么啊!”就要这样想。

  “莫为诸苦毁”:不要因为这些所谓的痛苦而毁坏自己。诸苦毁坏不了自己,但若是你执着苦,就会毁坏你自己。

  其实,受苦是积福、消业,享福是消福。苦不可怕,苦并不是坏事。但若是你执着苦,甚至对苦有恐惧,这才是真正的障碍,才会真正毁坏你的内心,打击你的心态。人的相续是这样被毁坏的,人是这样垮掉的。所以,如果有伤害、痛苦,不要当事,不要去执着,也不要害怕。若是去执着、害怕的话,通过这些苦和伤害,会彻底毁坏你自己。

  “智者纵历苦,不乱心澄明”:一位智者、具有修行的人,纵然遇到了违缘、磨难,经历了千辛万苦,但是他的内心仍然是清净的、明了的。

  我们的历代传承上师们和那些大德高僧们,住在森林或山洞中,没有吃的、穿的,跟野生动物一起生活。他们为了修行,为了成就,经历了千辛万苦。再如,我们伟大的佛陀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仅仅为了四句佛法,在身上点燃了成千上万盏灯。这些佛菩萨和大德高僧们,虽然经历了千辛万苦,但是他们的内心仍然是清净的、明了的,不受这些外境干扰,相续没被染污。我们读密勒日巴尊者的传记,尊者表面上看是苦,其实内心没有苦。

  现在一讲你们在山上修法的情况,山下很多道友吓坏了:“啊,太苦了!”如果这都算苦,那密勒日巴等这些尊者们怎么办?这些都不是苦啊!表面上看是苦的,实际不苦啊。其实真正的苦修是什么?是降伏自己内心的烦恼,降伏自己的习性。这不容易做到,很难啊,这叫苦;没有吃的、穿的,住山洞、森林,这都不叫苦,也不叫苦修。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修行人也会装,在施主或居士面前装苦修,穿得破破烂烂的,吃剩饭、剩菜等不好的东西。这些施主和居士就认为:“这个人肯定是在苦修啊,肯定有修行。”再怎样装模作样也是在装模作样,不是真的。

  降伏自己的烦恼,降伏自己的习性,这才是真正的苦修,难!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返回 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菩萨行论》讲记(四十四)
下一篇:《入菩萨行论》讲记(四十六)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二)
 《入菩萨行论》讲记(一百零五)
 《入菩萨行论》讲记(二十二)
 《入菩萨行论》讲记(五十七)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一)
 《入菩萨行论》讲记(五十四)
 《入菩萨行论》讲记(五)
 《入菩萨行论》讲记(五十三)
 《入菩萨行论》讲记(十九)
 《入菩萨行论》讲记(二十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静坐与禅定[栏目:徐恒志居士]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9)[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大心之用[栏目:王骧陆居士]
 空谷的回音 与苏州居士对话录[栏目:宋智明居士]
 发菩提心报亲恩[栏目:超定法师]
 试论慧能思想的特色——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提纲(净慧法师)[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生活与修持(上)[栏目:星云法师]
 61.澧州高沙弥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佛教戒律学 第十三章 戒行论 第五节 如何振兴重律守戒之风?[栏目:佛教戒律学]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五七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