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规与佛规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74

人规与佛规

  佛菩萨利益众生的时候,有四种窍诀:随顺亲友、秉性正直、心地善良、仁义道德。这是清净的人规法,佛菩萨就是通过这些善巧方便来利益众生的。

  随顺亲友,就是我们的言行应该恒时随顺亲友,不是偶尔随顺。而我们大部分人都有个性,自以为是,脾气倔强,不恒顺众生,不随顺自己的亲朋道友。人品是学佛的基础,无论是修小乘还是修大乘,都要有这个基础。如果没有仁义道德做基础,你无法能够学佛。

  秉性正直,心地善良,就是我们应该以一颗正直、善良的心,善待所有的人,对每一个人都不能有恶意。他人有困难的时候,自己要实实在在地去帮助,希望他人得到好处。

  仁义道德就是认真老实。贤善的人品是学佛修行的基础。如果自己想得到长久的利益,就要先去利益他人,这是一种窍诀。你去帮助、善待他人,他人以后也会帮助、善待你。你去帮助、善待更多的众生,最后他们都会来报答你,这样你得到的利益和帮助就多了。这是一种清净的仁义道德,三世诸佛也是通过这样的善巧方便来利益众生的。

  在人道,要做一个标准的人,要做一个好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孝顺师长。孝顺就是知恩、念恩、报恩,要知道父母、师长对自己有极大的恩德,所以要时时刻刻忆念这些恩德。仅是念恩还不行,还要报恩,就是要尽心尽力地为他们做事,回报他们。从世间的角度来讲,能做到这三点,才算是个好人。

  我们学佛修行,想做菩萨、做佛,那就要发大心,扩大心量,把心放开。念恩的对境不仅是今生的父母,还要扩大到所有的众生。佛法里面讲,所有的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只是我们今生今世想不起来而已。我们不能恩将仇报,不能伤害这些众生,一定要报答他们的恩德。否则,就违背了人规,违背了佛规,也违背了事实的真相真理。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自性的回归
下一篇:梦醒时分
 我们究竟要忏悔什么
 如法诵持观音心咒 明理才有稳固信心
 自心的幻化不可思议
 缘起法中不动摇
 2010年观音法会开示之(四)六度之精进波罗蜜
 六度之五:禅定波罗密
 解缚在自心
 用四外加行敲开佛法之门
 逆境是末法时期成就的助缘
 供佛、拜佛应尽心尽力,随缘而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三章 普眼菩萨所问章[栏目:超然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三四)[栏目:杂阿含经]
 270.问曰:问者、答者,俱言无所有,云何分别知是问、是答?[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入出息念修法管窥 前行 第一节 调身 1-3忘却身体[栏目:德雄尊者]
 念佛之真心与妄心辩(昌莲)[栏目:净土宗文集]
 有些修行人在每个道场待的时间都不长,心里总以为可能其他道场更殊胜,于是换来换去,这样做对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慈济心灯·缘起[栏目:慈济心灯]
 漫说《杂阿含》(卷四)~M 第102经(领群特经)[栏目:界定法师]
 80、佛法教导安忍,但如果我们处处忍让,岂不是更成为他人欺侮的对象?[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解脱道上最大敌人是谁?[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