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E 721、722经(转轮王经):关于轮转王的话题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01

  721、722经(转轮王经):关于轮转王的话题,我在有关叙述《长阿含经》的相关文章中,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作为转轮王,他们都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当世间出现转轮王时,便有七宝出现于世间。此七宝分别是金轮宝、象宝、马宝、神珠宝、玉女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这七宝出现是何等模样?本经中对此描述道:“斋戒处楼观上,大臣围绕,有金轮宝从东方出,轮有千辐,齐毂圆辋,轮相具足,有此吉瑞,必是转轮圣王。”这个金轮宝作为七宝之首,很有威力:“于是轮宝即发,王蕃前随,而于东方乘虚而逝,向于向方,游古圣王正直之道。”并且,“东方国处处小王,见圣王来,悉皆归伏。”就是说,当金轮宝出现于世,并且在哪个国家的上空旋转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国王便是理所当然的预备转轮王了。然后这个金轮宝会给国王某种暗示,比如向东方旋转,国王就会带领四兵,跟着金轮宝去远征。所到之处,无论诸小国王大臣还是普通民众,都会夹道欢迎,“悉皆归伏”。那么这个金轮宝所到之处,为什么举国都热烈欢迎呢?其中的缘由便是“游古圣王正直之道”——这点非常重要。由本经中的这些表述,使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中国的一位先哲,他便是被称作“亚圣”的孟轲。孟子思想中很重要的一个观点,便是宣扬仁政,主张回复到“先王之道”,反对用战争解决一切问题。“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公孙丑上》)如果用仁政思想而屈人之兵,这不正是先王之道吗?所谓举国悉皆归伏的盛况,其实就是“古圣王正直之道”的直接体现。因此,从东、西方两位先贤哲人的经典语录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相通之处。熟悉印度史的人都知道,古印度自古以来就盛行有关“转轮王”应世的说法,这一方面是饱受苦难折磨的古印度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望,而且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说,转轮王的思想便是释迦佛社会政治主张的现实摹本。

  既然转轮王拥有七宝,那么佛陀拥有什么?佛陀在经中明确地对弟子们说,他也拥有七宝,而此种七宝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们便是七觉支。所谓“如来出兴于世,有七觉分现于世间”,此七觉分便是如来七宝。而在722经中,对转轮王的七宝作为详细的描述,在此一一带过。(3月7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F 723经与724经讲述年少比丘奉事长老比丘,若听闻甚深妙法,则能成身正与心正。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D 716经叙述比丘若不正思惟,则四正勤不会生起,七觉支也不会生起,反而会生起五盖。倘若正思惟,则上述相反。
 漫说《中阿含》(卷十)~E 六、戒经(上)七、戒经(下)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N 1347经:本经叙述舍利弗述说三昧之法味..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三)~C 五、拘楼瘦无诤经(分别无诤经)(169..
 漫说《长阿含》(卷十七)~A 一、沙门果经
 漫说《杂阿含》(卷八)~L 第218经(苦集灭经):世尊为对弟子们宣说..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C 1224经、1225经:此二经为天帝释..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二)~B 优婆离经(二)(三)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C 三、阿伽罗诃那经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四)~B 二、分别大业经(171)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H 第552经~555经(诃梨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体悟《心经》的深义(三)[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在净土能不退转有五种原因[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321.净慈彦充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第四十七 思察经[栏目:第一篇 根本五十经篇]
 读《济公活佛圣训》有感(陆忠培)[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法显精神对当代心灵环保之开示[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金刚经》系列开示 54[栏目:常福法师]
 清净念诵祈祷文[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印祖法语 如来出世本怀[栏目:印光法师]
 金刚经说什么 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栏目:南怀瑾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