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D 843经与844经均与舍利弗尊者有关,故称其为“舍利弗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77

  843经与844经均与舍利弗尊者有关,故称其为“舍利弗经”,但二经的内容并不完全一样。843经是佛陀与舍利弗之间的问答,主要是叙述四不坏净与四入流分以及“流”与八正道之间的关系。这次是佛陀问舍利弗:“所谓流者,何等为流?”舍利弗回答说:“世尊所说流者,谓八圣道。”这里的流,是指抵达某种修习的次第,即入流。一般而言,既为入流,最低的门槛便是四果的初果(须陀洹果)。修习八正道,即可视为等同于入流,也就是将八正道视为走向涅槃的必经之路。佛陀复次问道:“谓入流分,何等为入流分?”舍利弗回答说:“世尊!有四种入流分。何等为四?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这里讲的四种入流分,“亲近善男子”一般是指出家比丘。此四入流分,也就是信解行的另一种说法。亲近善男子为第一步,亲近以后,要从善男子之处听闻到正法;听闻到正法之后,需结合自身的一些因素,进行思惟抉择(也就是七觉支中的“择法觉支”);思惟抉择后,就要按着正确的方向和次第去认真践行,从而验证自己所听闻思惟正确性,这叫“法次法向”。那么欲想“入流”,需要成就几法?舍利弗的回答是:“于四分成就入流者。”此四分成就就是指成就四不坏净,即“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844经是舍利弗与阿难之间的问答。舍利弗问:“为断几法,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记说彼人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向正觉,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从修证的果位上来说,在阿罗汉以下的三果,恐怕还不具备进行自我记说的本领,这时候就需要佛陀来加以记说和印证。因此诸如须陀洹、斯陀含和阿那含三果,如果因缘具备,佛陀都会予以记说。当然,“入流”是需要资本的,这个资本即是把一些自身的问题加以解决。因此阿难回答说“断四法、成就四法”,才能有机会获得世尊的记说。这里的四法,便是成就四不坏净——“谓圣弟子于佛不信任,则已断已知,成就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信恶戒,彼则已断已知,成就法、僧不坏净及圣戒成就。”成就四不坏净,不仅可以进入圣流,而且还可以“究竟苦边”,自然一定会受到世尊的记说。(4.11.)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E 845经和846经所述为五种恐怖。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C 第838经阐述四食对于四大的滋养。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二)~C 三、分别观法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A 1026经名叫“善生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F 1184经:此经记载佛陀与孙陀利河边与..
 漫说《杂阿含》(卷三)~A 第59经(生灭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J 1283经:本经阐述佛陀的求财观与用财..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E 第549经(迦梨经):本经是居家优婆夷与..
 漫说《长阿含》后记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七)~C 三、阿摄惒经
 漫说《长阿含》(卷九)~C 九成法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B 在609经中叙述了如住于四念处之集灭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怀一颗平常之心[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谈癌症的因缘及如何解脱?(妙祥法师)[栏目:放生病愈]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栏目:白话佛经]
 十一届:在开营式上的讲话(郭凤阁)[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放生功德殊胜行[栏目:传喜法师]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八讲[栏目: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非常感人:被判死刑的念佛人[栏目:感应事迹[网络搜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