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D 843经与844经均与舍利弗尊者有关,故称其为“舍利弗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15

  843经与844经均与舍利弗尊者有关,故称其为“舍利弗经”,但二经的内容并不完全一样。843经是佛陀与舍利弗之间的问答,主要是叙述四不坏净与四入流分以及“流”与八正道之间的关系。这次是佛陀问舍利弗:“所谓流者,何等为流?”舍利弗回答说:“世尊所说流者,谓八圣道。”这里的流,是指抵达某种修习的次第,即入流。一般而言,既为入流,最低的门槛便是四果的初果(须陀洹果)。修习八正道,即可视为等同于入流,也就是将八正道视为走向涅槃的必经之路。佛陀复次问道:“谓入流分,何等为入流分?”舍利弗回答说:“世尊!有四种入流分。何等为四?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这里讲的四种入流分,“亲近善男子”一般是指出家比丘。此四入流分,也就是信解行的另一种说法。亲近善男子为第一步,亲近以后,要从善男子之处听闻到正法;听闻到正法之后,需结合自身的一些因素,进行思惟抉择(也就是七觉支中的“择法觉支”);思惟抉择后,就要按着正确的方向和次第去认真践行,从而验证自己所听闻思惟正确性,这叫“法次法向”。那么欲想“入流”,需要成就几法?舍利弗的回答是:“于四分成就入流者。”此四分成就就是指成就四不坏净,即“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844经是舍利弗与阿难之间的问答。舍利弗问:“为断几法,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记说彼人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向正觉,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从修证的果位上来说,在阿罗汉以下的三果,恐怕还不具备进行自我记说的本领,这时候就需要佛陀来加以记说和印证。因此诸如须陀洹、斯陀含和阿那含三果,如果因缘具备,佛陀都会予以记说。当然,“入流”是需要资本的,这个资本即是把一些自身的问题加以解决。因此阿难回答说“断四法、成就四法”,才能有机会获得世尊的记说。这里的四法,便是成就四不坏净——“谓圣弟子于佛不信任,则已断已知,成就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信恶戒,彼则已断已知,成就法、僧不坏净及圣戒成就。”成就四不坏净,不仅可以进入圣流,而且还可以“究竟苦边”,自然一定会受到世尊的记说。(4.11.)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E 845经和846经所述为五种恐怖。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C 第838经阐述四食对于四大的滋养。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C 三、优婆塞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B 1270经~1274经:此五经叙述天女..
 漫说《中阿含》(卷五)~B 二、成就戒经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E 1330经:本经叙述并赞叹舍利弗的堪忍之..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五)~C 三、受法经(上、下)(174、175)..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E 1111经~1113经叙述帝释天虽为自在..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三)~D 604经(阿育王因缘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四)~B 951经~955经容大体相似,重点叙述..
 漫说《长阿含》(卷七)~C 担麻之喻
 漫说《杂阿含》(卷八)~N 第223~225经(断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传承法脉[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佛可以超越因果而救度众生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古老的自由之歌[栏目:向智尊者]
 相应5经 尸弃经[栏目:相应部 12.因缘相应]
 如何防止魔来破坏[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第四章 不容亵渎的尊严 第三节 学术研究的误区(3)[栏目:般若锋兮金刚焰]
 天心明月 8.独裁与奴才[栏目:果煜法师]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二、造论所为[栏目:韩镜清教授]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四十三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人类社会每天屠杀多少动物?[栏目:素食主义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