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A 第919经(良马经):本经叙述世间三种良马,即与918经所述基本相同。此三种良马形容世间三种善男子。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47

漫说《杂阿含》(三十三)

  (卷三十三)

  919经(良马经):本经叙述世间三种良马,即与918经所述基本相同。此三种良马形容世间三种善男子,即:

  1、捷疾具足、非色具足、非形体具足;

  2、捷疾具足、色具足、非形体具足;

  3、捷疾具足、色具足、形体具足。

  捷疾具足:“谓善男子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圣谛如实知,此苦灭圣谛如实知,此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如是知、如是见已,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有漏心解脱: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解脱比丘。

  色具足:“若有问阿毗昙、毗尼,乃至能为决定解说”——辩才比丘。

  形体具足:“谓非名闻大德,乃至能感汤药、众具”——名利比丘。

  920经:“世有三种良马,王所服乘。何等为三?谓良马色具足、力具足、捷疾具足。如是于正法、律有三种善男子,世所奉事、奉送、恭敬,为无上福田。”

  色具足:“谓善男子住于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见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戒具足比丘;

  力具足:“已生恶不善法令断,生欲、精勤方便,摄受增长;未生恶不善法不起,生欲、精勤方便,摄受增长;未生善法令起,生欲、精勤方便,摄受增长;已生善法住不忘失,生欲、精勤方便,摄受增长”——勤具足比丘;

  捷疾具足:“谓此苦圣谛如实知,乃至得阿罗汉,不受后有”——解脱具足比丘。

  921经:“世有良马,四能具足,当知是良马,王所服乘。何等为四?所谓贤善、捷疾、堪能、调柔。如是善男子四德成就,世所宗重,承事供养,为无上福田。何等为四?谓善男子成就无学戒身、无学定身、无学慧身、无学解脱身。”——比丘成就戒、定、慧、解脱四德。

  922经(鞭影经):本经叙述乘马有四种利钝,比丘也有利钝之别。

  一、四种良马:

  1、“世间良马驾以平乘,顾其鞭影驰駃,善能观察御者形势,迟速左右,随御者心”——世间第一良马。

  2、“世间良马不能顾影而惊察,然以鞭杖触其毛尾则能惊速察御者心,迟速左右”——世间第二良马。

  3、“世间良马不能顾影,及触皮毛能随人心,而以鞭杖小侵皮肉则能惊察,随御者心,迟速左右”——世间第三良马。

  4、“世间良马不能顾其鞭影,及触皮毛,小侵肤肉,乃以铁锥刺身,彻伤骨,然后方惊,牵车著路,随御者心,迟速左右”——世间第四良马。

  二、四种善男子:

  1、“善男子闻他聚落有男子、女人疾病困苦,乃至死,闻已,能生恐怖,依正思惟,如良马顾影则调”——第一善男子于正法、律能自调伏。

  2、“善男子不能闻他聚落若男、若女老、病、死苦,则生怖畏,依正思惟,如彼良马触其毛尾,能速调伏,随御者心”——第二善男子于正法、律能自调伏。

  3、“善男子不能闻、见他聚落中男子、女人老、病、死苦,生怖畏心,依正思惟;然见聚落、城邑有善知识及所亲近老、病、死苦,则生怖畏,依正思惟,如彼良马,触其肤肉,然后调伏,随御者心”——第三善男子于圣法、律而自调伏。

  4、“善男子不能闻、见他聚落中男子、女人及所亲近老、病、死苦,生怖畏心,依正思惟;然于自身老、病、死苦能生厌怖,依正思惟,如彼良马侵肌彻骨,然后乃调,随御者心”——第四善男子于圣法、律能自调伏。(5.30.)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B 第923经先以叙述调马师的三种调马之法,即所谓柔软、粗涩和柔软粗涩三种,而佛亦以此三种法调御诸比丘。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K 917经、918经:此二经所述三种调马之术以及声闻的三种区别。
 漫说《杂阿含》(卷二)~J 第46经(三世阴世食经)
 漫说《中阿含》(卷三)~E 五、思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I 396经(圣弟子经):本经叙述圣弟子因知..
 漫说《杂阿含》(卷一)~F 第26经:什么样的出家僧人有资格被称作“法..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六)~B 二、象迹喻经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七)~C 三、阿摄惒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六)~B 第409经~415经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八)~B 二、马邑经(下,183)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D 1181经:本经记述佛陀为天作婆罗门演..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C 582经(罗汉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从坚定佛教信仰来竖立导师形象(悟实法师)[栏目: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死生与共[栏目:透过佛法看世界·希阿荣博堪布]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八)[栏目:杂阿含经]
 世间禅定[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佛教文学观 七、佛教文学的功用 二 启发心智、破迷开悟[栏目:佛教与文学]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一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享受修行之1:现代修行人的选择[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珍惜那些擦肩而过[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06-080巴楚仁波切的忠言(上师叮咛语)[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如何理解实修实证才是成佛唯一之妙道?[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