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I 936经:本经叙述迦毗罗卫的诸多释氏共集于“供养堂”,向摩诃男请教一个问题...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84

  936经:本经叙述迦毗罗卫的诸多释氏共集于“供养堂”,向摩诃男请教一个问题:“摩诃男!云何最后记说彼百手释氏命终,世说记彼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彼彼百生释氏犯戒饮酒,而复世尊记彼得须陀洹,乃至究竟苦边。汝摩诃男!当往问佛,如佛所说,我等奉持!”这里所讲的,实际上就是佛陀记说与现实中所作所为之间的关系:百手这个人被佛陀记说是命终后可得须陀洹果,可是现实之中他却喜欢饮酒——这是犯戒的行为。就是说,犯戒之人命终后也能证得须陀洹果位吗?

  佛陀在回答中,提到了声闻的境地有种种阶段,并非完全固定不变。

  1、俱解脱:于佛、法、僧一向净信,于法利智、出智、决定智,八解脱具足身作证,以智慧见,有漏断知。如是圣弟子不趣地狱、畜生、饿鬼,不堕恶趣,说阿罗汉俱解脱。——俱解脱为禅定力与解脱慧二者兼具,指同时具备心解脱与慧解脱。

  2、慧解脱:一向于佛清净信,乃至决定智慧,不得八解脱身作证具足住,然彼知见有漏断,是名圣弟子不堕恶趣,乃至慧解脱——慧解脱是指不具四禅(含四禅)以上的定力解脱者。

  3、身证:一向于佛清净信,乃至决定智慧,八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而不见有漏断,是名圣弟子不堕恶趣,乃至身证——身证指证得初果、向第二果、第二果、向第三果、第三果、向第四果,并且具有“八解脱”等无色定定力的六类圣者。

  4、见到:一向于佛清净信,乃至决定智慧,不得八解脱身作证具足住,然于正法、律如实知见,是名圣弟子不堕恶趣,乃至见到——见到是指证得初果、向第二果、第二果、向第三果、第三果、向第四果,但未能具有“八解脱”等无色定定力的六类圣者。

  5、信解脱:一向于佛清净信,乃至决定智慧,于正法、律如实知见,不得见到,是名圣弟子不堕恶趣,乃至信解脱——信解脱是指证初果、向第二果、第二果、向第三果、第三果、向第四果等,但未能具有“八解脱”等无色定定力,未能以增上慧深解与深察教说的六类圣者。

  6、随法行——信于佛言说清净,信法、信僧言说清净,于五法增上智慧,审谛堪忍,谓信、精进、念、定、慧,是名圣弟子不堕恶趣,乃至随法行——随法行乃果位之一,相当于“向须陀洹果”。

  7、随信行——信于佛言说清净,信法、信僧言说清净,乃至五法少慧,审谛堪忍,谓信、精进、念、定、慧,是名圣弟子不堕恶趣,乃至随信行—乃修行果位之一,相当于“向须陀洹果”。随法行与随信行均证得“向须陀洹果”,但是二者修行入处稍有差别。二者的相同点都是闻佛教法而证果;不同之处是,随法行乃是闻佛之法能智慧抉择而分别,即“于五法增上智慧”;而随信行则是于“五法少慧”,就是思惟抉择不足,但是其通过精进而修,最后仍能证果。从这个意义上讲,随法行略胜于随信行。

  最后佛陀说:“此坚固树,于我所说能知义者,无有是处!若能知者,我则记说,况复百手释氏而不记说得须陀洹?摩诃男!百手释氏临命终时,受持净戒,舍离饮酒,然后命终,我记说彼得须陀洹果,乃至究竟苦边。”佛陀指着身边的一棵大树说,对于佛陀的教法,大树是听不明白的——倘若树能够明白的话,他也同样会给大树记说。而释氏百手乃一大脑健全、四肢发达的大活人,为什么就不能给他记说?只要对佛法僧三宝产生净信,佛陀都可以为他们记说后世。在这里,佛陀提到了百手释氏临命终时会戒酒,一是说明目前饮酒并不代表一辈子就饮酒;二是饮酒的确有碍于修行证道——在这个问题是,佛陀的态度很鲜明,即对于学者而言,必须戒酒,否则,须陀洹果是料难记说的。(6.13.)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G 937经至939经再次谈到五随的无常、苦、空与非我。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H 934经叙述有关正受与解脱之事。
 漫说《杂阿含》(卷二)~L 第50经(阿难经)
 《长阿含经》内容综述(D)(表四)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R 1312经:本经叙述比丘当断几法、当舍..
 漫说《长阿含》(卷十)~D 释提桓因问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三)~E 五、水净梵志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J 1173经:本经主旨是教导我们应认清一..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J 638经:本经记述了舍利弗尊者因病涅槃..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A 第537~545经:此九经皆叙述四念处,..
 漫说《杂阿含》(卷十四)~B 第344经(拘絺罗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二)~G 第292经(思量经):叙述若次序思量观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十三章 临济法门(四)——临济宗再次分流 七、法藏对看话禅的总结[栏目:禅宗宗派源流]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八十四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讲经说法最基本的条件[栏目:达真堪布]
 影尘回忆[栏目:如本法师]
 04-075慈悲的实践[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论佛教的中道思想(道因)[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37、六度四摄[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一九八五年政协赏月会献诗[栏目:真禅法师]
 佛学基础知识 三法印[栏目:广超法师]
 台湾净土教思想的发展[栏目:法藏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