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学讲座
 
{返回 禅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65

禅学讲座

云水僧
 
第一讲什么是禅

“禅”是从梵文的“禅那”这个词音翻译过来的,用今天的话来说,“禅”实际上是一个外来语,它的意思是“思维修”或“静虑”,属于菩萨行六度中的一度,指的是一种修行的方法。我们这里所说的“禅”是禅宗所传的禅,与六度中的“禅定”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

与“禅”相联的有禅观、禅定、禅心、禅意、禅味、禅法、禅风、禅机等由禅引伸出来的禅语,真是丰富多彩,韵味无穷。

在印度,“禅定”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种修行的方式,早在佛教成立之前即已盛行,佛陀立教,把“戒、定、慧”立为基本三学,是每个佛教徒必须修持根本法门。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祖师和各个宗派,无不以“禅定”或“禅观”为其修行和立宗的根本。

禅宗兴起之后,它所提倡的“禅”与原来的“禅观”或“禅定”虽有其相同的一面,更有其不同的一面,对于相同的一面就不去说它,那末不同的是什么呢?

第一,禅宗的“禅”是一种认识。与其说它是六度中的“禅定度”,还不如说它是六度中的“智慧度”。

第二,禅宗在方法上重视学人与其师的直接对话,以启发学人的智慧。

第三,禅宗的目的第一步是开悟,认为只有“悟后起修”,才能事半功倍。

第四,禅宗的修行是将日常生活与人心的净化紧密结合,认为“平常心是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以出世的随神做入世的事业。

关于禅的种类,《楞伽经》中分为四种禅,一是愚夫所行禅,即执有法不空而行禅。二是观察义禅,即于定中对义谛作静虑之禅。三是攀援如禅,即圭峰宗密禅师所说“欣上厌下”之凡夫禅。四是如来禅,即自证圣智境界之禅。

圭峰宗密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分禅为五种:

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凡夫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

宗密所分,是专就学理上的分类。在实际修行中,这五种禅可作为循序而进的五个阶段。在有真修实证的禅师引导下,每提高一个层次,就有一番悟境,就会在认识上来一次超越,这才是禅宗所提倡的“禅”。

究竟应该怎样来定义禅宗所提倡的“禅”,既是一件难事,也是一件多余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禅宗是主张参“活句”的,历代禅师在接引学人时总是应病与药,精方解缚,从无死法与人。
 


{返回 禅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与禅学广狭二义辨
下一篇:虚云和尚语录
 《坛经》导读
 禅宗哲学的心学意蕴(苏树华)
 略论禅宗学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理证法师)
 《禅林宝训》研究(徐小跃)
 《心经》揭谛咒和禅宗三关(杨佛兴)
 禅与气功(刘晓光)
 走出迷妄 见山是山(铃木大拙)
 禅宗的戒律革命及其意义(徐文明)
 虚云法师的禅净圆融修行思想(李海峰)
 略说禅修见性(真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难陀(多闻第一) 帮助女人出家[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何谓「三不坚」「三心」「三福」[栏目:宽运法师]
 性缘问题之申论 七、天台宗性具法门之商榷[栏目:智谕法师]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付嘱第十[栏目:慧能大师(惠能)]
 十、圆守师:父母尊重我的选择[栏目:宁玛的红辉]
 全国教育会议提议案[栏目:太虚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一(二三)[栏目:杂阿含经]
 23.宝光天子——宝珠供养佛塔,获发光天人身[栏目:藏传百业经故事集]
 268.张栻居士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学佛的最初利益[栏目:开愿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