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8经与989经二经主要叙述天帝释的一些事情。关于天帝释的一些事迹,对佛法稍有涉猎的佛弟子均有不同程序的了解。若从一个佛学研究者的角度来看,他基本上可以划归为神话人物之列,属于虚幻型。因为谁也没有见到过他的真面目,而且也没有任何人能足以证明天帝释的真实存在。研究者甚至可以进一步推论,比如说佛陀借天帝释之名而增加宗教的神秘性,甚而借此阐述佛陀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态度,等等。我不是佛学研究者,因此只能凭自己对天帝释的一些感性了解,还略加归纳。从其来源来说,天帝释之名并非佛陀独创,印度自古有之,最初归为印度教大神,后来被佛教所吸收,列为佛陀大护法之列。其次,天帝释在佛经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无论是原始经典,还是后期的北传、藏传教籍,都可以找到天帝释(或释提桓因)的身影。第三,天帝释对佛教的贡献很大,成为佛教的忠实护法。从人间来讲,须达长者(给孤独长者)算是第一护法;从天上而言,天帝释乃为护法第一。佛陀成佛之初,曾经为是否为众生说法之事踌躇过,后来天帝释主动请佛说法;佛陀曾经遭受不白之冤,也是天帝释及时出面澄清是非,还佛清白。第四,天帝释对佛法很懂,经中记载其经常在天宫中的普胜殿为诸天众开演佛法。最后一点,天帝释似乎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和平主义者,据说他带领天兵,与阿修罗众打了很多年的仗,彼此互有输赢。我们在阿含诸经中(《长阿含经·世记经》,可看到帝释天威猛的一面。
988经叙述天帝释向佛问法:“世尊!世尊曾于隔界山石窟中说言:若有沙门、婆罗门无上爱尽解释、心善解脱,彼边际、究竟边际、离垢边际、梵行毕竟。云何为比丘边际、离垢边际、梵行毕竟?”佛陀对此问题的回答是:“谓比丘若所有受觉,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彼诸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出如实知;如实知已,观察彼受无常,观生灭、观离欲、观灭尽、观舍;如是观察已,则边际、究竟边际、离垢边际、梵行毕竟。”第一步,从对“受”的感知出发,进而充分认识“受”;第二步,分析“受”的集灭味,得出的结论为“受”具备种种过患;第三步,进一步对“受”作出深入的体察与感悟,即能观察到“受”的无常与生灭。这里的所说的“受”,即苦乐等三受。我们可以说苦受肯定是不好的,甚至也可以说乐受也是不好的,但是若说“不苦不乐受”(舍受,领纳不违亦不顺之境相,而舍离苦、乐之感)也是无常之法,似乎难以理解。然而我们细想一下,一个人若是既无苦受也无乐受,这不是百无聊赖,几近于麻木的植物人了吗?我们常说一个人“行尸走肉”以及那些“尸位素餐”的人,恐怕就接近于“不苦不乐受”了。因此三受均为无常变异之法,并无实在之自性。佛陀在这里告之天帝释,若认识到三受为无常生灭法,做到“离欲”(不会为三受所左右),进而做到“灭尽”与“观舍”,这样就可以穷尽苦际了。
989经叙述目犍连于后夜时分起来经行,“见有光明遍照迦兰陀竹园”,于是就去请教于佛。佛陀为之解答说是“昨暮后夜,释提桓因来诣我所,稽道作礼,退坐一面”,说明这道光明是天帝释所为。天神一般夜间降临,而且都“身诸光明”,似乎为常态。(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