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A 第993经叙述佛教诗人婆耆舍尊者的赞佛之偈,重点赞叹佛陀的殊胜功德。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95

漫说《杂阿含》(三十六)   

  (卷三十六)   

  第993经叙述佛教诗人婆耆舍尊者的赞佛之偈,重点赞叹佛陀的殊胜功德。

  婆耆舍尊者是佛陀座下有名的诗人。在作诗方面,可以说与后期中印度的马鸣尊者(生卒大约在100年~160年之间)有些相似。马鸣尊者便是印度著名的诗人,记得二十年前我在读《亚非文学史》时,对马鸣的长篇叙事诗《佛所行赞》以及剧本《舍利弗》(被公认为印度最早的梵语剧本)有着深刻的印象。《佛所行赞》主要写佛陀从出生到涅槃乃至八王分舍利的生平记录,而剧本《舍利弗》具备了梵语戏剧大部分的艺术特征,在印度文学史中占有很高的地位。马鸣尊者在佛学方面也很有造诣,《大乘起信论》据说就是尊者所造实在是不了起的一代大师——关于《大乘起信论》的作者,目前尚争议,说法不一。印顺导师在《大乘起信论讲记》中就提及当时名叫“马鸣”的不止一人,古来即有“六马鸣”之说。而自晚清至民国以降,一些考据家们乃认为该论系国人所造,种种观点莫衷一是。

  这位婆耆舍尊者也同样是位了不起的诗人。我们注意到,在阿含诸经中,曾多次见到婆耆舍的身影,有时候佛陀说法结束后,婆耆舍说一段偈颂予以总结;有时逢大众聚会,场面十分隆重,这时婆耆舍尊者会主动请缨,即席作诗助兴,增添了欢快气氛。《增一阿含经》卷三记载:“我声闻中第一比丘,(中略)能造偈颂叹如来德,所谓鹏耆舍比丘是;言论辩了而无疑滞,亦是鹏耆舍比丘。”例如后面的1208经就记载:

  “一时佛住瞻婆国揭伽池侧,尔时,世尊月十五日布萨时,于大众前坐。月初出时,时有尊者婆耆舍,于大众中作是念:我今欲于佛前叹月譬偈。作是念已,即从坐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世尊!欲有所说,善逝!欲有所说’。佛告婆耆舍:‘欲说者便说’。时尊者婆耆舍,即于佛前而说偈言:‘如月停虚空,明净无云翳,光炎明晖曜,普照于十方。如来亦如是,慧光照世间,功德善名称,周遍满十方’。”

  这是典型的赞佛诗,诗中将佛陀喻为十五的圆月那般洁白无瑕和完美无缺。本经也是一样,除了赞叹佛陀的无量功德,还赞叹了诸位上座比丘的殊胜。由于这首诗偈较长,故择其要点而简言之:

  一、赞叹诸上座的功德:

  1、上座大德们已经彻底断除了贪嗔痴三毒,已降伏魔怨,不再为五欲所系缚;

  2、具备甚深的智慧,能够辩才无碍;

  3、能够远离尘秽而洁身自好,

  4、具有很深的禅定功夫,且能方便禅思而无放逸;

  5、具备五眼六通,无所怖畏,超绝于六道,得大自在;

  6、在自我修持的完善方面,精勤不怠,远离烦恼,三业清净,无牵无挂。

  二、对佛陀功德的赞叹:

  1、佛陀是世间出世间难得的大圣人;

  2、佛陀早已究竟离诸暗冥,是完全意义上的清净寂静;

  3、他孜孜不倦地弘阐正法,使未解得解,未证得证;

  4、白天里,佛陀像耀眼太阳般的光芒四射;夜晚,世尊又像满月般那样普照大地(佛面犹如净满月,亦如千日放光明),所有的光明都难以与之媲美,

  5、佛陀度脱了数不尽的众生,使他们比丘逾超了生死之障,而得究竟的解脱;

  6、他降伏一切魔怨,获得无上正觉。

  从婆耆舍的这篇诗偈我们不难看出,虽词句极尽赞叹溢美,然大体上总结了佛陀与诸上座各自所具有的突出特点,即诸上座主要立足于自我道德修为的完善,而佛陀则重点使诸佛子获得更多的教诫解脱之法,这也是佛陀的最高殊胜之处。(7.26.)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B 994经:本经为记述婆耆舍尊者临灭之际,以偈颂赞佛。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P 992经:本经叙述二种福田。这
 漫说《杂阿含》(卷十八)~F 第500经(净口经):本经叙述佛子应当依..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F 第550经(离经):经中叙述若圣弟子念于..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B2 支离弥梨经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E 五、教昙弥经
 漫说《中阿含》(卷一)~D 四、水喻经
 漫说《中阿含》(卷九)~F 六、手长者经(下)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O 1289经:本经叙述佛陀遭受“金枪刺足..
 漫说《杂阿含》(卷十三)~N 第336经~342经
 漫说《长阿含》(卷十六)~A 一、坚固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M 1197经:本经是佛陀涅槃时的一些情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与心对话 第七章 心会生病 5 贪婪的源头在哪里[栏目: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在单位人际关系总是不那么融洽,一直在挽回补救,好像都不怎么理想。[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不可思议之念佛功德—黄锡勋医师的生平与往生经过[栏目:念佛感应]
 什么是「无所住生心」?[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烧香拜佛未必是学佛修行[栏目:达真堪布]
 卅年诵经 一念堕落 (宋 法华尼)[栏目:释门法戒录]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简介[栏目: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把心稳住,勇敢面对[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50 意在钁头边[栏目:没时间老]
 弘一大师的净土思想[栏目:净土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