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F 1069经叙述一位名叫毗舍佉的尊者为大众比丘说法,得到了佛陀的高度赞叹。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12

  1069经叙述一位名叫毗舍佉的尊者为大众比丘说法,得到了佛陀的高度赞叹。“时,有尊者毗舍佉般阇梨子,集供养堂,为众多比丘说法”。根据经典记载,祇园精舍占地约为八十顷,一顷按100亩计,那么祇园精舍的占地面积是比较大的。精舍内有经行处、讲堂、温室、食堂、厨房、浴舍、病室、莲池以及诸房舍。园林中央为香室(佛殿),周围有八十小房。而此供养堂,估计与现在寺院里的大斋堂有些相仿。看来这位毗舍佉尊者很善于说法,大众都挺爱听。经中说他“言辞满足,妙音清彻,句味辩正,随智慧说,听者乐闻”,说明这位老法师中气十足,吐字清晰,在表达上条理分明。更重要的是,这位尊者是“句味辩正,随智慧说”,“无所依说,显现深义”。在正确理解领会的基础上,能够随机发挥,做到契理契机,所以大家都很乐意听,百听不厌,“令诸比丘一心专听”。

  这位毗舍佉尊者为大众宣说佛法之事,佛陀知道不知道呢?我想肯定是知道的——因为大家都很爱听,听了以后肯定会向他人夸赞说某某法师说法是如何如何了不起。再说同在祇园精舍内,大家同住一屋檐下,对于精舍内发生的事情,佛陀能不知道么?不大可能。但是有一条可以肯定,佛陀没有亲自往供养堂听闻毗舍佉尊者的说法——在佛陀面前,哪个弟子敢班门弄斧地讲经说法呢?除非得到佛陀的授权或委托,否则这种概率微乎其微。

  但是佛陀具备了五眼六通,他可以运用天耳神通,毫不费力地洞悉一切细微声音。经中说“世尊入昼正受(禅定),以净天耳过于人耳,闻说法声”。世尊听了一会儿,觉得讲得挺好,于是“从三昧起,往诣讲堂,于大众前坐”。毗舍佉尊者以及众比丘一见世尊来了,纷纷恭敬起立,向佛陀合掌问讯。佛陀招手示意大家落下,然后对毗舍佉尊者说:

  “善哉!善哉!毗舍佉!汝能为诸比丘于此供养堂,为众多比丘说法,言辞满足,乃至显现深义,令诸比丘专精敬重,一心乐听,汝当数数(经常)为诸比丘如是说法,令诸比丘专精敬重,一心乐听,当得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

  我们往往会说佛陀是位伟大的教育家,这绝非空洞的吹捧。对于弟子们的优点和长处,佛陀都会及时且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和支持。比如说像毗舍佉尊者,可以说他只是佛陀众多弟子中的普通一员而已,并不在十大弟子之列。然而佛陀并因为他表现得并不怎么突出而忽视他、疏离他。相反,只要是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以及他人的进步,佛陀都会送上“善哉!善哉!”的啧啧赞叹之语,这叫自利利他。从自利来说,“言辞满足,显现深义”,这对提高自身的修为、进一步锻炼和提升自己,意义非凡。从利他而言,“令诸比丘专精敬重,一心乐听”,大家喜欢听,而且还依闻乐行,这是稳定僧团队伍、构建和谐僧团的积极因素。所以佛陀鼓励毗舍佉要“数数为诸比丘如是说法”,它的巨大现实利益便是“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僧团需要团结,更需要和谐相处,“以无事为兴隆”。只要是有利于僧众的和睦相处与和平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的做到僧团大众的共同进步迈向解脱大道各种举措,佛陀都会不遗于力地予以支持与赞叹。故而佛陀鼓励和赞叹弟子们多多讲经说法,让自己开显智慧,更使他人获得开悟解脱,自他两利。因此佛陀最后说偈道:“若不说法者,愚智杂难分,此愚此智慧,无由自显现,善说清凉法,因说智乃彰。说法为明照,光显大仙幢,善说为仙幢,法为罗汉幢。”

  ——这就是佛陀,作为教育家身份而示现的佛陀。(9.13.)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G 1070经:本经叙述一少年不欲协助作衣,佛陀为其辩白。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E 1068经佛陀教育尊者低沙应修恭敬...
 漫说《中阿含》(卷一)~A 一、善法经
 漫说《长阿含》(卷三)~C 四种沙门
 漫说《杂阿含》(卷十四)~I 第356经(种智经):本经叙述四十四种智..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Q 1310经:本经乃天人赞叹佛陀的光明胜..
 漫说《杂阿含》(卷十八)~D 第498经(那罗揵陀经):本经叙述舍利弗..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J 897经,六入处为主题。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E 第617经:在本经中,佛陀以生动形象的..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H 第469经(深崄经):本经叙述大海之深险..
 漫说《长阿含》(卷十五)~D 二、究罗檀头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J 638经:本经记述了舍利弗尊者因病涅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四节 声闻学派之我法二空说[栏目:厚观法师]
 袁了凡四训铸板流通序 讲记二(印光大师文钞选编)[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究竟的真理 The Ultimate Truth[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偷窃灯油 自缚受罚 (清 尧峰行僧)[栏目:释门法戒录]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26.智 品[栏目:第一卷]
 平时通过网络听闻佛法,但还是在“听时似悟,遇事则迷”的状态里轮转,如何才能把佛法落实在生活上?[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十二缘起法[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
 佛教唤醒我们觉悟[栏目:传喜法师]
 无知者及贤智者经 (节译)[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施戒得名利[栏目:布施]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