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Q 1079经与1078经有些相似,经前为异比丘在河边沐浴,有一天子来问法。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52

  1079经与1078经有些相似,经前为异比丘在河边沐浴,有一天子来问法。

  这位天子问比丘道:

  “比丘!比丘!此是丘冢,夜则起烟,昼则火然,彼婆罗门见而作是言,坏此丘冢,发掘者智,持以刀剑。又见大龟,婆罗门见已,作是言:除此大龟,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氍氀,婆罗门见已,作此言:除此氍氀,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肉段,彼婆罗门见已,作是言:除此肉段,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屠杀,婆罗门见已,作是言:坏是屠杀处,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楞耆,彼婆罗门已,作是言:却此楞耆,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二道,彼婆罗门见已,作是言:除此二道,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门扇,婆罗门见已,作是言:却此门扇,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大龙,婆罗门见已,作是言:止!勿却大龙,应当恭敬。比丘!汝来受此论,往问世尊,如佛所说,汝随受持,所以者何?除如来,我不见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于此论心悦乐者,若诸弟子从我所闻,然后能说。”

  这位天子的一番话中,涉及的面很广,比如说丘冢、大龟、氍氀(用毛织成的地毯)、肉段、屠杀、楞耆(一种毒虫)、二道、门扇等物。婆罗门见到这些,都主张“发掘者智,持以刀剑”。可是见到大龙,婆罗门却指出“应当恭敬”才是。因为天子对这位婆罗门的说法不太理解,故而才委托比丘将这些问题向佛陀请教。

  这位比丘将天子的观点如实向佛陀禀明:“云何为丘冢?云何为夜则起烟?云何为尽则火然?云何是婆罗门?云何发掘?云何为屠杀处?云何为楞耆?云何为二道?云何为门扇?云何为大龙?”

  佛陀对这些问题一一予以解答:

  “丘冢者,谓众生身:粗四大色父母遗传,抟食、衣服、覆盖、澡浴、摩饰、长养,皆是变坏磨灭之法。夜起烟者,谓有人于夜时起,随觉随观。昼行其教:谓身业、口业。婆罗门者,谓如来、应、等正觉。发掘者:谓精勤方便。智士者,谓多闻圣弟子。刀剑者,谓智慧刀剑。大龟者,谓五盖。氍氀者,谓忿恨。二道,谓疑惑。门扇者,谓我慢。大龙者,谓漏尽罗汉。如是,比丘!若大师为声闻所作,哀愍悲念,以义安慰,于汝已作,汝等当作所作,当于曝露、林中、空舍、山泽、岩窟,敷草树叶,思惟禅思,不起放逸,莫令后悔,是则为我随顺之教。”

  从佛陀的这番回答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婆罗门者,乃是佛陀的一种人格化身。丘冢乃为我们的色身,这个色身是父母精血所成,我们必须用食物水源去滋养它们,才能使它们生存下去;而且,我们还必须给它们穿上衣服,用以维持起码的羞耻礼仪;此外,我们还要花很多功夫去打理照顾它们,比如说经常洗浴,还要不时去打扮一下。可是我们明明知道身体乃是变坏磨灭之物,它迟早都是要消亡的。可是即便如此,我们断惑证真,还得倚靠这身臭皮囊,否则我们就彻底无所依托了。所以佛陀说,这个“丘冢”作用还是有的,我们白天要靠它来修持身口二业,晚上靠它来调息身心,进入正受。我们必须籍助于这个色身,精勤不断地将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五盖、忿恨、悭嫉、疑惑、欲望、我慢乃至最后的无明,运用智慧之剑将它们悉数断除。也就是说,当我们见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就可以毫不犹豫地“持以刀剑”,勇往直前,将这些烦恼结缚统统消灭。(9.30.)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R 1080经:世尊有一天晨朝之时,著衣持钵入波波罗柰城乞食。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P 1078经:此经叙述为沐浴异比丘与天神之间的对话,并请佛为之释疑。
 漫说《中阿含》(卷七)~A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一)~B 第561经(婆罗门经):本经重点为阐述..
 漫说《长阿含》(卷十二)~B 佛陀对于“见不可见”的探究
 漫说《长阿含》(卷十六)~D 三、三明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G 1116经叙述天帝释向佛请教佛法。..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N 1307经:本经赞誉修习八正道所成就的..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N 1347经:本经叙述舍利弗述说三昧之法味..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H 八、八难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E 1028经:本经主旨:如何保持正念和正..
 漫说《杂阿含》(卷四)~L 第101(人间经):本经所阐述的是佛陀的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思想无法统一[栏目:明镜台·法清法师·诗文]
 统统转变为法眷属[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希望中彩票来护持佛教,是否如法[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憨山老人梦游集第21-25卷[栏目:憨山大师]
 放生你的孩子吧(格桑扎西仁波切)[栏目:远离堕胎]
 宗教生活[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陆巧玲)[栏目:禅宗思想研究]
 四十华严 第四卷 第57讲[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四十华严]
 如何依止善知识[栏目:济群法师]
 群狼出洞[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