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F 1092经(魔女经):所谓魔女就是魔王波旬的女儿,据说魔女见到其父诱惑佛陀不成,便自告奋勇前往诱惑佛陀,结果也是无功而返。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63

  1092经(魔女经):所谓魔女就是魔王波旬的女儿,据说魔女见到其父诱惑佛陀不成,便自告奋勇前往诱惑佛陀,结果也是无功而返。关于魔女诱佛的故事,一般佛传中均有记述,只是详略有所差异而已。

  魔王波旬有三个女儿,所谓“一名爱欲,二名爱念,三名爱乐”,看到父亲整日愁眉不展,便上前问个究竟。后来听说释迦佛“彼已离恩爱,非欲所能招;已出于魔境”时,三个魔女便很不服气,“魔三女身放光焰,炽如云中电,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表现出对佛陀十分崇敬的模样:“我今归世尊足下,给侍使令。”接着采用种种手段对佛陀进行引诱,而佛陀始终不为所动,甚至连看都不看她们一眼。在万般无奈之下,三魔女只得还诣其父魔波旬之所。不过魔王波旬的一番话倒是很有意思:

  汝等三女子,自夸说堪能,咸放身光焰,如电云中流,至大精进所,各现其容姿,

  反为其所破,如风飘其绵。欲以爪破山,齿啮破铁丸;欲以发藕丝,旋转于大山。

  和合悉解脱,而望乱其心,著能缚风足,令月空中堕;以后抒大海,气歔动雪山。

  和合悉解脱,亦可令倾动;于深巨海中,而求安足地。如来于一切,和合悉解脱;

  正觉大海中,求倾动亦然。

  这既是对佛陀的一种肯定,也是间接承认了魔王及魔女的失败。比如说,用头发般粗细的藕丝,竟想旋转一座大山;仅凭牙齿竟想咬破铁球,这这些都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所谓“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从魔王魔女对佛陀的百般引诱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的事例可以得知,佛陀是究竟的解脱者,他的意志不会受到来自任何外力的影响和左右。

  1093经魔王作百种净与不净之色,欲来娆乱佛陀,最终却亦不可得逞。1094经记述佛陀即将成道前,便受到魔王的侵扰。世尊在成道前,经历了六年的极端苦行。后来,佛陀放弃了这种苦行方式而改为禅坐:“世尊独一静处,专心禅思,作如是念:我今解脱苦行。”而极端苦行是为魔王所赞叹的,听说佛陀即将放弃苦行,魔王便化作一年少住于佛前说:“大修苦行处,能令得清净;而今反弃舍,于此何所求?欲于此求净,净亦无由得。”意思是说只有苦行才能获得最高的成就,一旦舍弃苦行,必将一无所获。佛陀的回答是:“知诸修苦行,皆与无义俱,终不获其利,如弓但有声。戒定闻慧道,我已悉修习,得第一清净,其净无有上。”即无上正道必须由戒定慧入手,苦行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1095经谈佛陀乞食中,恶魔从中作梗:“我今当往,先入其舍,语诸信心婆罗门长者,令沙门瞿昙空钵而出”,就是想方设法让佛陀乞食不得,自然也不会得手。1096经叙述恶魔欲用绳索来绑缚佛陀,而佛陀早已解脱人天绳索;1097经叙述佛陀为四众说法时,恶魔又来捣乱。此时佛陀住释氏石主释氏聚落,而这个聚落并不乐观,很多人都得瘟疫而死,“时,石主释氏聚落多人疫死”。此时民众中弥漫着一种恐慌情绪,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佛陀身上:“处处人民,若男若女,从四方来受持三归”,甚至很多病人都前来归依佛陀:“我某甲等,归佛、归法、归比丘僧。”所谓“举村举邑,皆悉如是”,可见灾疫十分严重,都希望能获得佛陀的庇佑。佛陀自然是不辞辛劳,没日没夜地为大众说法,令他们消除恐慌,身心获得安乐。此时魔王又来作乱:“何为勤说法,教化诸人民?相违不相违,不免于驱驰;以有系缚故,而为彼说法。”大意是说佛陀为他们说法,作用并不是很显著。佛陀对此回答说:“汝夜叉当知,众生群集生,诸有智慧者,孰能不哀愍?以有哀愍故,不能不教化;哀愍诸众生,法自应如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佛陀为众生说法的初衷,乃是出于哀愍众生,让众生现世获得安隐快乐,命终之后有一个好的去处,不要遭受轮回之苦。

  在1098经中,魔王甚至还劝唆佛陀还俗当国王。佛陀在禅思中作是念:“颇有作王,能得不杀,不教人杀,一向行法,不行非法耶?”那么世间到底有没有仁慈不杀生的国王呢?在佛陀住世期间,能找到这样的国王恐怕十分困难。就连佛陀灭后三百年的阿育王横空出世,也是由杀生过多而悔悟后才至心归依佛法,并以达磨(法)治理国家。佛陀的这个念头被魔王侦测到了,他便跑到佛前作是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可得作王,不杀生,不教人杀,一向行法,不行非法……今可作王,必得如意。”就是说世间能达到佛陀标准的那种国王是不存在的,除非佛陀自己当国王。理由是什么呢?按照魔王的想法是,佛陀有大神通可以“令雪山变真金”,家家都能分到金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那样一来,谁还愿意去杀生呢?所谓“人为财死”,世间有战争有非法行为,不就是为了几个钱吗?可是佛陀决不会去滥用神通,再说佛陀既已抛弃王位出家,对世间王权早已厌倦,因此不可能再去当什么国王的。最后佛陀说:“正使有真金,如雪山王者,一人得此金,亦复不知足;是故智慧者,金石同一观。”指出世人欲壑难填,一个人纵然拥有金山银山,也还是没有满足的时候。对于智者而言,金子与石头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10.8.)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G 1099经叙述众多比丘为佛作衣时,魔王波旬又来扰乱。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E 从1084经到1103经,基本上都是叙述魔王波旬是如何给佛陀和诸比丘制造麻烦的。
 漫说《长阿含》(卷十二)~F 戒清净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D 1329经:本经为天神劝导天神至佛所闻法..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D 1297经:在本经中,天子以偈问佛..
 漫说《杂阿含》(卷四)~D 第92经(骄慢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三)~G 七、住法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二)~H 第293经(甚深经):本经为佛为异比丘宣..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F 685经(乳母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C 三、七日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D 908经与907经,有位“战斗活聚落主..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H 第552经~555经(诃梨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二[栏目:龙树菩萨]
 上师让我的心灵找到了归宿[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入菩萨行论 第六品 忍辱[栏目:贡噶旺秋堪布]
 五百罗汉 120、境界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18.挑拨离间的下场[栏目:动物的故事]
 行脚[栏目:禅林衲子心]
 欲望越多,报应就越重[栏目:好婚姻·靠修行]
 如果想解脱的话《显密前行与正行修行心要》颂词要解 轮回之苦[栏目:噶陀仲巴仁波切]
 与其追求绝对真理,不如做好自己[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菩萨的探索 The Bodhisattas Search[栏目:佛陀的福音 The Gospel of Buddha]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