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F 1137经与乞食法有关的话题。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10

  1137经还是与乞食法有关的话题。比丘外出乞食,在施主家里,未必样样如意。因此,作为乞食者,就必须要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否则到时候心情会被境相所左右。佛陀他老人家很高明,因此他就给比丘们提前打好预防针,教导他们说:“若有比丘欲入他家,作如是念:彼当施我,莫令不施,顿施非渐施,多施非少施,胜施非陋施,速施非缓施。以如是心而至他家,若他不施,乃至缓施,是比丘心则屈辱。以是因缘,其心退没,自生障阂。”就是说,如果比丘入他家乞食时,心中怀着这种想法,问题就麻烦了,这就是心态有问题,需要调整心态。事实上也是如此,假如换成我们自己,到人家去乞食,哪能般般如意称心呢?所以佛陀说教导弟子们说,应该以下述心态去他家乞食:

  “若复比丘欲入他家,作如是念:出家之人卒至他家,何由得施非不施,顿施非渐施,多施非少施,胜施非陋施,速施非缓施?作如是念而至他家。若彼不施,乃至缓施,是比丘心不屈辱,亦不退没,不生障碍。”

  作为比丘到普通民众或居士家去乞食,谁也不能确保能否乞到食物;就算能乞到饭食,也不能保证很快就能将饭菜布施出来,也不能保证饭菜是否丰盛可口,是否恭敬有加。哪怕是连续好几天乞不到食物,也不能心生障碍,怨恨人家甚或开口埋怨人家,而要做到“心不屈辱,亦不退没,不生障碍”,这是正确的乞食心态。最后佛陀还以迦叶为例,说摩诃迦叶尊者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从来不会因为乞食问题而心生烦恼。不过摩诃迦叶尊者脾气有时候有些倔强,比如他乞食时有个习惯,大约是专拣那些穷苦人家去乞食。我们可能会觉得纳闷:佛陀不是教导我们要“次第乞食”,不能挑三拣四的吗?为什么迦叶尊者专挑贫穷人家去乞食呢?摩诃迦叶尊者面对大家的疑惑,坦然地说,这些穷苦人家之所以今生贫穷受苦,是因为他们过去舍不得布施,所以现在弄得很潦倒;如今我向他们乞食,不正是为了让他们广种福田,以换取来生的大富大贵吗?众人听了,纷纷表示赞许。(11.2.)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G 1138经:本经叙述佛劝迦叶为大众说法而未得响应之事缘。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E 1136经:在此经中,佛陀以摩诃迦叶尊者为典范,告诫弟子们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入于他家、接受供养并为人说法。
 漫说《中阿含》(卷九)~F 六、手长者经(下)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E 845经和846经所述为五种恐怖。..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二)~B 二、分别六处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A 《杂阿含》的二十七卷重点讲五盖与七觉支..
 漫说《中阿含》(卷三)~E 五、思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H 1039经记述佛陀为淳陀长者说法,其主..
 漫说《杂阿含》(卷十一)~G 第282经(诸根修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A 1241经:本经叙述给孤独长者劝人皈依..
 漫说《长阿含》(卷四)~A 游行经后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F 1000经:佛陀回答天人有关四种善知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教”字的真义[栏目:蔡礼旭老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九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罗侯罗(密行第一) 开悟的历程[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平等的慈悲 1993.3.1~1993.3.15[栏目:星云日记]
 无死的金刚心 第19章 求索的灵魂[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修持禅定不能高攀[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普贤理赞佛功德[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密法]
 21.自悟修行[栏目:星云法语·成功人生]
 毗钵舍那讲记 第七讲[栏目:毗钵舍那讲记]
 南北传止观四念住之会通(三)[栏目:智中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