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I 1156经:有一天清晨,佛陀著衣持钵,亲自到舍卫城中去乞食。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84

  1156经:有一天清晨,佛陀著衣持钵,亲自到舍卫城中去乞食。

  乞食完毕,佛陀回到孤独园内,见到一位名叫“不害”的婆罗门在恭候着佛陀的归来。

  不害婆罗门见到世尊乞食归来,十分高兴,客套话过后,便向佛陀请教:“世尊!我名不害,为称实不?”这里所谓的“不害”,或者说不害婆罗门的问话,似乎另有所指,即他名字叫不害,大约是名实相符的——言下之意是不害本人也不会做那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佛陀当然知道不害婆罗门的真实意图。他对婆罗门说:“如是称实者,若身不害,若口不害,若心不害,则为称实。”由此可见,“称实”并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嘴巴上的自吹自擂。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假如我给自己起个名号叫“伟大”,接下来我就逢人便问:“您看我伟大吗?”若真的这么问人家,别人还以为我脑子里缺根筋呢!哪有自己称自己伟大的?而这位“不害”婆罗门既然称自己为“不害”,总得在“不害”的具体内容上讲出个子丑寅卯来。所以佛陀在回复中,谈到了“不害”的具体表现,一般而言为身三口四意三,即身不害、口不害和意不害三方面。身不害是指不杀不盗不邪淫;口不害是指不妄语不猗语不恶口不两舌;意不害指不贪不嗔不痴。但不杀又可分为身不亲杀、口不言杀、意不念杀三方面。如果一来,三业又可细分为三十细行。如果将此三十细行一一落实到这位不害婆罗门身上去,简直是等于要他的命——因为他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些,哪怕是其中一条。

  所以佛陀对不害婆罗门说,如果身口意三方面都做到“不害”了,这才是真正的“不害”。不害婆罗门光有“不害”之名却无“不害”之实,顶多也就是在冠名方面博取众人一笑而已,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可是这位婆罗门却拿着鸡毛当令箭使了,虽然名字上冠上一顶“不害”的大帽子,却是徒有其名而无其实,这岂不是等同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之类的小伎俩么?所以佛陀在经文后说了一偈:“若心不杀害,口意亦俱然;是则为离害,不恐怖众生。”(11.25.)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J 1157经:本经叙述布施饭食当一以贯之,不要生起厌烦心。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H 1155经叙述一位叫“违义”的婆罗门,他听说佛陀正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便打算要与佛陀展开一场辩论...
 漫说《长阿含》(卷十)~C 三、释提桓因问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B 第832经叙述戒、定、慧三学,并对三者加..
 漫说《杂阿含》(卷十三)~E 第311经(富楼那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五)~A 第640经(法灭尽相经):本经是佛陀对..
 漫说《杂阿含》(卷五)~A 第103经(差摩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H 595经:本经叙述无烦天子与佛陀谈及获..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B 1024经述说尊者阿湿波誓比丘身染重病..
 漫说《长阿含》(卷十六)~D 三、三明经
 漫说《长阿含》(卷八)~F 七正法
 漫说《长阿含》(卷三)~E 梵志供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70.投子义青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六祖坛经讲记 坐禅品第五[栏目:演培法师]
 61 大小不二[栏目:活得快乐]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