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E 1227经:本经叙述波斯匿王因祖母命终而悲痛,佛陀晓之以佛理。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271

  1227经:本经叙述波斯匿王因祖母命终而悲痛,佛陀晓之以佛理。

  作为世间人来说,亲人的离去,总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悲伤与哀痛。上至国王,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如是。在本经中,作为当时强国国君的波斯匿王,当他的祖母病重乃至“忽而命终”的时候,波斯匿王简直是伤心极了,因为祖母一向是他“极所敬重”的至亲长辈,如今突然离世,对他来说肯定是一记重拳打击。当料理完祖母的后事,波斯匿王“弊衣乱发”,也就是身着孝服,前来拜望佛陀,希望在佛陀这里寻求到心灵的慰藉。

  世尊见到波斯匿王如此装束打扮,便问道:“大王!从何所来,弊衣乱发?”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我亡祖母,极所敬重,舍我命终,出于城外阇维,供养毕,来诣世尊。”

  佛陀对国王很是体贴:“极爱重敬念祖亲耶?”波斯匿王回答说:“世尊!极敬重爱恋。世尊!若国土所有象马七宝,乃至国位,悉持与人,能救祖母者,悉当与之。既不能救,生死长辞,悲恋忧苦,不自堪胜!”波斯匿王的心情,我们完全可以说能够感同身受。当自己最敬重最爱恋的亲人一旦离世,从此阴阳永隔,我们必然是心如刀割,恨不得拿自己的性命来抵折亡灵的再生。所以波斯匿王说假如哪个人能够让祖母再回到人间,哪怕是把自己的王位乃至整个国家拱手相让,也在所不惜。可是人死岂能复生?这是人尽皆知的常识,波斯匿王又能如何不知呢?所以他说:“曾闻世尊所说: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神,生者皆死,无不穷尽,无有出生而不死者,今日乃知世尊善说。”有生必有死,生与死,只是轮回的某一过程而已,没有永恒的生,也没有永恒的死。故世间众生死生相续,无始无终。

  佛陀说,世间人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出身如何,哪怕是灌顶王,“于诸敌国无不降伏”,乃至至高无上的三十三天众,他们的最后结局无一例外地归于死灭,“终归有极,无不死者”。所以说,“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神,有生辄死,终归磨灭,无不死者”,这是自然界的生灭规律,是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左右的。

  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无有生死呢?他们便是三圣,即阿罗汉、辟支佛以及佛陀。第一,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离诸重担,所作已作,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彼亦归尽,舍身涅槃”;第二,辟支佛(缘觉)“善调善寂,尽此身命,终归涅槃”;第三,证得佛果的就更是不在话下,“诸佛世尊十力具足,四无所畏,胜师子吼,终亦舍身,取般涅槃”。除此三者(当然也包括各阶位的菩萨)以外,都无法摆脱生死的重担束缚。

  “一切众生类,有命终归死,各随业所趣,善恶果自受”,这是佛陀劝慰波斯匿王的偈语。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而言,我觉得首先要淡化生死的观念,不要太在意死亡;其次是多修善业,少作恶业,这样可以在死后有个好去处;第三是利用有生之年,多念佛多修行,“修习胜妙道”,争取早日像上述的三圣那般能够“漏尽般涅槃”。当我们能像佛陀以及诸位大弟子并驾齐驱的时候,我们不仅对死亡毫无恐惧,对亲人的离世,也不再会黯然伤神,而是用积极的态度,恭送并祝愿他们早日离苦得乐,上生净域。

  波斯匿王听完佛陀的一番教导,开始转悲为欣,“欢喜随喜,作礼而去”。(1.31.)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F 1228经~1230经:本三经记述波斯匿王独自思惟时的心得,佛为之印可。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D 1226经:本经记述佛陀成佛未久,波斯匿王心有疑虑,佛陀告之“四不可轻”。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B 第923经先以叙述调马师的三种调马之法..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J 第398经(因陀罗柱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D 843经与844经均与舍利弗尊者有关,故..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五)~B 二、伤歌逻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G 931经、932经的重点是谈“六念”..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九)~A 一、说智经(187)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A1 一、念身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O 1264经:本经主题为:“知恩报恩”。..
 漫说《中阿含》(卷十八)~D 四、郁伽支罗经
 漫说《中阿含》(卷十)~J 十五、弥醯经;十六、即为比丘说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因明入正理门论述记[栏目:汉传因明学典籍]
 25.人心不足[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大缘经[栏目:大品]
 知恩图报忍为上[栏目:传喜法师]
 再窥心性[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弯腰一刻[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从诸葛亮辅佐刘禅,谈承担的意义及精神[栏目:禅林衲子心]
 念死无常[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心中常有不良的念头生起,是否有罪?该如何伏住?[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第六十四课[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