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G 1250经:佛陀在本经中教导弟子们不应当贪求世间的名闻利养。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62

  1250经:佛陀在本经中教导弟子们不应当贪求世间的名闻利养。

  本经在杂阿含的诸小经之中,篇幅算是比较长的。曾经一段时间,佛陀在拘萨罗国游行,住止于一处名叫一奢能伽罗的村子附近的树林之中。当地官员百姓听说佛陀住锡于此处,都很开心并兴奋不已,“各办一釜食,著门边,作是念:我先供养世尊!我先供养善逝!”甚至在大家开始大声叫喊起来,“各各高声大声,作如是唱”,弄得满村很是热闹。

  佛陀在林中静坐,远远地听到附近的村落一时间很是吵闹,便问身旁的侍者那提伽:“何因何缘园林内有众多人高声大声唱说之声?”尊者那提伽如实相告,并希望佛陀前往应供,“唯愿世尊当受彼食。”

  佛陀闻后说:“莫以利我,我不求利;莫以称我,我不求称。”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佛陀于世间诸法已经“出要、远离、寂灭、等正觉”,佛陀没有必要去求取世间的名利,也从来不需要博得世人的称叹,因为佛陀对这些世间的名闻利养甚至一点概念都没有,又为什么需要别人来称叹自己呢?

  那提迦尊者听后连连称是,但是他还是对世尊说:“譬如天雨,水流顺下,随其彼彼世尊住处,于彼处刹利、婆罗门长者信敬奉事,以世尊戒德清净,正见真直。是故,我今作如是说,唯愿世尊哀受彼请。”那提伽尊者从来没有觉得佛陀对世间名利还有什么念想,他只是觉得,佛陀既然贵为世尊,受到世间众人的尊崇,完全是凭借“戒德清净,正见真直”而著称。佛陀接受世人的衣食医药乃至卧具的供养,完全是出于利世的慈悲心,赐予众生以广种福田的机会,使众生蒙受佛陀的恩德,故而佛陀似乎以哀愍心,接受世人的供养。

  佛陀闻后还是强调一点:“莫以利我,我不求利,乃至云何于彼彼所起利乐,有味有求?”佛陀在这里谈到了一些出家比丘在道业上十分懈怠的现象,让人不胜痛心。例如:

  1、我见比丘食好食已,仰腹而卧,急喘长息;

  2、我见此有二比丘食好食已,饱腹喘息,偃阐而行;

  3、我见众多比丘食好食已,从园至园,从房至房,从人至人,从群聚至群聚;

  4、我于一时随道行,见有比丘于前远去,复有比丘于后来亦远。

  佛陀认为,这些比丘都是“不得出要、远离、寂灭、等正觉乐、不求之乐、不苦之乐”,因为有求皆苦,有苦必无快乐。相反,佛陀却是“闲静无为,亦无有便利之劳”,他可以时刻“观五受阴生灭”,“于六触入处观察集灭”。作为佛陀的弟子,亦当“乐修远离,则勤于远离,厌离群聚”,并且时刻做到“于五受阴观察生灭,于六触入处观察集灭,乐于远离,精勤远离”。唯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住世比丘。(2.22.)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H 1251经:本经叙述佛陀赞叹精进的比丘,而不喜懈怠的比丘。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F 1248经、1249经:此二经为“牧牛者经”。
 漫说《杂阿含》(卷九)~L 第249经(舍利弗经)
 漫说《中阿含》(卷十三)~B1 二、说本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J 第471经(虚空经):本经叙述空中有种种..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E 673经~680经(五力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二)~G 第292经(思量经):叙述若次序思量观察..
 漫说《长阿含》(卷五)~D 二、阇尼沙经
 漫说《长阿含》(卷二)~D 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九)~G 第814经叙述比丘修习出入息念,就不会..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E 1149经:本经记述波斯匿等王就五欲问..
 漫说《中阿含》(卷十二)~A 一、鞞婆陵耆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琉璃净光:药师七佛修法(祈竹仁波切开示)[栏目:药师佛·藏传]
 2011春季课程第二天──自他关系与利他[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关于放生功德的开示(一)[栏目:达真堪布]
 不执着是觉性,执着是识心[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现观庄严论释[栏目:五部大论专集·现证庄严论·参考]
 如何超越人生困境 生活的意义及生命的价值[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心灵成长]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三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对皈依弟子的开示[栏目:贡噶仁波切]
 入定是修行基本功夫[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朝暮课诵生字注音手册 序言 编者说明 目录[栏目:朝暮课诵生字注音手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