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O 1264经:本经主题为:“知恩报恩”。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61

  1264经:本经主题为:“知恩报恩”。

  我们知道,在1262经中,佛陀提到了夜间听闻到了野狐孤独地哀鸣声,从而劝导诸比丘要努力认真修行,不可随己放逸而堕落到畜生道中去。在1264经中,佛陀再一次以野狐夜间的鸣叫声作为譬喻。佛陀问诸比丘:“汝等于夜后分闻野狐鸣不?”大家回答是“如是,世尊”。佛陀分析道:“彼野狐者,疥疮所困,是故鸣唤。若能有人为彼野狐治疥疮者,野狐必当知恩报恩。”

  虽然二经均提到了后半夜野狐的鸣叫声,但是二者旨趣完全不同。1262经的主旨是精勤而不放逸,1264经的主旨却是“知恩报恩”。此时野狐的哀鸣,为因为自己身上生有疥疮,虽为畜生,但是却懂得知恩报恩。这一点,我们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十分常见,比如说一介书生由于某种因缘,救了一只老狐狸的性命。过了没多久,书生遇见老者,并且还见到老者的妻小儿女,甚至还与老者的女儿有了一段姻缘佳话。虽然故事多数是以凄美悲凉而结局,但是也可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畜生道尚且知道“知恩报恩”,所谓“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更何况我们身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呢?身为人类却不思上报四重恩,这岂不说明我们反倒不如畜生么?所以佛陀在分析这个问题上,将野狐与部分愚痴之人作了对比:“而今有一愚痴之人,无有知恩报恩。”这个“愚痴之人”究竟指的是谁,经中没有详细交待,但很显然,佛陀肯定有所指向,我个人揣测是部分比丘身为佛弟子,对佛陀的再造之恩并无半点感念之心,相反却对佛陀很不尊重之故。故而佛陀告诫弟子们:“诸比丘!当如是学:知恩报恩。其有小恩尚报,终不忘失,况复大恩?”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既然本经的主旨为“知恩报恩”,倒让我想起去年八月份去北京中国佛学院考察之时,到佛学院的教务处时,见到一个巨大的木制屏风,上有赵朴老书写的“知恩报恩”四字,据说此四字被奉为中国佛学院的院训。据佛学院网站对此四字的诠释是:

  “‘知恩’位列校训之首,是期望全体法师、老师、学僧及员工无论在何何时候都应该想到自己应怎样做人,要做‘有道德’的人,要做感知和报答四恩(父母师长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的人。《大智度论》云:‘知恩者生大悲之根本,开善业之初门,人所爱敬,名誉远闻,死得生天,终成佛道,不知恩者甚于畜生也。’可见知恩的重要性。‘报恩’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利益他人,来回馈社会。具体到佛学院里的教职员工和学僧来说,就是教职员工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学僧志存高远、勤奋修学,为将来走出校门发挥住持正法、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的大用储备资粮。”

  据我的粗浅理解,“知恩”即为对别人的恩德没齿难忘,“报恩”即将这份感念付诸行动;“知恩”重于“心”,“报恩”重于“行”。若将心与行完美结合,便是知恩报恩的完满善行。而对于我们所说的“上报四重恩”,已故赵朴老曾作这样阐释:“一报父母师长恩,他们对我们有养育、教育之恩;二报众生恩;我们的生活,依靠大众多种多样的劳动,我们应以同等的劳动报答他们;三报国家恩,我们居住在国土上,享受公民一切权利,应该奉公守法。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来报恩:四报三宝恩,佛教导我们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饶益有情。”当我们在拜读佛典时,对佛陀非但不心怀感恩,相反却一个劲地品头论足、横竖挑刺,此种无知之举,岂不是连野狐都不如了么?(3.7.)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P 1265经~1266经:此二经阐述佛教对于自杀的态度。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N 在1263经中,佛陀对弟子们说:“我不赞叹受少有身,况复多受?所以者何?受有者苦,譬如粪屎,少亦臭秽,何况于多?”
 漫说《杂阿含》(卷十四)~C 第345经(集生经):本经为佛陀用偈问舍..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H 694~696经:比丘请教佛之问题,佛..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C 754~757经(舍利弗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F 884~886经(三明经):此三经均叙..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九)~B 802经叙述修习安那般那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F 1299经:本经叙述修习十善业可以上生..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B 在609经中叙述了如住于四念处之集灭观..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八)~B 二、优陀罗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六)~C 三、愿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为世界平安和谐而努力[栏目:仁焕法师]
 Reading the Natural Mind[栏目:Ajahn Chah]
 安住自在 1994.11.16~1994.11.30[栏目:星云日记]
 学佛难吗(刘洁)[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温州妙果寺达照法师[栏目:大音希声]
 二二 第二十一佛 毘舍浮品[栏目:佛种姓经]
 工作禅 第4节 我真的希望可以快乐工作 4[栏目:工作禅·为什么辛苦付出却不开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