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D 1329经:本经为天神劝导天神至佛所闻法并集体皈依佛陀。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250

  1329经:本经为天神劝导天神至佛所闻法并集体皈依佛陀。

  本经有着一些故事情节。《阿含经》中有诸多经典譬喻故事,故庄春江居士还特意编集了一本《阿含经故事选》以资流通,功德甚大。佛陀善于在诸经中作种种譬喻,这为教内外所公认,如《中阿含·波罗牢经》中说:“波罗牢伽弥尼即从座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世尊言:‘甚奇,瞿昙所说极妙,善喻善证。’”佛陀为什么要使用譬喻呢?无非就是把佛法甚深的义理通过浅显生动的譬喻来委婉地表达出来,使不同根性的闻法者通快捷地接受和领悟佛法。有时候闻法者甚至主动请佛陀用譬喻的方式表达佛理,例如那些极其抽象的名相(如有的弟子向佛请教有关“劫”的长短以及生命的本源等诸形而上的问题),佛陀回答说:“我能为汝说,而汝难知。”闻法者听了半天不知所云,只好请求佛:“可说譬乎?”。此外,《涅槃经》还详细介绍了譬喻的八种手法(顺喻、逆喻、先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以及遍喻),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学习的宝贵财富。

  本经的主题是诸位天神曾共作约誓:“若其宫中有宝物出者,必当相语;不相语者,得违约罪。”也就是说大家手里有什么好东西,都要及时相互通报,与大家分享快乐。后来有一位醯魔波低天神(以下简称醯神)宫中生出了世之稀有的宝波昙摩花(红莲花),花有千叶,大如车轮,金色宝茎,十分珍贵。于是醯神及时将这些讯息向诸神通报,邀请大家前来观赏。在观赏赞叹之余,有一位娑多耆利天神(以下简称娑神)认为此花不足为奇,声称自己宫中有比此花殊胜百倍的红莲花,那便是佛陀如来。大家闻后很是仰慕,便集体来到娑神之处,听听这位世之稀有的佛陀究竟有着怎样的本领?于是娑神开始赞叹佛陀所具备的功德,并劝导大家前往供养佛陀:“今日佛世尊,在摩揭胜国,住于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演说微妙法,灭除众生苦;苦苦及苦集,苦灭尽作证,八圣出苦道,安隐趣涅槃,当往设供养,我罗汉世尊!”

  下面是醯神与娑神之间的一问一答:

  问:“彼妙心愿乐,慈济众生不?彼于受不受,心想平等不?”

  答:“彼妙愿慈心,度一切众生。于诸受不受,心想常平等。”

  问:“为具足明达,已行成就不?诸漏永灭尽,不受后有耶?”

  答:“明达善具足,正行已成就。诸漏永已尽,不复受后有。”

  问:“牟尼意行满,及身口业耶?明行悉具足,以法赞叹耶?”

  答:“具足牟尼心,及业身口满,明行悉具足,以法而赞叹!”

  问:“远离于害生,不与不取不?为远于放荡,不离禅思不?”

  答:“常不害众生,不与不妄取,远离于放荡,日夜常思禅。”

  问:“为不乐五欲,心不浊乱不?有清净法眼,灭尽愚痴不?”

  答:“心常不乐欲,亦无浊乱心。佛法眼清净,愚痴尽无余。”

  问:“至诚不妄语,粗涩言无有?得无别离说,无不诚说不?”

  答:“至诚不妄语,亦无粗涩言。不离他亲厚,常说如法言。”

  问:“为持清净戒,正念寂灭不?具足等解脱,如来大智不?”

  答:“净戒悉具足,正念常寂静。等解脱成就,得如来大智。”

  问:“明达悉具足,正行已清净,所有诸漏尽,不复受后有?”

  答:“明达悉具足,正行已清净;一切诸漏尽,无复后生有。”

  问:“牟尼善心具,及身口业迹,明行悉成就,故赞叹其法?”

  答:“牟尼善心具,及身口业迹,明行悉成就,赞叹于其法。”

  这位醯神的上述提问,涉及面较广,但作为天神们最为关心的并不是佛陀有什么兴趣爱好,而是对于佛陀的修为境界与解脱情况。经中提及佛陀心怀大慈悲,常慈济众生;在持戒方面可谓精严,无可挑剔;在修持上诸漏悉尽,早已达到不受后有。听完娑神对于这些疑问的一一解答,诸神们对佛陀的景仰之心油然而生。后来大家又听说佛陀具备常人难以具备的三十二大人之相,纷纷表示一定要亲眼一睹佛陀圣容。故众神在娑神的指领下,一齐来到迦兰陀竹园拜谒佛陀。

  当面谒见佛陀后,由醯神、娑神向佛陀请教,然后佛陀作答:

  问:“云何得出苦?云何苦解脱?唯愿说解脱,苦于何所灭?”

  答:“世五欲功德,及说第六意;于彼欲无贪,解脱一切苦!如是从苦出,如是解脱苦。今答汝所问,苦从此而灭。”

  问:“泉从何转还?恶道何不转?世间诸苦乐,于何而灭尽?”

  答:“眼耳鼻舌身,及以意入处,于彼名及色,永灭尽无余;于彼泉转还,于彼道不转,于彼苦及乐,得无余灭尽!”

  问:“世间几法起?几法世和合?几法取世受?几法令世灭?”

  答:“六法起世间,六法世和合,六法取世受,六法世损灭。”

  问:“云何度诸流,日夜勤方便,无攀无住处,而不溺深渊?”

  答:“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如思惟系念,是能度深渊。不乐诸欲想,亦超色诸结;无攀无住处,不溺于深渊。”

  问:“何法度诸流?以何度大海?云何舍离苦?云何得清净?”

  答:“正信度河流,不放逸度海,精进能断苦,智慧得清净。”

  限于篇幅,对于相互问答中的辞句不作一一阐释。这些偈颂内容,在前面文章中基本上都有所提及,绝大部分都作了粗浅的个人理解。当天神们听闻了佛陀上述教诫之后,犹如醍醐灌顶一般,从此至心归佛直至终生。“我当诣村村,家家而随佛,承事礼供养,众佛闻正法。此百千鬼神,悉合掌恭敬,一切归依佛,牟尼之大师!”(5.26.)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五十)~E 1330经:本经叙述并赞叹舍利弗的堪忍之行。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五十)~C 1327经、1328经:此二经叙述鬼神劝诫人们供养得道比丘尼。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J 705~710经:此六经之中,既谈到五..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M 1075经:本经记述慈地比丘由于饮食之..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D 1084经、1085经:本经叙述人生短..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A 1222经:本经以故事的形式来颂赞天帝..
 漫说《杂阿含》(卷十)~A 第256经~258经(无明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K 711经(觉支经):在本经中,无畏王子..
 漫说《中阿含》(卷十四)~A 一、大天柰林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八)~B 二、优陀罗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A 713经(转趣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B 第714经(火经):本经将欲喻为“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现代科学还无法证明的[栏目:净空法师]
 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当中碰到诸多烦恼,如何去降伏?如何做到心清澈见底,如如不动呢?[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悟禅要有佛心,需要一定的境界[栏目:放下就是快乐]
 如果想解脱的话《显密前行与正行修行心要》颂词要解 无上瑜伽[栏目:噶陀仲巴仁波切]
 五种「尔时」[栏目:宣化上人]
 中印文化的关系[栏目:星云法师]
 楞伽经白话解卷一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 第八章 三种自性二无我[栏目:楞伽经白话解]
 学佛心得[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