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常、无住与心理应变
 
{返回 佛教心理学·陈兵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94
五、无常、无住与心理应变
  
  “地球村”的出现和科技的飞速进展,带来整个社会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急剧变革,知识正按几何级数增长,25 年将增长 4 倍。知识爆炸,信息超载,使人目不暇接。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角色转换的机会不断增多,有“最大减震器”之称的家庭,也免不了变化的冲击。具有高度输入、极其新奇、不可预测等特点的“感觉大爆炸”、“感觉轰炸”,不断向每个人发动袭击。如此种种,使人类的心理面临前所未有强烈震撼。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称未来的冲击是一种由变化引起的真实心理疾病。其《未来的冲击》一书中说:
  变化正以铺天盖地之势向我们头上袭来,而大部分人却荒唐地还没有作出应变的准备。
  社会剧变时期,需要有冒险性、忍耐性、别择性,才能与时俱进。如何适应飞速发展变化的社会而调整自己的心理,成为一个重大课题。若调节不当,被迫超出自己的适应能力时,则可能出现多种心理问题,或逃避遁世。
  宗教,尤其高扬出世间旗帜的佛教,历来被遁世逃世者们作为避风港和世外桃源,然而各个宗教包括佛教,作为这个人间的一种存在物,也无不受到时代潮流的冲击,也面临应时契机而改革发展的问题。历来以超凡脱俗、内心宁静为价值取向的佛教徒,所承受的时代巨变的压力与信仰之间的冲突,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剧烈。
  佛法的无常观,为当代人尤其是当代佛教徒,提供了提高心理应变能力的智慧。“诸行无常”,乃佛陀三法印之第一印,一切绝对无常,一切皆在发展变化,不会永远停滞不动,本是世间的真相,如《维摩经·弟子品》所言:
  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从消极的态度去看问题,无常可以使人悲哀、无奈,从积极的态度顺应本来无常的现实,则可以促使人积极应变,或者以不变应万变,在外界的急遽变化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因为一切本来无常,本来不住,故我人应时时如实观察无常,不应依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把无常的事实有常化,让自心“住着”于过去、现在、未来的暂时稳定相而不能与时俱进。一切守旧、保守、墨守陈规,不能与时俱进的思想,都是因为将本来无常者主观地有常化,在本来不住的世界求“住”。佛经中将误认无常的世间为常列为“四颠倒见”之一。
  从积极的角度看,无常虽然本质是苦,但对如实认识无常者来说,又是一件好事。有无常才有变化,才有发展,才有由凡而圣的可能。一行禅师说无常是解脱的一个工具,“没有无常,一切都将成为不可能;有了无常,每一扇门都为变化敞开着”。星云和尚《无常的真理》说得好:
  无常不是完全消极的,本来没有的,因为无常,也可以改变一切现象。我贫穷,因缘际会,我发财了:我愚笨,我勤劳苦读,一变而成聪明的了。……吾人要当体悟无常,在无常里找寻自己的未来:未做完的事情要赶快做好,免得无常到来,未萌其志,未尽其愿;如果你要做的事,赶快积极去完成,因为你不积极完成,不知随时无常一到,所谓终身遗憾啊!
  无常,真是美妙啊!所谓坏的不去,好的不来。无常的损坏是痛苦的、是凄惨的;但无常的新生,也是喜悦、庆贺的。
  以无常观如实观察一切,使人能超然于无常,以佛经中及惠能大师所示“无住”的技巧调节自心,时时主动应变,不执着于过时的陈旧观念,不为旧的坏灭而悲伤,不做旧世界的殉葬品,而为新生事物庆幸,永远与时俱进。

{返回 佛教心理学·陈兵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与个人成长
下一篇:提高“逆商”,安度人生难关
 “事业法”、法事及其它
 提高“逆商”,安度人生难关
 无常、无住与心理应变
 佛教心理学 第四节 佛教管理心理学
 佛教与个人成长
 病态社会心理的医治
 佛法对科学的启迪
 佛法对现代文明的启迪
 启发创作方法
 佛教心理学 第一节 身心疾病的佛教治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八祖 佛陀难提尊者[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把握珍贵的百年一餐[栏目:妙离世间·嘎玛仁波切]
 觉察自己的烦恼心[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浮木入海喻:自然被阿弥陀佛的愿力所牵引[栏目:净宗譬喻·净宗法师开示集]
 血淋漓的邪淫例子[栏目:戒邪淫·悔过励志篇]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三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五集]
 这是迷惑颠倒错用心[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