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与个人成长
 
{返回 佛教心理学·陈兵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88

六、佛教与个人成长
  
  个人成长,是当代成长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成长心理学认为发展贯彻于人一生的整个心理过程,人一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多头绪、多层次、多方向综合地、辨证地、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的进程。应把握各个人生时期心理发展的规律,有效地控制影响人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使个体心理健康发展,潜能得以充分开发。佛教对个人成长,也有不少说法。
  关于人生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多种划分法。如埃里克森分为婴儿期、童年期、学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期、老年期八个阶段,布尔分为六个阶段,超个人心理学分为三大阶段九个水平。佛书中早有对人生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如《增一阿含经》卷四三佛言,此阎浮提人极寿百岁,分十个阶段,每段十年。《瑜伽师地论》卷二分人生为处胎、出生、婴孩、童子、少年、中年、老年、耄熟八位,与现代的一般人生阶段划分大略相同。这里分处胎、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五期,略述佛教在各时期的成长观。
  1、处胎期。
  成长发展的起跑线,应该从胎孕期开始,古人早就注意施行“胎教”,据贾谊《新书·胎教》,公元前 11 世纪周妃后妊成王时,就行胎教,母亲很注意行为和调节心理,“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泄,独处不倨,虽怒不骂”。《千金方·养胎》对胎教之道有更为明晰的述说。
  按大乘唯识学,胎中虽然未必有眼鼻舌三识、明显的意识和记忆,但有耳、身二识,其所接受的信息会贮藏于阿赖耶识中,对人出胎后性格的形成会起一定作用。《佛说五王经》等说胎儿从第六周开始有感觉,生物学家说胎儿大约在 20 周或满 5 个月时具有了听觉。《瑜伽师地论》卷二说,孕妇不注意避免有损健康的诸因素,如多食灰盐等、多近暖热寒冷、好热食热饮、纵欲、多跳远奔跑等剧烈运动,会使胎儿头发、皮肤乃至肢体不正常。
  深受本土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佛教,对胎教十分重视,并以佛教的观点作了发挥。如晚近印光法师教导在家弟子说:
  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子禀质之初。凡女人受孕之后,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于正。尤宜永断腥荤,日常念佛,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则其生时,必安乐无苦。所生儿女,必相貌端正严,性情慈善,天资聪明。
  从受孕后,其形容必须端庄诚静,其语言必须忠厚和平,其行事必须孝友恭顺。行住坐卧,常念观音圣号。……果能如此谨身口意,虔念观音,俾胎儿禀此淳善正气,则其生也,定非凡品。
  对照组研究表明,经过胎教的婴儿,语言能力发展明显快于未经胎教者,智力超常者的比例也要高得多。音乐为最佳的胎教方式,胎孕期间常听轻柔优美音乐的儿童,大部分具有音乐和舞蹈才能。播放佛教音乐、念佛声等,应该有益于胎儿,对胎儿产生佛教信仰,养成恬淡、宁静、慈悲的个性,当有特别的作用。上海女居士褚美晔怀孕期间以念佛机为胎教,婴儿出生后仍然让其常听念佛机的念佛声,当将要哭闹时,一开念佛机,婴儿即转哭为笑。
  现代胎教一般分三期:早期(美丽期)母亲通过经常想象双亲的理想容貌或理想中的美貌,塑造胎儿的美好仪容。常想象、观瞻相貌圆满的佛菩萨像,或修密法本尊法观想慈祥的本尊,对塑造胎儿美貌当有良好作用。中期(聪明期)母亲多看有益的书籍,多欣赏优美的图画,听好的音乐。有“胎教仪”贴在孕妇腹部向胎儿讲话,播放音乐给胎儿听。母亲多看佛书,欣赏佛画,听佛教音乐,并播放佛教音乐给胎儿听,当有益于胎儿的聪明和心理健康。胎教音乐应离肚皮 2 厘米左右,音频 2000 赫兹以下,噪音不超过 85 分贝。若音频过高成为噪声,可能导致婴儿耳聋。第三期(健康期)孕妇须注意营养,保持精神愉快,情绪饱满,以使胎儿身心健康。孩子出生后 15 分钟内脐带未剪断时,让孩子趴在母亲身上,接受母亲的爱抚,传达祝愿的信息,称“15 分钟效应”。胎教不单指外观、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理,精神上充实,心理平衡健全,避免情绪的大幅度转折,保持平稳、愉快的心情,是做一个称职母亲的先决条件。当代西方有专门进行胎教的“胎儿学校”。
  2、童年期。
  略当于《增一阿含经》卷四三佛言第一个十年,其基本特点是“初十幼小,无所识知”,成长全靠家庭、学校教育。心理学家强调:童年时期的成长对人一生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期形成的自我,奠定人一生整个自我的基石,儿童的早期教育为一场“人的革命”。童年期心理创伤尤其缺乏关爱导致的精神心理疾病,成人后很难治愈。
  佛教以对童年子女的教育为做父母者应尽的责任,教导父母应慈爱子女并善于教育,《长阿含·善生经》佛言:父母应“敬事”(尊重)其子,“慈爱入骨彻髓”,“随时供给所需”,不令为恶而指示善道。民国印光法师强调家庭教育为推行道德教育、救世治乱的根本,“当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本”,从小教以敦伦尽分之道、因果报应之理,教以忠恕仁慈、戒杀放生。他《示殷德增母子法语》曰:
  凡教子女,必在于孩提之时,先须使知因果报应之说,则一切悖恶行为,自有所畏而不敢为。讲因果之书,莫善于《感应篇》及《阴骘文》,此二书,能为之常常讲说,自有莫大之利益。盖童蒙天性未漓,善言易入,幼而习焉,久则成性,及既长而不可改也。正本清源,端在于此。
  强调“教子为治国平天下之本,而教女为尤要者”,因为母亲对子女以慈摄之,影响极大,人的性情取资于其母者最多,居胎时禀受母之气,幼时习母之仪,有如熔金铸器之模,故教女比教子更为重要。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母教,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又说佛教徒应教幼儿念佛菩萨:
  小儿甫能言,即教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即令宿世少栽培,承此善力,必能祸消于未萌,福臻于不知。而关煞病苦等险难可以无虑矣。
  家长是儿童的首任老师,应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和亲密的亲子关系,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心灵幽径——冥想的自我疗法》说,童年与双亲的互敬互爱是尊重信任其它关系的泉源。应满足儿童独立性的要求,尊重儿童的自尊心,注意不在孩子的同伴和外人面前数落、责骂、惩罚孩子,伤害其自尊,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心理学家说,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应出于“明智的爱”,慈爱而不娇惯,严格而不苛刻,其子女则亲切、直爽、活泼、独立性强,有活动能力,善于合作。这与佛陀慈爱而不溺爱娇惯的思想基本一致。笑隐訢禅师诗云:
  慈父爱子情无偏,家庭教育仍娇怜,
  出从严师痛加鞭,责以成人期大全。
  对孩子过分溺爱,其子女大多放肆、神经质、自我中心,缺乏责任心和耐力,娇生惯养的孩子容易暴力犯罪。过分照顾、保护,使子女消极、依赖性强,不能适应集体生活,遇事优柔寡断。但过于冷淡,会使子女形成“反叛型自我”,为人冷漠,不大照顾别人,喜欢惹是生非。对孩子态度冷热无常,使子女情绪不稳定,多疑多虑。若常常把对子女的抚爱作为对其规矩行为的奖赏,会使子女形成“适应性自我”,这种人同别人交往时表现出过分的亲昵、道貌岸然或过分的谦卑。父母不道德的家庭,子女容易上行下效,是培养模仿型犯罪的摇篮。父母贪小便宜,孩子容易染上偷窃的毛病。家庭不和睦,孩子多有心理障碍,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子女皆有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等消极情绪,缺乏自信心,出现不稳重、有冲动性和破坏性、不善与人相处、病态的防范心理等性格缺陷。
  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专注障碍、胆小怕事、缺乏安全感、与同龄人交往障碍、依赖心理、厌学等,容易患的心理疾病有自闭症、选择性缄默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多动症、攻击性行为、口吃、厌食、偏食、梦魇等。有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治疗,治疗宜主要用游戏疗法,鼓励他们通过游戏将隐藏的冲动宣泄出来。


  3、青少年期。
  略当于《增一阿含经》卷四三佛言第二、第三个十年,其基本特点是:
  第二十少多有知,不能贯了;第三十欲意炽盛,贪着于色。
  意谓人生第二个十年(少年→青年)的任务是学习,知识和人生智慧微少,尚不能形成成熟的人生观和心理结构。第三个十年(青年)以爱欲及其它欲望的强烈为突出问题。青少年期的成长,为人生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可谓学业期,任务主要是努力学习知识技术,获得谋生及服务社会的本领。人言:年轻时比学业。不仅学习知识技术,更要学习做人,提高“德商”。学习的要点,是找到好的老师,尤其是佛法所谓能指引人树立正见的善知识,这种善知识是青少年精神上的父母,是能帮助其健康成长的重要增上缘。
  少年期自我意识开始形成,这一阶段的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是:适应课程安排,遵守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心情愉快;勤奋好学;有集体荣誉感,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学习具备自知、自强、自制、自尊、自觉、自持,自觉努力学习、情绪稳定、乐观,不怕困难。少年期易发生忧郁、狭隘、嫉妒、惊恐、残暴、敏感、自卑等心理问题,这一阶段发展不良,容易发生认知障碍,导致精神病、自恋-边缘性人格和神经症等心理疾病。认知障碍以自我反省法治疗,自恋-边缘性人格障碍用结构创建治疗,神经症宜用深度疗法治疗。
  少年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极其重要,《杂阿含经》载有佛陀关于师长如何教育学生的原则,印光法师指出教育子女当于根本上着手:
  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忍辱笃行。以身为教,以德为范。如熔金铜,倾入炉中,模直则直,模曲则曲。
  青春期为一生中最关键、最具有特色的时期,朝气蓬勃、自尊、好强、敏感、偏激、易变、多幻想,被看作青年的特点。梁漱溟《文化与人生的三段式》中说青春期的特点是充满骚动,如夏之炽热,如同西方文化。或曰青年是“体验彷徨的时期”。此期进入“心理上的断乳期”,自我意识明显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批判性,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中于表现自己。然心理尚不成熟,具有不平衡性、动荡性、闭锁性,容易固执、偏激,易被性、自卑、嫉妒、孤独、逆反、挫折、青春期焦虑、歇斯底里、神经衰弱、社交恐怖等心理所困扰,为精神疾病高发期。
  佛经中颇有对青年人的教导,如《杂阿含》卷四第86经佛陀教导婆罗门青年郁阇迦,获得现法安乐(人生幸福)须有四种具足:一方便具足,精勤学习,掌握知识技术,谋生自立,服务社会。二守护具足,善于保护自己的所得。三善知识具足,掌握社会交际的智慧,善于结交善友,远离恶友。四正命具足,善于理财,合理收支,即是今所言提高“财商”。若再能具足正信、正戒、布施、智慧,树立佛法的正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则更能获得后世的安乐乃至究竟的安乐。偈云:
  方便建诸业,积集能守护,知识善男子,正命能自活。
  净信戒具足,惠施离悭垢,净除于迷道,得后世安乐。
  《善生经》中,佛陀教导青年善生以营生、理财、交友、及处理父子、夫妻、师生、主仆、亲戚、僧俗等各种伦理关系之道。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指出学校教育除了重视知识的传授,广学多闻;“尤应重视人文思想的提升,道德人格的健全”。此外还须进行社会教育,学习各种谋生技能,“一生至少要拥有三张执照。”须进行生活教育,学习守时、守信、守道、守法。
  在佛教看来,青年最佳成长的关键,是发菩提心,善于学习。大乘《华严经》中,描述了一个佛教青年的典范——善财童子,他四处云游,虚心学习,参访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识,发大菩提心,树立了高尚的人生目标,被弥勒菩萨赞叹为“初发心时即成正觉”,是一位善于解决人生终极价值问题、追求意义、精勤学习的菩萨型模范青年。
  情欲炽盛,为青年的最大特点,荣格说对付性驱力为青春期关心的焦点之一。青年的性心理充满文饰性、矛盾性、动荡性,容易发生手淫、偏离的性行为及性变态,往往经受早恋、单恋、失恋、失身的苦恼。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容易单纯以貌、以物、以权势取人,酿成苦酒,故应加强性心理、性道德教育,强调感情的专一性和择偶标准的现实性、合理性的结合。佛教主张夫妻之间要相“敬”(尊重),要控制性欲,性关系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遵守五戒中的“不邪淫”戒,不侵犯属于他人的异性,不放纵人欲,不在不适宜的时间(如女性经期)和场所(如公众场合等)发生性关系。印光法师说子弟愈聪明,则欲心愈重。若于情窦已开之时,不为说保身寡欲之道,或致手淫邪淫,及已娶忘身殉欲,均所难免。
  《心灵幽径——冥想的自我疗法》说青年期后期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对他人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星云和尚教青年人如何“如何成长自己”说:
  从忍耐中增加力量,从明理中随顺因缘,从发心中庄严自己,沟通中融洽和谐,满足中感恩说好,参与中奉献身心,和合中集体创作,认同中自我享有,谦和中友爱尊重,学习中进取奋发,威仪中端庄礼敬,信仰中发掘自我。
  成年的定义,并不是年龄的累积,而是能负责,肯担当,知奉献,除恶习,去放逸,具有喜悦的人生观,随时懂得将欢喜散布给别人。“对别人的示范力量,就是自我成熟”。
  4、中年期。
  略当于《增一阿含经》卷四三所言第四到第六个十年,凡三十至三十五年,是人生最漫长、稳定的一段,其特点为:
  第四十多诸技艺,所行无端;第五十解义明了,所习不忘;第六十悭着财物,意不决了。
  第四十年,是技艺成熟、进行创业的时期;第五十年心理、知识成熟,对真理、对人生有了确定的认识,孔子所谓“五十而知天命”;第六十年随各方面的成功,贪着心也凝固化。
  一般说中年以老练持重、自爱、坚毅、中庸、求实为特点。梁漱溟《文化与人生的三段式》说中年期的特点是寻求精神之协调、生命之安详,充满稳健,如秋之成熟,如同中国文化。孔子曰:“四十而不惑”。欧谚曰:“人生从四十岁开始”。四十岁以后,心理成熟,生活方式、思想、世界观定型,能正确认识人生,认识自己,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心理学家说 44 岁为青、壮年的分界线,生命曲线开始从高峰跌下,面临智力的继续增长与体力逐渐衰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力不从心、渴望工作效率与内耗、希望健康与忽视疾病等矛盾,常有家庭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从对子女的操劳,到处理婆媳关系、侍奉病弱父母,工作的得失成败、地位的升迁贬降,社会义务与角色的转换,都使人感到压力,出现信念、生理、事业、职业、人性、心理、情感、亲子八大危机,疾病发生率、死亡率高,较容易患抑郁症,容易发生心理疲劳、疑病症、固执己见、爱情厌倦、婚姻适应不良、病态固恋(性心理停留在青年阶段)等心理问题。应挖掘潜能,复位目标,关心自己,形成积极的自我,抓住机遇走向成功。
  按佛法,中年期的成长任务,是在尽责任中体味人生,走向成熟。中年期可谓事业期,为创业的黄金时期。人言:中年时比事业。中年期修养的重点为拼搏,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取得事业成就,为社会做出贡献。此期负担重,既有事业成功的幸福,也难免挫折和伤害。须强调自我保健,劳逸结合,量力而行,适当放松。要有坚强的意志、豁达开朗的性格,防患于未然,不要把紧迫感变为紧张感。当不如意时,应注意自我调节,肯定自己早年的宗旨与允诺,随时鼓励自己、自我期许。
  中年的心理难关是更年期,一般说女性在 45-55 岁,男性在 50-60 岁。此期身心开始衰老,生理上出现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更年期反应,心理矛盾较多。悲观自责、孤独焦虑、个性行为变异,被认为更年期三大心病,一般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多疑、抑郁、易冲动发火、爱争吵、好絮叨,退缩性抑郁症、偏执症发生率高。男性多见烦躁易怒、耳鸣心悸、性欲减退、易疲劳;女性多见头晕心悸、胸闷、情绪多变、喜怒无常、月经失调,性欲亢进或性冷淡。很多人在此期间会经历至少一次感情危机。若不及时调理,可能变得自私、凶狠、多疑、好胜、无端寻闹。应特别注意控制情绪,三思而行。
  荣格《人生的各阶段》一文中说,达到发展顶点的中年人,越来越容易固守已经形成的观点与社会地位,自我开始感到疏远和缺乏意义,人格面具解体,注意力开始转向内部,聚焦于内在生活并弥补在前半生未得到发展的的方面。随着自我感到越来越沮丧、不真实,和对来自自性的潜意识能量的退缩,会经验到一种死亡之感,只有发展到更高的精神层面,才能获得再生。心理学家教中年人依靠信仰、书籍、良友等,度过难关。佛法的正信及人生智慧,最能予最多挫折磨难、最重负担的中年人以精进不息的精神力量和看破放下的生活艺术。
  5、老年期。
  相当于《增一阿含经》卷四三所言第七到第十个十年,其特点为:
  第七十懈怠喜眠,体性迟缓;第八十无有少壮之心,亦无荣饰;第九十多诸疾病,皮缓面皱;第十十诸根衰耗,骨节相连,多忘意错。
  总之,老年为身心逐渐衰退的时期。李商隐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老年期越来越长,一般要占到人生旅程的四分之一乃至十分之四,这一阶段的个人成长问题,也越来越显重要。
  艾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表认为:65岁以上的老年期,是自我完善与绝望矛盾的阶段,容易认为自己无价值,产生茫然和空虚感,依存、自尊、求助需求明显突出。《微精神分析学》发现,人的后半生与早年的主要发展阶段之间有着惊人的对应关系,70岁以后性格变得像儿童,可能有幼儿暂留肛门期的吝啬、执拗、卖弄学问等表现,儿童沉浸于未来,老人则沉浸于过去。
  衰老感、空巢孤独感,退出社团的寂寞,失去权位的炎凉,与青少年“代沟”的日益加深,再加上儿孙的不孝、丧偶的悲痛等,使老年人精神颓丧,心境悲凉孤寂。研究发现,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多自发呈现几小时到几天的抑郁心境。退休老人面临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老有所养与经济保障不足等矛盾,精神和健康状况一般要比仍然在工作者差,常患失落感、怀旧、恋友等“离退休综合症”,容易因失去对未来的希望而精神出毛病,患焦躁不安、郁郁寡欢、厌倦感等老年“灰色心理综合症”。古诗有云:“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老年人中,疑病症、记忆障碍、老年期抑郁症、睡眠障碍、老年性痴呆、幻觉、妄想症、神经症等心理疾病发生率高。西方和日本的自杀者中,老年人占65%以上。
  死亡焦虑,是盘踞在许多老年人内心深处或潜意识中的蛀虫,实际上是许多疾病的深层原因。搁下了劳苦工作的重担,该轻松自在、享受人生了,人言:享受人生从退休开始。然而,消闲无事,更显出意识深处死亡畏惧的纠缠,游山玩水、栽花种草、养鸟戏犬、写字作画、搓麻将、听戏曲,终究难以排遣。眼见得身体一年年衰老,白发一缕缕增添,老友故旧一个跟着一个去了,怎令人不愁叹心焦!
  然而,老年也不无其长处,老年人对人生的体悟、知识技术皆臻于成熟,人格并不发生实质性变化,变得更像自己。孔子曰:“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今研究发现,70岁以后智力才有衰退现象,大脑额叶80岁时只减少百分之十,且非细胞萎缩而是胞体变小,即使已减少了突触的神经元,只要适当激励,仍可部分乃至全部恢复功能。应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越老越应学习和动脑,实验证明:不动脑、文化低的老人,患冠心病、脑血管病者及死亡率比勤于思考的老人高2-3倍。勤于用脑,培育批评性思惟,可以增强老年人神经细胞活性及突触的数目和强度,预防痴呆。日本东北大学川岛隆太教授等的研究结果发现,老人抄写经文时大脑功能改善最为明显,其额叶、顶叶活动进入最活跃的阶段,证明能预防痴呆。活到老学到老、成长到老、奉献到老,人老心不老,永葆青春的心态,是古来许多名人老年的成长历程。达尔文70岁后完成《植物运动能力》,黑人作家杜波依斯87-93岁写长篇小说《黑色的火焰》三部曲,孙思邈100岁完成《千金翼方》。70多岁才开始写作的著名作家塞缪尔·尤尔曼在《年轻》一文中认为:年轻,不是红颜、朱唇和轻快的脚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年轻意味着宁愿放弃温馨的享乐去开创生活,意味着具有超越羞涩和怯懦的胆识与勇气,具备这种素质的人即使到了60岁,也不会逊于20岁的小伙子。
  心理学家说,老年人应获得完满感,避免失望感,不沉溺于衰老感,不产生退坡思想,积极锻炼,尽量发挥余热,不倚老卖老。应服老,清心寡欲,保持乐观情绪。今人常言:老年时比健康,实则老年更应比德业,一切奉献社会,做到俯仰无愧,如蚕结茧,达到最高的完成。老年应人老而心不老,过分介意衰老使人早死,研究证明对衰老持积极态度者比持消极态度者多活 7.6 年。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在 92 岁高龄写有《宽心谣》,述退休老人的心理养生之道颇为实在: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
  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
  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梁漱溟《文化与人生的三段式》说老年期沉潜而深刻,如冬之深邃,自会考虑人生真谛、终极关怀,如同印度文化。《微精神分析学》说70岁以上老人都有共同的生活哲学和中性的洞察力。不断学习、发挥余热,尽管可以振作精神,缓解心理衰老,终究难以从根本上消除死亡焦虑。大多数宗教都将老年化视为一种精神的旅程,古印度婆罗门种姓的男子在老年进入山林静修,以解决自己超脱生死的终极关怀问题,实在合情合理。荣格《人生的各阶段》一文中说:
  宗教使得人能于后半段中仍然富有前半生时的毅力与目的。
  当代超个人心理学对怀有死亡焦虑的老年人,主要用静修的方法治疗,以便使老人更深地领悟事物的真实本性而得以超越。
  在佛教看来,信佛修行,以智慧超脱生死,应是老年期的主要任务。《心灵幽径——冥想的自我疗法》说,老年的课题是智慧和超然。老年人信教修行,最合适不过信仰以了生死为核心、教义圆满究竟的佛教,或以正见回顾过去、反省人生,深刻观察生死本空,唯是一心所作,人生如同幻梦,对世间的一切看淡看破,唯以自利利他、奉献社会为人生价值所在,自然会超脱自在,遣除死亡畏惧。或信入净土法门,发菩提心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愿,随力修善积德,常念阿弥陀佛,确立自己必然往生的坚强信念。想到临终将蒙佛接引,生于西方净土莲花胎中,永生不死,在佛的教导下修学菩萨道,则死亡自如浪子还家、狱囚获释,乃是极大喜事,有何畏惧焦虑!于念佛心中,时时感到沐浴在阿弥陀佛慈悲护念之下,自然会淡忘了人世的种种烦恼忧郁、凄惶寂寞,心境自然愉悦安祥,心态自然慈悲柔和,身体自然健康,寿命自然延长。且不论死后的往生,即现前令身心健康、生活安乐效应,也是极佳的心理卫生之道。
  对深发菩提心力行菩萨道的人来讲,即便有生理上的衰老,也不会有精神、心理上的衰老,永远是积极上进的青年。为过去七佛之师的文殊菩萨,在佛经中常被称为“文殊师利童子”,意味他永葆青春,永远圣洁、热诚、精进。


{返回 佛教心理学·陈兵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心理学 第四节 佛教管理心理学
下一篇:无常、无住与心理应变
 “事业法”、法事及其它
 说法者应具的条件及说法讲演的技巧
 病态社会心理的医治
 培养最佳创作心态
 空灵的艺术境界
 佛教心理学 第六节 佛教心理学与文艺创作
 佛教心理学 第一节 身心疾病的佛教治疗
 佛教心理学 第八节 罪犯改造及“事业法”
 佛教心理学 第九节 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
 佛教的教育方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二十八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佛教的传播与民族性——瑞士佛光山的弘法实践[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为什么学佛后烦恼还是那么多?[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大乘攻略:再学 九、弥陀圣号[栏目:清净法师]
 巴不得赶快去[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乳制品[栏目:是肉七分毒]
 为了一个人[栏目:行者随笔]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五十[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经典颂古 第三章 公案颂古与禅门机锋 二、赞叹机锋相酬[栏目:吴言生教授]
 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栏目:魏道儒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