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培养最佳创作心态
 
{返回 佛教心理学·陈兵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32

三、培养最佳创作心态

  佛教的治心悟心之道,可以提高创作者的精神境界,开发智慧,培养有道德、有情操、真诚、直率、坦白的人格,是培养优秀的创造性文学艺术家及具有高峰体验者的绝佳体系。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家,多受佛法尤其是禅定、禅宗之禅的影响,追求心灵的澄静和对心性的了悟,以提供最佳创作心态。唐代李、杜、白等大诗人,都学禅,李白诗描写禅定的体验云:“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杜甫自谓“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白居易诗自言“近岁将心地,回向南宗禅。”都以禅宗弟子自居。虔信佛教、称“摩诘居士的王维,常打坐参禅,其诗中有浓厚的禅味,被称为“诗佛”。唐释皎然《诗式》说:
  有时意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如神助。
  谓在心思宁静、精神专一,犹如禅定境界时,灵感不期而至,自然佳句泉涌,有如神助。苏轼诗云: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说由禅定达到的空静之心境,是作好诗的诀窍,心寂故能明察秋毫,心空故能包纳一切。刘熙载《艺概》说苏轼的文才泉源,乃由禅悟所致:
  东坡善于空诸所有,又善于无中生有,机括实是禅悟中来,以辩才三昧而为韵言,固宜其舌底澜翻如是。
  宋著名词人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来”。今人研究结果有曰:进入无我状态,在灵感诱发物刺激下,产生思维短路,即是灵感的到来。是则佛教的无我观、真如三昧,可以作为获得灵感的方法。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评谢灵运的名句“池塘生春草”说:
  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所能到。诗家妙处,当须以此为根本。而思苦言难者,往往不悟。
  现代非理性潮流兴起,强调在散漫不经意的无意识状态下,才能创造出具有复杂秩序的感人作品。散漫不经意的无意识状态,与叶梦德所言“无所用意”相近,相当于佛教所谓心、境相触时初一刹那的五识现量心。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寺二僧诗》谓“作诗火急追之逋,清景一失永难摹”,强调抓住一刹那闪现的灵感。
  创作诗词需要心静,作画亦如此。宗炳《画山水序》强调“贤者澄怀味象”,意谓画家应以澄静的心,去观察体味山水之美。郭熙《画意》说:
  人须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恍适,如所谓易直予谅,油然之心生,则人之笑啼情状,物之尖斜偃侧,自然布列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
  画家注意心灵修养,保持放松轻快相当于佛教所谓“舍”的心境,人物、景物的情状自然会浮现于心中,形之于笔下。北宋大画家米友仁说:
  画之老境,于世海中一毛发事泊然无着染。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寥廓同其流。
  韩拙《山水纯全论》谓作画时的走笔,实乃“心运”,先要使心虚静,“索之于未状之前,得之于仪则之后,默契造化,与道同机,握管而潜万象,挥毫而扫千里”。现代画家黄宾虹说:
  纵游山水间,既要有天马腾空之劲,也要有老僧补衲之沉静。
  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才能是属于形象思维的想象。创作小说、戏剧、绘画等,都需要很强的想象力。佛教禅定的各种观想法,是专门锻炼想象力的高级技术。对最需要形象记忆的绘画而言,经常修观想一类禅定,观想人物、风景、山水等,最能提高形象记忆尤其是瞬间形象记忆的能力。而经常进行形象记忆、形象思维的画家等,一般都容易修成功观想一类禅定。


{返回 佛教心理学·陈兵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启发创作方法
下一篇:空灵的艺术境界
 佛教心理学 第三节 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
 佛教心理学 第九节 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
 佛教与个人成长
 佛教心理学 第一节 身心疾病的佛教治疗
 无常、无住与心理应变
 佛教心理学 第七节 讲经说法与宣传心理学
 说法者应具的条件及说法讲演的技巧
 人际关系智商的培养
 “事业法”、法事及其它
 培养最佳创作心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坐中,身上的气乱窜,每经过的地方都会发热发烫,不管它对吗?[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梨花偶成[栏目:惟觉法语]
 我的慈悲主义(茗山法师)[栏目:四无量心]
 佛识慧集 <五七>和南圣众[栏目:佛识慧集]
 弟子卷第十四 284.问曰:诸弟子甚多,何以故说舍利弗、目犍连等,满阎浮提中,如竹麻稻苇?[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相应21经 湿婆经[栏目:相应部 2.天子相应]
 心中无“色”[栏目:谈佛说禅悟人生]
 何苦如是两头鸟[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比丘记事(之九)[栏目:比丘记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