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培养最佳创作心态
佛教的治心悟心之道,可以提高创作者的精神境界,开发智慧,培养有道德、有情操、真诚、直率、坦白的人格,是培养优秀的创造性文学艺术家及具有高峰体验者的绝佳体系。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家,多受佛法尤其是禅定、禅宗之禅的影响,追求心灵的澄静和对心性的了悟,以提供最佳创作心态。唐代李、杜、白等大诗人,都学禅,李白诗描写禅定的体验云:“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杜甫自谓“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白居易诗自言“近岁将心地,回向南宗禅。”都以禅宗弟子自居。虔信佛教、称“摩诘居士的王维,常打坐参禅,其诗中有浓厚的禅味,被称为“诗佛”。唐释皎然《诗式》说:
有时意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如神助。
谓在心思宁静、精神专一,犹如禅定境界时,灵感不期而至,自然佳句泉涌,有如神助。苏轼诗云: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说由禅定达到的空静之心境,是作好诗的诀窍,心寂故能明察秋毫,心空故能包纳一切。刘熙载《艺概》说苏轼的文才泉源,乃由禅悟所致:
东坡善于空诸所有,又善于无中生有,机括实是禅悟中来,以辩才三昧而为韵言,固宜其舌底澜翻如是。
宋著名词人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来”。今人研究结果有曰:进入无我状态,在灵感诱发物刺激下,产生思维短路,即是灵感的到来。是则佛教的无我观、真如三昧,可以作为获得灵感的方法。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评谢灵运的名句“池塘生春草”说:
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所能到。诗家妙处,当须以此为根本。而思苦言难者,往往不悟。
现代非理性潮流兴起,强调在散漫不经意的无意识状态下,才能创造出具有复杂秩序的感人作品。散漫不经意的无意识状态,与叶梦德所言“无所用意”相近,相当于佛教所谓心、境相触时初一刹那的五识现量心。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寺二僧诗》谓“作诗火急追之逋,清景一失永难摹”,强调抓住一刹那闪现的灵感。
创作诗词需要心静,作画亦如此。宗炳《画山水序》强调“贤者澄怀味象”,意谓画家应以澄静的心,去观察体味山水之美。郭熙《画意》说:
人须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恍适,如所谓易直予谅,油然之心生,则人之笑啼情状,物之尖斜偃侧,自然布列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
画家注意心灵修养,保持放松轻快相当于佛教所谓“舍”的心境,人物、景物的情状自然会浮现于心中,形之于笔下。北宋大画家米友仁说:
画之老境,于世海中一毛发事泊然无着染。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寥廓同其流。
韩拙《山水纯全论》谓作画时的走笔,实乃“心运”,先要使心虚静,“索之于未状之前,得之于仪则之后,默契造化,与道同机,握管而潜万象,挥毫而扫千里”。现代画家黄宾虹说:
纵游山水间,既要有天马腾空之劲,也要有老僧补衲之沉静。
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才能是属于形象思维的想象。创作小说、戏剧、绘画等,都需要很强的想象力。佛教禅定的各种观想法,是专门锻炼想象力的高级技术。对最需要形象记忆的绘画而言,经常修观想一类禅定,观想人物、风景、山水等,最能提高形象记忆尤其是瞬间形象记忆的能力。而经常进行形象记忆、形象思维的画家等,一般都容易修成功观想一类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