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同地、水、火、风修行
 
{返回 倾听弦外之音·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27

同地、水、火、风修行

  佛陀因而教我们要禅修。禅修必先修习三摩地,也就是先让心寂止、平静下来。亦如盆子里的水。如果不断的往水里添加东西,且再三的扰动它,水会时常混浊。如果总是让心事事思虑、烦忧,我们永远看不清事物。若能让盆中水稳定、沉静下来,便能看见水面反射出的事物。当心安稳、寂静时,智慧自能洞见一切。智慧的澄净光辉胜过世上任何光芒。

  佛陀建议我们怎么修行呢?他教我们要同地、水、火、风般的修行。

  依构成的“老要件”修行,诸如构成我们存在的四项基本元素:具坚韧性质的地大,液态性质的水大,温热性质的火大,以及流动性质的风大。

  如果有人垦土掘地,不论铲它、耕它,以水滋润它,地都无动于衷。再怎么腐烂的东西深埋其中,它依然故我。至于水,不管你煮沸也好、冷冻也罢,还是干脆用以洗涤赃物,它都无所谓。至于火,不论美、丑、香、臭都能将其付之一炬,毫不犹豫。等风吹起了,一切万物无论美、丑、鲜、腐四处飘散,不以为意。

  佛陀曾以此类推。我们这聚合体不过是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的。如果你想在其中寻获一个实质的人存在,将徒劳无功,因为这一切都只是诸元素的聚合体罢了。尽管如此,我们大家却不曾加以思考,将它这般地分别开来,好好探个究竟。我们只会以为:“这是我,这是我所有。”我们总是从“我”的基准上看待万物,却不曾以地、水、火、风的角度来单纯的看待。不过,佛陀便是这样教导的。他谈到四大组合,并劝诫我们要看清这才是我们的本质:只有地、水、火和风,实无一人存在。好好观照这四大,洞彻除了地、水、火、风外,别无个体存在。

  很深奥,不是吗?它深深潜藏着,人们再怎么觅寻,就是看不清这点。我们习惯不时以自、他的角度思惟事物,可见,我们禅修的深度依然不足,无以通达真理、超越事物的表相。我们依旧受困于约定俗成的世间法,同时意味着我们仍受缚于变异流转:得失、生死、死生,于烦恼界中苦痛不堪。不论我们贪爱或渴求什么,都无法如我们所愿地实现,追根究底,问题就出在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并不正确。


{返回 倾听弦外之音·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行要趁现在
下一篇:此身如树桩
 勘破世间
 执着的危险
 真正的平静得自于正见
 倾听弦外之音 四、最后一席话 全心全意的修行
 自作自证、困惑不生
 生活因修行而富足
 倾听弦外之音 目录 译者序 一句放下、一抹微笑(中译序)
 寺院的烦恼
 此身如树桩
 驾驭禅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救护主·成就自在龙朵加参之心要略传――增信妙药[栏目:阿秋法王]
 修行对生命基因的影响[栏目:仁焕法师]
 二届:中国佛教协会萧秉权副秘书长在开营式上的讲话(萧秉权)[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宽可容人,厚可载物[栏目:包容的智慧]
 华严念佛观(海藏)[栏目:华严文集]
 六字大明咒一历耳根,即可以直接关闭六道轮回之门?念弥陀之人...[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华雨集第四册 三 中国佛教琐谈 一0 拈华微笑[栏目:印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