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烛光比喻,并不妥当
{返回 心念与命运·第1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55
烛光比喻,并不妥当
北齐时,杜弼与邢邵讨论生死。邢邵以为:「神识(灵魂)在人身中,犹如光在蜡烛上,蜡烛燃烧完,光也就消失了。人死以後,神识也跟著消灭了。」
杜弼说:「蜡烛因为物质而产生光芒,质料大的蜡烛,光芒也大。人的神识则不受形体的限制,形体小的人,神识并不因此而小,所以孔子的智慧必然不低於身材魁梧的长狄族人,曹操的雄才大略也比崔琰更要奇特。」
邢邵知道自己理屈而不再辩论下去。(《历史感应统纪》第二卷第二十八至二十九页)
{返回 心念与命运·第1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以刀喻身,以人喻识
下一篇:
神识无形,未必虚假
诚信不疑,处处无碍
舍财助人,凶相消失
鬼魂守墓,确有其事
六道轮回,史证确凿
心起杀念,凶神现相
至诚礼佛,免堕驴胎
欲求多福,返观自心
冥司登录,一切心行
心行高尚,善神护佑
为民忍辱,化解三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三、与乐 得子
[栏目: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第十六:国中无不善名愿
[栏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大音希声 目录 序
[栏目:大音希声]
末那识
[栏目:黄忏华居士]
我出家的目的
[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身苦与心苦 一
[栏目:体方法师]
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以《维摩经》中维摩与文殊的对话为中心
[栏目:王雷泉教授]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三)持文不持义与持义不持文
[栏目:圣者言教]
维摩经六讲 第四讲《维摩经》与心灵环保
[栏目:圣严法师]
欧美佛教教育
[栏目:佛教与教育]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