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看到有人准备行凶,作为学佛者当如何应对?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85

问:看到有人准备行凶,作为学佛者当如何应对?
  
答:从声闻戒的角度来说,当你看到别人行凶,不想救并不算犯戒,自己杀人才算犯戒。声闻戒以止息自身恶行为主,是消极的行善。而菩萨戒更重视积极的行善,如放生、救人等。菩萨戒有“三聚净戒”,分别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作为菩萨,看到歹徒将要行凶时,决不能袖手旁观,而应发慈悲心,宁愿自己犯下杀戒,也不忍看到有人被害,不忍看到凶手因杀人而遭受无穷苦果。若能如此发心,菩萨虽杀人而不犯戒,且功德无量。但我们要知道,这和侠客式的嫉恶如仇完全不同。菩萨这么做,惟有悲心,不仅是对于受害者,也包括对行凶者。而侠客所以打抱不平,往往只是出于对受害者的同情,对于行凶者,多半只有义愤而没有悲心了。

  
问:被杀者如不被杀,以后也可能变好,若不能预知未来变化,怎样判断他是否应该受到这一惩处?
  
答:关键是,如果此时不杀他,当下就会危害很多人的生命安全。至于以后会不会变成好人,则是另一回事。事实上,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最终都是要成佛的。但在当下,在他们造作种种恶业时,如果不加制止,就会酿成悲剧。作为菩萨,应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宁可自己承担杀生业报也要制止他造作罪行,一方面保护大众,一方面也使恐怖分子免造极大恶业。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意中杀死虫类,是否属于犯戒?
下一篇:受菩萨戒后,能否从事买卖烟酒的生意?
 “慈善”二字有何更深层次的理解?
 为什么宗教进行了数千年的努力,人性的弱点依然照旧?
 分辨善恶与处世之道
 出家·在家
 信仰和个性解放的趋势是否矛盾?
 佛教经典里过于繁琐复杂的概念术语,似乎是普通信众掌握佛教的障碍..
 信仰应该“无条件的信”,还是必须建立在“理性”基础上,应当如何看待这一..
 你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
 礼敬诸佛
 关于杀生的问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Preface[栏目:Teachings in Chinese Buddhism]
 十、行像[栏目:中国佛教仪轨制度]
 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五章 如何在无常中相爱?[栏目:黄威南居士]
 六 老经[栏目:经集 四 义品]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七品 精进 第一百零九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10)[栏目:印泉法师]
 汉藏教理院记[栏目:太虚法师]
 平常生活中应注意持守的戒律 暨 十四根本堕[栏目: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
 菁华语录[栏目:星云日记]
 四正勤 Four Right Exertions[栏目:摩罗迦子经讲记·马哈希西亚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