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具器弟子之法相 四 誓言清净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80

具器弟子之法相(四)--誓言清净

普巴扎西仁波切

誓言清净 1、持戒乃解脱之根本

持戒清净乃解脱之根本,此为历代传承祖师所共许。修持大圆满的弟子可分上中下三种根机,无论何种根机,皆未离清净持戒。上根弟子座上证悟法性,且达到昼夜一如之境界,受持“无守持誓言”,无需经过中阴,即身成佛;或座上已证悟,然座下仍具细微散乱者,其于“外隐没次第”五根断绝时,于“第一本净”刹那解脱成佛;若于大圆满见解已得觉受境界,平时犹励力护持见解,且持戒清净及多行善事,亦可于“第二本净”而现证菩提;若于大圆满见解仅具了知者,如《三句精要注疏》中云:“若了知明空不二之见解,且守持清净戒律并励力行善者,于转生中阴时,即得化身刹土西方极乐世界无有质疑。并于西方极乐世界中修持五百年令智慧辗转增上,获得永恒安乐。”若未持戒,口头空言之了知见解,则无实义。

2、三乘戒律要点

(1)小乘

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涅槃前,恳切叮嘱阿难及众弟子:“吾涅槃后,以戒为师。”佛法能否长久兴盛,根本在于别解脱戒。我等大恩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及喇嘛仁波切分别住持五明佛学院与亚青寺,均以别解脱戒为根本而摄持广大僧团,由此而成为现今整个佛教的无上庄严。如《三戒论释》曰:“于诸不善自性之罪,若于大众集聚之处,莫说初学之者,纵然内心不被罪业污染之瑜伽士,为护持信士之相续,亦应依声闻之律仪而行持。”其具体行持,内心护持出离心,行为从三皈戒直至比丘戒的所有学处,均作严谨护持,在家居士亦相应持守所受之戒。

(2)大乘

相对于以护持身语为主之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则更注重护持内心。称赞菩提心功德之典籍多如繁星,修行者内心护持“愿菩提心”,外则依“行菩提心”之六波罗蜜而行持,并且据所受菩萨戒,分别护持甚深见派(龙树大士传承)及广大行派(无著菩萨传承)的菩萨戒学处。

(3)密宗

密宗见修行果乃佛法之极顶,故其行持自然含摄下乘教派之一切要义。戒律亦然,密宗弟子所受持自宗之三昧耶戒,其中亦圆满摄持小乘别解脱戒与大乘菩萨戒。而上师瑜伽乃大圆满无上窍诀法,故行者除了护持共道密乘十四条根本誓言外,还需护持由上师三门而支分的大圆满二十七条根本誓言与二十五条支分誓言。

复次密宗三昧耶戒重在见解,除了护持如上行为,尚需净观五种圆满。在诸佛菩萨之境界中,一切显现本来清净,无有丝毫垢染。而众生依各自业力,分别呈现虚幻六道之景象,可怜众生无智,执以为实,故辗转于轮回痛苦之中,无力出离。诸佛菩萨巧设方便,依五种净观方式强力改变众生不净之显现,最终圆满诸佛之果位。

誓言清净非常重要。尤其是共道密乘十四条根本誓言的前三条:不诽谤金刚上师、不违背上师教言、金刚道友之间不产生矛盾,一定要谨慎护持,绝不能随顺自己的习气漂泊而犯戒、破戒,贻误解脱大好时机。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具器弟子之法相 五 品格贤善和敬信上师
下一篇:具器弟子之法相 三 大铠精进,慷慨大方和坚毅不挠
 感觉强烈并不代表解脱
 排九节佛风的重要性
 略说饶益有情戒
 略述三种上师
 皈依之功德
 信心退转乃因对法理解不够
 真实相信无欺的因果法则
 调伏内心即为断绝轮回
 如何修学觅心法
 强制往生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栏目: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旃檀林中生臭草[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楞严大意[栏目:太虚法师]
 佛法修证心要 下[栏目:元音老人]
 成为护法愿意护持的人[栏目:达真堪布]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辽宁宋世春居士[栏目:大音希声]
 第三章:修行四十种业处的方法 第三节:十随念[栏目:清净道论导读]
 佛教对中国小说的影响(智海)[栏目:佛教与文学]
 佛法与佛教研究--陈兵教授访谈录[栏目:陈兵教授]
 中印佛教交流历史[栏目:高观如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