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乐是众生的良药(孙斌)
 
{返回 佛教与音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64

佛乐是众生的良药
 
孙斌

  心灵隐藏在我们生命的深处,它是我们生命的核心.一旦面对它,就会感到这原是一片易感的、深情的,灵性而幽阔的世界,一切逝去如烟往事在这里却记忆如新,依然活着,一切苦乐悲欢都化为刻骨铭心的诗……
  当心灵受伤的时候,佛乐的治疗功用是很大的,它可以陶冶性情,修养身心,佛教音乐、歌曲是属于情感交流,它能直接融入人们的感情,使人们生起好感,引起共鸣。丛林寺院里传出的钟声、念佛声、歌咏声,庄严肃穆、柔和恬远,能激发起人们佛教信仰的情绪。据史籍记载,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就用音乐感动了远近许多野蛮的人,皈依佛门。
  其实,佛教音乐就是一个法门,是修行的法门,是普度众生的法门。佛乐能够使人走入善境,至善至美,“为善最乐”。在这宁静清新,淡雅自然的音符中,佛乐能够使我们感悟到清凉的人生,吉祥的意蕴,自性的圆满。“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佛乐又能使我们当下清净,当下觉悟,当下喜悦,当下自在。能使芸芸众生通向智慧的彼岸,证得菩提,就是“音乐禅”,妙音清心。诸佛菩萨度众生是对机说法,随缘度化,众生需要佛乐,喜好佛乐,只要诚心念诵佛号,虔诚持咒,就能往生西方,就能成就菩提,就能如诸佛菩萨一样,大彻大悟,脱离生死苦海,走向极乐。佛教音乐有着丰富的内涵。佛乐清凉,风格纯朴,利于听者身心健康。佛乐来自自然,回归自然,启迪智慧,给人觉悟。《法华经》云:“或以欢喜心,歌唱颂佛功德,乃至一小音,皆共成佛道。”佛教音乐给众生带来的成就,具有禅味,佛乐就是“音乐禅”。
  佛乐的特质就是听后使人安详、清静,雅而不俗,觉而不迷。不妨这样说:如果是让人听了清净、安详、离却红尘烦恼,都可以称为广义的佛曲,好像一杯清茶,其意境是与禅的意境相通的。音乐是艺术,好的音乐能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佛教音乐即是如此。现代有许多对身心有益的音乐如心灵音乐、冥想音乐、禅修音乐等, 这些多元化的音乐正是源自于佛教传统音乐的演变发展。赵朴初先生曾以“虚、远、淡、静”四字来概括梵呗的特性。由此可知,梵呗并不一定从印度传入,只要具备佛教内涵的清雅、庄重、中和,虚远淡静、庄严肃穆之音,皆可称为梵呗。主要功能是让众生止断烦恼、熄灭妄念,净化内心。
  佛乐对现代人的意义。佛教音乐在以往漫长的岁月中,曾对世人起过巨大的心理安慰、心理治疗作用。社会、工作、生活的压力使人们身心疲惫,人们渴望轻松快乐、自在的生活。佛教音乐那宁静清新,淡雅自然的韵律恰似一剂提神醒脑、济世利人的红尘清凉散,能让浮躁烦恼的心灵得到抚慰和净化。佛教音乐使人听闻之下烦恼顿消,内心趋于干静,以一颗平静安宁的心态来处事待人,得到的是理性智慧、和合欢悦的结果。
  在二十一世纪,佛乐应首重发挥对佛教徒的心理训练、心理治疗的功能,这与德国音乐家奥尔夫所说的一样:“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实际上,佛法才是真正净化心灵的妙方,佛教音乐只是一种工具,能引导众生得闻佛法,使心灵充实而有活力,依法修学,从而得证菩提。众生唱颂梵呗不仅净化自心,同时也获无量胜妙功德。因此现代人需要佛教音乐,社会需要佛教音乐。
                               
摘自《一音》2012年第2期


{返回 佛教与音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河北柏林禅寺《瑜伽焰口》音乐考察(崔晓娜)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佛音梵唱话今昔(蔡惠明)
 中国佛教音乐漫谈(田青)
 庙堂音乐的活化石
 梵呗之声
 民间佛乐与道场音乐
 六朝转读与唱导
 唐代佛曲
 河北柏林禅寺《瑜伽焰口》音乐考察(崔晓娜)
 佛乐是众生的良药(孙斌)
 论声明与修行的关系--佛教音乐之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当你遇到怨恨循环[栏目:日常的佛心]
 No Ajahn Chah《序言》Introduction[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前行笔记》第一部分 导论: 三、三殊胜[栏目:希阿荣博堪布]
 为什么平日不念佛的人,临终或死后助念,也能随着念佛而得往生?[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七)依止导师应具备的两个条件[栏目:圣者言教]
 相应25经 魔的女儿经[栏目:相应部 4.魔相应]
 我究竟要做什么样的佛教徒?[栏目:传喜法师]
 一灯二焰灯灯相续[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05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唐.玄奘)[栏目:01 经典]
 病中感言[栏目:张秉全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