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缘觉观十二因缘
 
{返回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70

缘觉观十二因缘    

  我们[六根门中具良能,眼见佛经耳闻法,缘境缜思觉谛理,闻觉善解近佛慧]。

  六根门是什么,大家应该清楚——眼、耳、鼻、舌、身、意。我们眼睛睁开。就是开一个眼识的门。看的东西,我们到底看什么东西,起什么样的心呢?这就是开门见外的事物。我们是否这个理能随着眼根缘境生智?或者是看到外面的境界,让我们的心起了欲念?当然,修行就是很期待我们能善解。

  将外面的境界,让我们的眼睛所看到,我们就要赶紧解、善解。看到这个人的脸色好不好,全都是好的脸色。假如微笑、友善,[感恩啊!遇到有缘的人。]若看到怒目瞋恚的脸,[感恩,又是遇到善知识。]我们若能够用这种的善解,每一个根门开,随着这个根门开而善解,若如此,我们六根门都能发挥良能。

  所以,[眼见佛经],佛在世时更有福,能够亲眼看到佛,见佛讲经,耳朵又能听到佛所说的法。这是佛在世时,声闻、缘觉、菩萨,还有那个时代的人在印度,真的是很有福,能够与佛同世,亲眼见佛,亲耳闻法。这样在那个时代,是否人人都是这么有福呢?是否人人听法都能够信受奉行呢?其实,要见佛,若没有具足因缘也见不到。还有,在六根门中要能得遇佛法不容易。

  若是无佛的世界呢?独觉,他对环境人世间事物的见解总是和一般人不同,智慧比较高,所以他自己能去体会到人生无常轮转。看到日升月落、月缺月圆,这大自然的境界都无法固定,他能去体会,用心在这大自然境界去体会无常。这总是比什么都不知道,听佛这样说,[喔!的确,我明白了。]比这样的根机更高,那就是独觉、缘觉。

  缘觉,他缘着境界,很缜密的思考,所以他对天地人间的道理都很用心,再加上听佛说法,他能善解,慢慢接近佛慧。这实在是不容易,不过,总是还用一个框围住自己、保护自己,独善其身。

  所以,佛陀现在就是要向这些声闻、缘觉,让他们更加深入听法之后,法要入心,入心要身体力行。还要让这些缘觉,已经平时对大小乾坤都用心在分析世间无常的道理,只是还有一分执着在自己,执小偏空,就是还执着在自己,独善其身。所以佛陀就是要用这样的法,一直告诉大家:过去为你们教导的、牵引来,你们所看到的道理,都已经体会,已经了解了,现在还要再向前前进。过去只不过是一个化城,让你们稍微有个地方稍微喘息一下,大家已经恢复了疲倦,应该要再向前前进。

  佛法是这样,其实,佛法是不离世间法。佛陀过去所说的,完全是用世间法来引导人人,先体会道理的原则,无不都是教导人人[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要知道行善、结好缘。在佛教中也说,没有结好人缘,没有成佛的机会,所以成佛之前要先结好人缘。人缘,那就是要先去做好事,做好事、让人欢喜,解决人的困难,拯救众生,这样才有成佛的机会。所以佛陀教大家要众善奉行,同时要降伏每一个人不善的思想,所以要断恶。

  在这六根门中,我们眼睛所见是苦难的人生,我们要启发自己的爱心,赶紧去帮助他,同时降伏我们内心那分的贪念。这是佛陀用方便法,但是是人间的道理。这人间的道理,好好引导他启发爱的行动去结好缘,教导他断诸恶行,这样来降伏这念心。

  所以虽然过去用方便法,叫做[善巧]。善巧,这个[善]叫做[妙],妙就是叫做[真];也就是真实的道理,用善巧的妙法,来对治天下众生心的毛病。

  凡事,众生的苦都是从一念心的偏差,四散出去都是不好的念,贪、瞋、痴、慢、疑,不就是从那个念开始吗?所以,为了要让人人降伏这个心念,就要断恶,断恶就是要去做好事。这是在我们六根门中,它有具足了很多的良能,无论是眼睛见的,或者是嘴要说的话,或者是耳朵听到的等等,都是对我们的身心的教育,就是要从六根门开始。

  所以,在我们的六根门中,我们要好好听好的道理,我们要入心;入心之后要身体力行。否则哪怕是佛在世时,与佛同世,亲见佛、亲闻法,法若不入心也无用。

  所以佛陀来人间,第一个心愿,就是要将这分的爱开阔给所有大地众生,认识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慈悲、是善良。这是佛陀的心愿。听了,若不去行,这样也是等于零。所以无论是声闻,或者是缘觉,人人应该要开启我们的本性,才能接近佛慧。

  ⊙[告诸声闻众,及求缘觉乘,我令脱苦缚,逮得涅槃者。]《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下面这段(经)文:[告诸声闻众],声闻就是随佛出家,小根机的大众。[及求缘觉乘],缘觉就是比声闻高一阶的智慧,他在环境中能够时时很缜密思考天地万物,人、事、物、理都用心思考,这叫做缘觉。

  缘觉就是[由观境界因缘,触景觉悟真理],这叫做缘觉。

  ⊙缘觉者,由观境界因缘,触景觉悟真理。

  ⊙缘觉乘:观十二因缘之法而证真空涅槃之果。固执偏空,不求佛道,故名缘觉。

  缘觉乘,他能够观十二因缘之法。[十二因缘],就是观察我们的身躯如何来,如何去?这就是十二因缘。所以他在这十二因缘去体会、了解之后,他证到真空涅槃之果。这还是偏空。真正的佛法,了解一切都是空,事事都是归零,但是要知道,里面还有一个妙理。缘觉还未到这个境界,他只是透彻真空的道理,所以叫做执偏空。

  [不求佛道,故名缘觉]。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佛是要完成二足尊,佛是二足尊。只知智慧,不知造福,如此就不具足,所以缘觉就是偏空。

  ⊙缘觉之慧:能观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是众生涉于三世而轮回于六道,次第之缘起也。

  这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我们的人生如何来?我们要去了解。这是众生干涉于此三世;我们众生就是干涉于过去,我们到底过去是造什么因、结什么缘,所以我们才会来此世。[欲知今世果,前生作者是],我们这辈子是为何有这种的果报呢?有的人一来就是很好的环境,或者是虽然出世时环境不好,与这对父母有缘,与这个家庭有缘,来到人间,环境改变了,家境改变了,他的成长的环境很顺利,这就是好因、好缘。

  怎么这么有福,一辈子就是这么顺畅呢?在我们的社会常常听到,某某名人,他出生的家境是多么不好,在他未出生之前父母是怎样的背景,穷到要去向人乞讨,这样的家庭,这个孩子出生之后,这么有福,一帆风顺。看,现在世界有钱排行有名的,企业很大在世界等等。这就是靠他过去是造什么福、种什么因、结什么缘,才能让他在人间一帆风顺。

  造福因、福缘是这样。若是造恶因、恶缘呢?明明是一个很好的家庭,是地方的望族,他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慢慢成长,这个家庭,人生无常,[富不过三代],这是古人这样说。他这样来生在这个家庭,慢慢这个家庭在堕落、衰退,一直到青少年时,读书都有问题了等等,环境压迫得他必须负起很重的责任,非常的辛苦!这就要视他过去生到底是造什么因缘果报,才知这辈子。

  也有家庭是普普通通,父母也不错,但是孩子就是不肯学好,偏偏与这对父母不好的缘,所做的事情就是忤逆,无恶不作,让父母操心,带来社会的困扰。也有这样的人。

  所以,众生干涉于三世,过去如何的因来,此世得什么样的果报,他在缘这[十二因缘],或称[十二缘起]。我们人人都有这十二缘。众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轮转六道,次第缘起,这叫做缘起法。所以,我们很有福来修行,我们若要知道我们的身体如何来,不能离开这十二因缘法。所以,大家要准备用心,了解我们人的来、去。

  缘觉的智慧,就是能够这样,非常缜思,很缜密来思考这人生是如何来,他能够去体会到佛陀的教法,他体会得到。所以,我们学佛除了耳闻,我们还要[思],细细密密好好思考。所以要时时多用心。


{返回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声闻依教奉行
下一篇:知苦明谛勤精进
 离婆多 毕陵伽婆蹉
 八正道法勤修习
 贪着当舍离
 法德无边
 方便助显第一义
 心佛一如定慧无量
 受教除痴迷
 通达真谛德庄严
 终不以小乘度众生
 专精破疑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三节 佛教的渗透[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实践“内强建设,外树形象”的社会意义(心净法师)[栏目: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心中的光芒[栏目:行者随笔]
 简论心性[栏目: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瑜伽师地论 本地分 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五[栏目:瑜伽师地论·白话文]
 十方丛林精进开示[栏目:学诚法师]
 338.淮海原肇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怎样以清净心来调服自相续?[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二五 比丘品[栏目:法句经]
 耳根圆通章 第二十五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