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少林武术的文化内涵
◎田学建
一、前言
少林武术源渊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武术的一个著名的拳种,是世界宗教史上的一大奇观。它的产生,发展过程就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少林武术在国内外影响很大,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研究少林武术,探讨少林武术的文化内涵,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二、少林武术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2.1少林武术的产生,发展过程就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
少林武术与其他事物一样,它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少林武术产生于北魏,中兴于唐朝,兴盛于宋元,形成于明朝。它的这一形成过程是漫长的,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佛教作为外来宗教,要成为中国思想文化,需要合乎两个条件:一是具有独特性;二是适应原有思想文化发展的轨迹。佛教教义中它的因果报应、心性理论和修养方法就是合乎这样的条件而被吸收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中的。佛教自传入中国,在汉代与魏属于初传时期。人们一时尚不容易理解它的思想,它要在中国得到发展就必须使自己的思想符合中国文化的传统。因此,佛教必须进行一次革新运动,这次革新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禅宗的思想是融合了印度文化和中国古有文化的产物,它既吸收了印度大乘空宗(主张一切皆空)和大乘有宗(主张佛性为实有的思想),又继承了我国儒家传统的人性论学说与道家的主静思想,它是把两种文化加以融会贯通之后的产物。这次革新至少有两点意义:一是繁琐的佛教实行了简易化,从而不仅使广大下层群众所接受,而且也为上层统治着所赏识,为禅宗替代佛教各宗的地位,并得到兴旺与发达打下基础。二是它使佛教进一步实行了中国化。通过革新,佛教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上,经过嫁接,生根成长,产生了自己的独特的结构,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派体系,呈现出了可谓中国的气象和特质,从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也就为少林武术的成长,发展培育了土壤。综观中国佛教的特质,主要有三个:即一调和性,是指对佛教外部的不同思想,观点的妥协,依从,迎合,附会,自然更包括某些类似或一致的观点的赞同,推崇,吸收和融合;二是融摄性;三是简易性,它主要体现在见性成佛,顿悟成佛。一、三点特质对少林武术的产生,发展起了决定作用。
少林习武是世界宗教史上的奇特现象,其实也具有必然性。说其是奇特现象,是指以技击为本质的武术与佛教教义完全相抵制;说其是必然的,指少林武术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它蕴涵了中国古代全部传统文化的因素观点价值。少林武术是中国武术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借鉴,融合了佛教中一些有利于武术发展的因素,加上当时社会的各种因素而形成的。它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彼此渗透交融,乃是一种必然。印度的历史曾发生过断层,但深植根于下层民间的文化应该有所保存,然而今天我们并不见印度有类似中国武术的发达武技。没有继承和来源,没有固定的价值追求和长期的实践场所,即使个别印度武僧好武,也很难想象能总结完善为精深的武术技艺。印度佛教教律森严,严禁杀生,它没有产生象武术这样与之教律相违背的文化,以上论述表明,少林武术是佛教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可以说只有华夏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塑造和培育出少林武术。少林武术促使了中国武术在一个相对稳定而又有节制的环境中得以发展,保障了武术文化的连续性和累计发展效应。
2.2少林武术独特的文化内涵——禅拳一体
少林武术不同于其他武术门派的特点是禅拳一体,禅拳并传,以武悟禅,以禅导拳。少林作为禅宗的发源地,少林武术的产生和发展与禅宗有密切的关系。禅宗是中国化的宗教,禅宗的最大特点是“不立文字”,即它摆脱印度佛教经典的许多高深的理论,全凭修行者的悟性,直觉体验,去明心见性,领悟宇宙的永恒。总之,禅宗修行全凭自身体验,这一点与武术的锻炼有相通之处。古代武术本身的特点是口传身授,拳谚云:拳打万遍,其理自现。武术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要靠习武者多年的练习体验,领悟才能达到。禅宗是一种修养,武术则是内外兼修,二者的最高境界都要经过“悟”才能达到,“悟”是它们修炼的共同手段。因为禅宗与武术的相通,或许是佛陀以武择徒的原因。佛陀在收慧光为徒时,不是看中他的学识才华,而是看中他:世戏有工,道业亦应无昧。(据《高僧传•佛陀传》)这里佛陀收徒把习佛与武勇联系在一起,即禅武相通,也许就是禅宗与武术的内在联系。《拳经•拳法备要》中:“藏身在眉间一线,运气在腰囊”,及少林武术高僧妙兴大师在他的一副墨宝《人祖门少林派性功罗汉拳法决》中曰:“头如波浪,手似流星,身如杨柳,脚似醉汉,出于心灵,发于性能,似刚非刚,似实而虚,久练自化,熟极自神。”(无谷、刘志学《少林寺资料集》)共同道出了少林拳与禅宗的关系,阐述了少林武功与禅学互为一体的道理。少林武术“出于心灵,发于心性”深得禅学精髓。
综观以少林寺为代表的佛教与武术的关系,它是中国佛教发展与特定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从佛教内部来说,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试探,适应,发展,改变,渗透,融合许许多多的阶段,最终成为中国的文化,中国思想的一部分。中国化佛教形成的宽容性和世俗性给武术提供了在佛教寺庙中落脚的环境;同时宗教的内在稳定性和超世俗性又给武术在寺院中长期发展和延续以保障,不至于因战乱和朝代更替使其中断和停滞。二者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同时也不能低估和忽略跋陀、慧光、僧稠、志操、昙宗等早期少林僧人对奠基少林武名的作用。从外部来说,社会的需要,尤其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时期的需要是少林武术得到社会承认的外在条件和前提。另外,佛教本身的神秘性也有助于将少林武术神秘化,如少林武术中充满许多神助、神授的故事,如僧稠学艺,边澄学艺,以及紧那罗护寺,少林武术的神秘化迎合了中国民间文化心理的需要。佛教思想内涵的变化和佛教本身的神秘性有力推动了少林武术的产生与发展。
三、少林武术丰富了中国武术和中国养生,推动了中国武术的发展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少林武术根植于中国武术。少林武术产生于北魏,后经历代高德大僧吸取民间武术精华增益创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武术体系成为中华武术的著名拳种,名扬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充分体现了少林武术在中华武术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少林武术体系包括拳、器械、内功功法,它对中华武术及养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1少林武术的技术理论对中国武术的促进作用仅具有较高的技术层次,而且较好的解决了武术在封建社会环境下适应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问题,因而它能够在民间获得广泛的流传和极高声誉,形成其他武术门派和拳种不能望其向背的武术地位。特别是在专制政权严禁民间拥有兵械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时期,少林武术流传于民间各地,形成众多武术流派和拳种,如南少林、北少林、少林长拳、少林大战拳、少林五拳、罗汉拳、六合拳、梅花拳、红家拳、咏春拳等。少林武术从起源到现在已经有将近1500年的历史,少林武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体系和理论。特别是在宋代,“宋以后少林武术先后吸收融合了宋太祖赵匡胤的长拳,韩通的通臂,马籍的短打等十八家拳法之长。金元时期李叟和白玉峰入寺授技,李传大、小洪拳,棍术和擒拿,白传龙、虎、蛇、豹、鹤五拳及气功。”(《大百科全书•体育卷•少林拳》)少林武术吸收各家拳法之长,创造出自己技术特色的少林拳法。对少林拳法有系统论述的古代少林武术文献有清乾隆27年(1762),弗皇道人作序,生霄道人重集之四卷本《少林衣钵图谱》;另一为清乾隆年间49年(1784),曹焕斗作序,题为张孔昭撰,曹焕斗注之《拳经•拳法备要》。这两种武谱均成熟于乾隆时期,相距不过20余年,但内容确有较大的差异。但足以证明少林武术体系已成熟,以上两本拳谱便是明证。少林武术对中华武术的影响是巨大的,明清时期,是中华武术发展的高峰时期。明末清初,太极拳和形意拳的创立,它们都与少林拳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关于陈王廷创太极拳,陈家沟与嵩山少林寺南北遥相对应,明末清初之际,少林武术已基本形成自己的体系,少林拳誉满天下,因此太极拳创立不可能不受此影响。如陈氏太极拳中的动作,如金刚捣锥、白鹤亮翅等都属于少林拳法。对于形意拳的来源,黄铭新在《形意拳起源考》一文中,通过《少林拳法秘诀》(一本较好的研究少林拳的专著),与《拳意述真》(论述形意拳理论最系统的书)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且际可居住少林期间,少林五拳龙、虎、豹、蛇、鹤五拳已经形成,时间上是可能的;以及少林五拳在少林寺的失传但在山西却一直仍有传习,综上可以看出,少林拳与形意拳的渊源关系,形意拳来源于少林五拳。还有张三丰创太极,如《黄宗羲对中华武术的历史贡献》一文中:张三丰精于少林拳,复从而反之,是名内家。这说明内家拳术是对少林拳术作了修正、发展而形成的。少林武术丰富了中华武术,推动了中华武术的发展。
3.2少林武术丰富了中国养生文化
中国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武术与养生有着千丝万屡的关系。洗髓易筋经作为少林武术的内功功法不可避免的成为养生文化的一部分,从而丰富了中国养生文化。养身之术,其法甚多,然庸而正,微而显,粗而精者,莫妙于易筋洗髓内功图说。按之儒道,养身各节,名异实同。儒家尽心知性,是以一气贯三才也;道家修真养性,是一气化三清;释家明心见性,是一气成三宝也。效虽大,然其功即系于身存于心,心不净,身之五官百体,皆为情欲所缕。运不能使清浊分,定不能使阴阳合。是以养身莫先于养心,养心莫妙于素定。动静之分,即静中生动,养身养心之道得矣。在这里阐明了洗髓易筋经在养生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武术追求“性命”双修,而与武术并传的禅宗,它的“明心见性,解脱自在”,便是见了“性”;而在坐禅中“调身、调心、息心静坐”的方法,便是修了“命”。少林武术吸收、融入禅宗的修炼方法丰富了自己的功能,进而也为中国传统养生增添了特色。
四、少林武术对佛教在中国传播的推动作用
武以寺名,寺以武显。这句话体现了少林武术与佛教之间的密切关系。少林武术产生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反过来,少林武术的发展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国,北魏以来,社会动荡,战争频繁,为佛教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佛教主要在汉族聚居区得到迅猛发展,加上历代统治者崇佛尚佛,使佛教教徒剧增,并且统治者赏赐给佛教教徒大量的土地,从而建立了大量的寺院,佛教徒拥有丰富的财富,象少林寺这样的寺院俨然就是封建大庄园。由于社会动荡不定,盗贼蜂起,在政府无法保护的情况下,少林寺拒贼,护庙,保护其利益和地位的需要,是少林习武的因素之一,因此早期的少林武术为保护寺院的稳定和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正如程冲斗《少林棍法阐宗》所云:“尝考海内无武僧,唯少林寺者,重护教也。”一针见血指出了少林武术在早期不仅仅是健身,还对保护佛教及佛教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隋末唐初,少林十三武僧助唐擒王仁则,唐王嘉其行为大兴僧兵,寺院习武风尚,一直以嵩山少林寺作为根本。提高了少林寺的声誉,有力推动了佛教的传播。少林武术始于北魏,盛于唐代,成熟于宋元,壮大于明朝。少林武术发展自成体系过程,也是佛教发展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宋代方丈和尚福居为提高众僧的武艺,邀请全国十八家武林高手会集少林寺,交流武艺,扩大了少林寺的影响。对佛教的传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明代是少林武术的鼎盛时期,寺院4000多人,几乎全是武僧,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僧兵队伍。据史载,嘉靖至万历年间,明政府数十次调遣少林僧兵赴边平寇,如月空和尚率僧众御边抗倭,战死疆场;小山和尚三挂诏讨印,僧人们表现出超人武功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少林寺的声誉达到空前的高度,少林武僧爱国济世的悲壮慷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爱国精神,深化了少林武术的文化内涵。
五、结束语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园圃中的一支奇葩,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历经冲突、融合,并对外来文化吸收,改造的产物。少林武术本身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对少林武术研究的重点,不在少林武术的起源,而在少林武术的发展、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此探讨、研究少林武术的文化内涵,对弘扬传统文化和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方法态度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完善少林武术的理论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从而使少林武术体系得到完善,推动少林武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儒、佛、道与传统文化》《文史知识》编辑部中华书局,1990年3月1版
2.《禅宗与中国文化》葛兆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6版
3.《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商聚德、李振纲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 年4月1 版
4.《少林尚棍渊源论-兼析少林武术产生的文化历史原因》 程大力成体学院报 90.4期16卷
5.《中日武术对佛学佛教的借鉴比较研究》 郑旭旭、袁镇澜 武体报 2002.1月第36卷1期
6.《试论少林武术体系的形成》 旷文楠 成体报 1991年2期第17卷
7.《形意拳起源考》 黄新铬 成体 83.1月
8.《论黄宗羲对中华武术的历史贡献》 郑振坤
9.《少林武术体系的形成》 旷文楠
10.《少林习武的发端及早期教武》 旷文楠
11《少林武术的渊源》 罗炤
12.《少林方丈谈少林武术研究》 释永信 2002.7
(来源:《少林功夫文集》,释永信,少林书局,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