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僧伽教育——如何让戒律与教理并进
 
{返回 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39
僧伽教育——如何让戒律与教理并进

释寂全

  《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因此 ,佛教的根本精神是戒律。但现在很多对戒律很反感,忘记了佛陀制戒的本怀。如何让戒律与教理并进是每个佛弟子应思考的问题材。

  佛法的住世在于僧材的培养,僧材应该是德材兼备的。对于戒律与教理都应通达,可现在很多都是重视教理不重视戒律。这样培养成出来的僧材在某个地方欠缺,这点弟子体会很深。跟弟子一起在普寿寺的同学中有很多是佛字院毕业的,等安完居很多都走了。因为他们受不了这条条杠杠的约束,认为戒律是种束缚。是死的对于戒律只是口头上说不去做。住在哪里是一种煎熬。这是一部分人的做法。还有一部分人是连学都不学,对于住持僧团最基本的受戒、安居,自恣等都不会做。这样又如何住持佛法的命脉,教导弟子呢!在佛学院毕业后有很多都是要当法师住持一方的。如果连受戒、安居、自恣等法不会怎样安身利命呢!怎样去续佛慧命,建立如法僧团呢。所以教理和戒律应是并进的这样佛法才能久住于世。

  反过来对于学戒的也应通教理,有人会说佛陀不制比丘尼六年专精戒律吗?现在可真是专精戒律了,专精到只会用戒律去恒量别人。把戒律当成一种法律,用来评判出家好坏的法律。整天只会看别人如不如法,把戒持的烦烦恼恼一点也不自在。佛陀制戒的本怀是让我们依戒起行得大自在不是用来烦恼的。更不是用来束缚的,可是很多人却把自己捆在戒条里拔不出来,把自己搞得很累持戒持的很辛苦不说还让别人当成异类,这样的持戒不会让人对戒法生起信心反而更会害怕学戒。持戒对戒法的传播一点好处也没有。真是吃力不讨好,最重要的是违背佛陀制戒的根本意义,让戒律与生活脱离现实。所以学戒的人也要通达教理,佛陀不是说六年专精戒后就可以学习教理。可是现在人们根本等不到六年,很多都是先学教理建立自己的空中楼阁。所以在佛陀院的教学中应是教理与戒律并进的,这样就不会偏废那一方面了。学修并进了。受了戒不学戒不持戒也是现在佛教中的通病,弟子受了戒师父也不能教导就会送到佛学院由佛学院来完成这方面的教导。所以佛学院教导是很关键的。佛学院应事先开一些戒律方面的课程让他们对戒律生起信心,给创造学戒持戒的环境。安居等法行持起来这对于僧团建设起着很大的作用,是让正法久住的关键。

  僧伽教育是关系佛教未来的大问题,也是未来僧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很大的一个责任,在此列举一二和自己的见解,如有不妥之处请法师慈悲指出,阿弥陀佛!


{返回 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当代僧伽教育
下一篇:一个值得深思的故事
 我谈“和谐”
 
 匀速前进的静止美
 再回首,梦断归途
 明天我死了
 离别散记
 扫地
 慈心
 新年见闻
 寻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从《信心铭》与《六祖坛经》 看禅宗不二法门(妙峰)[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坛经》的基本思想和禅学意义(潘桂明)[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培养自己[栏目:如瑞法师]
 生死一如 1996.6.1~1996.6.15[栏目:星云日记]
 佛学的真面目·24:从供奉佛像说起[栏目:妙泽居士]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七四)[栏目:杂阿含经]
 平常要认真念佛,临终才有把握[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普贤道场的形成[栏目:普贤菩萨·文集]
 寒冬暖意[栏目: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
 117.问曰:初品中言:种种欲有所得,当学般若波罗蜜,今何以重说?[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