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一期 第四天 持佛名号四种功德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54

佛七讲话 第七集 八十年第一期

第四天 持佛名号四种功德

念佛有四种功德。第一个,消业障,令众生消业障,经上说,持佛名号,念念 中,可以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第二个,令众生断烦恼,烦恼是业障之因。第三个 ,能令众生除妄想,妄想是烦恼之因。第四个,能令众生破无明,无明是这一切妄 想、烦恼、业障之因。

不仅是念佛如此,一切佛法皆如此,皆能令众生消业障、断烦恼、除妄想、破 无明。大家学佛,可以观察,如果有这四项功德的,是佛法;没有的,非佛法。怎 么说这四项有功德呢?如果自己作到这四项,谓之功;劝别人作到这四项,谓之德 。你可以观察,你所学的有没有这四项?有这四项,是佛法。

于佛法中,修到的时候,可以得神通。有些人不求修行,只求神通。可是神通 ,你想想,不能令众生消业障,也不能令众生断烦恼,更不能令众生除妄想,究竟 说一句,不能令众生破无明。我不知道,你求神通,求的是什么?

神通,修到的时候,不求自得,不同于报通,报通不可贵。譬如说,鬼都具有 神通,可是天龙不护鬼,天龙护法。佛法,你不求,求非法,多可怜!如果神通可 贵的话,天龙应该不护三宝、护鬼啊!

业障、烦恼、妄想、无明,皆是业系苦,被业所系。烦恼,又称为惑;业,是 业;受苦报。这就是惑业苦三。无明根本是一切之因,妄想是烦恼之因,烦恼是业 之因。总说一句,都是被业所系,所以称之为「业系苦」。

凡是不能使你脱离业系苦的,你学它有什么用呢?世间法皆不能脱离,世间法 ,就是大学问家、大博士,不能脱离业系苦。在世间法,贵为天子、大臣,不能脱 离。所以,我们要学佛。

业系苦,广说无量,略说有八种,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 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世间充满这八苦,所以,世间没有快乐。

为什么世间没有快乐呢?世间所谓的乐,是对苦言乐,一切的乐,苦轻为乐。 所以是三种苦,就是苦的时候,固然是苦;乐的时候,也是苦;不苦不乐,也是苦 。苦的时候苦,称为苦苦;乐的时候苦,称为坏苦;不苦不乐,是行苦。

极乐世界就不如此了。经上说,彼佛国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它的乐不对 苦,称之为极乐。

总说起来,业固然是业,烦恼、妄想、无明,也可以说是业。业有其相,所谓 「因缘是业相」,业皆是因缘所生。譬如说,烦恼、妄想、无明,皆是因缘所生, 因缘所生法,就是空。所以经上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因为它体性是空的。

或者有人说,既然它的体性空,我怕什么造业呢?造了业它是空,经上也说, 罪性本空由心造。所以,我杀了人,也不会下地狱。

这种人迷惑,业性空,要你不造作。你造作了,它就是有。不是告诉你很清楚 吗?罪性本空由心「造」!譬如说,你没有杀人罪,可是要你不杀人。如果你杀人 ,就有罪了,这是因果不爽。

还有一班人,打这种妄语:说自己造的罪,是空的,不怕。这好比说:「我爸 爸向来没有犯淫欲。」这是打妄语。你不想想,你爸爸不犯淫欲,怎会生下你来?

业如此,烦恼也如此,妄想也如此,无明也如此。它本来空的,因为你造作, 它就有了。众生在空中,虚妄造业、虚妄受苦、虚妄受生死;出世间圣人,逐渐免 除。所以,众生称为迷闷众生,圣人是觉者。

声闻乘人不被恶业所系了,可是,他还有无漏业,因为他无明未破;菩萨没有 无漏业了,可是,有二边业,因为菩萨有生死一边、涅槃一边;唯有佛,过尽德圆 。

所以,大家要弄清楚,念佛可以使你消业障,可以使你断烦恼,可以使你除妄 想,可以使你破无明,可以使你证无上觉。

一切佛法,皆有这些功德。大家要用你的智慧检察,凡是不具这四种功德的, 非佛法,学它没有用。非佛法有千万种之数,那就要靠大家用智慧去简别。

念佛,一声佛号可以直破无明。经上说过,心念佛时,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佛就是过尽德圆大圣人,破尽无明。

大家在打佛七,你可曾想到,当你持佛名号的时候,就消业障、断烦恼、除妄 想、破无明,这是多便宜的事情!只有四字佛名。

所以,希望大家,以真诚心念佛。这比世间大学问强得多,在世间,你学问盖 天下,它不能消业障、断烦恼、除妄想、破无明。换句话说,盖世之才学,不如你 一声阿弥陀佛。

现在开始念佛。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一期 第五天 念佛三昧横超三界
下一篇: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一期 第三天 起心动念皆为是非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三期 第二天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一天 随时随地记得念佛
 大方广宝箧经蠡测 卷下
 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一期 第五天 清净心与广学多闻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二期 第五天 识心无一动念处一切功德回向西方..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普贤章
 缘起法泛谈 三、十二因缘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三期 第六天 精勤念佛随缘尽分亲见弥陀往生极乐..
 妙法莲华经讲记 卷三
 普贤行愿品述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八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何谓根本上师?[栏目:雪歌仁波切]
 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栏目:济群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三九○)[栏目:杂阿含经]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二 (4)[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华严五教止观>讲义》释“事理圆融观”之一[栏目:华梵法师]
 1963 净土论(唐 迦才撰)[栏目:净土宗人之著作]
 困扰[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三 2 六念法门[栏目:宽见法师]
 玄奘精神 第16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2)[栏目:玄奘精神]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