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一期 第三天 信以启愿行以成愿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37

佛七讲话 第八集 八十一年第一期 第三天 信以启愿行以成愿

念佛法门有三资粮,三资粮就是所谓信、愿、行。

信愿行当中,以持名念佛为正业,这是善导大师所说。阿弥陀经也说,善男子 善女人,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

不过,要想往生,要发愿往生。如果仅仅持名,没发愿,不得往生。所以说, 随愿而成。

谈到愿,离不开信和行。如果发愿,一定信了。所以经上说,若有信者,应当 发愿。如果没有信,而能发愿,无有是处。所以信,启发那个愿。如果发愿,一定 有念;有愿无行,其愿必虚。所以佛说,三资粮不可分开。

信以启愿,行以成愿。因为它成愿,所以善导大师说它是正业。大家持名念佛 ,念一万、二万、三万,皆得往生。念佛不可悠悠荡荡,有而似无。

谈到念佛,我们是以自己的佛心,念自己的心佛,没有不相应的。如果不相应 ,怪自己不诚。为什么说以自己的佛心念自己的心佛呢?经上说,心、佛、众生三 无差别。

三无差别,可以从两方面解释。一个从真空,一个从遍满。真空就是遍满,遍 满就是真空。好比虚空,虚空无形无相,是真空。虚空虽然无形无相,可是横遍竖 穷,所以就是遍满义、横遍竖穷义。这就是佛,就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

其实这个道理,心经说得很明白。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有 ,空是无。其实里面的涵义,就是真空和遍满的意思,这就是光明遍照。

空即是色,空是依有而成,有全成空,所以无空而非有,虽空常有;色即是空 ,就是说色的有法是依空而成,全空以成有,既然全空以成有,无有而非空,所以 虽有而常空。

虽有而常空,表现出来,是佛的法身;虽空而常有,表现出来,是佛的报化身 。三身本来是一身,所以就是遍满义。好比虚空,虚空无所不在;无所不在,就是 无所谓在;无所谓在,就是无在。

因为这个道理,佛在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说:「若有定法 ,即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说,你说它是有嘛,不是定有,若是定有,落 于常边;你说它是无嘛,不是定空,如果定空,落于断边。

仔细说起来,虽然遍满一切,不落常边;虽然无形无相,不落断边。所以中论 说,不常也不断。仔细说起来,佛菩萨所说的,不过是一句话就是了。只怪众生智 慧不够,会得很复杂。

今天不应该和大家讲这么深,恐怕大家听不懂,如果你听不懂,我说而无说, 你听而无听,那就白费了。不过,有一个方法,你不懂也不要紧,就是──念阿弥 陀佛。念阿弥陀佛,就是真空义、遍满义。

真空就是遍满,遍满就是真空。因为真空,龙树菩萨说过,空有是偏空、邪见 空,空空才是真空义。大家都知道,空空就是有,这样不落邪见空。

话虽然讲得很多,道理也很深,不出一句佛号。无量光无量寿,就是遍满义。 既然遍满,无有定在处,就是真空义。所以古德讲,佛法虽深,一句阿弥陀佛都在 里面了。

你怎么念佛,能念到这个地步呢?诚心!只要诚心念佛,就可办到。

今天拉拉杂杂讲了很多。

现在开始念佛。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一期 第四天 慈心不杀具诸戒行
下一篇: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一期 第二天 悲智双运成就佛道
 性缘问题之申论 六、缘起与性起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通义卷第二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二期 第三天 忍受痛苦莫失正念
 无量义经略解 十功德品第三
 缘起法泛谈 自序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一期 第五天 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四期 第三天 不取于相体证实相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一期 第六天 观心无常三时皆空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四期 第六天 持佛名号至诚忏悔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五天 住而无住无住而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种明信是学佛修行的动力[栏目:达真堪布]
 [栏目:佛教常用器物]
 长养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法性空慧学概论[栏目:太虚法师]
 扫除憎爱之心[栏目:净慧禅语]
 以智慧改变命运[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印光大师法要 陆、明因果轮回[栏目:智随法师]
 33、意生身[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不牵挂你的时候[栏目:超然法师·我的清晨诗稿]
 爱世界要有真实行动[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