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二期 第五天 法不可得归毕竟空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67

佛七讲话 第八集八十一年第二期

第五天 法不可得归毕竟空

六根对六尘,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意对法,大家都知道,可是微细之处,有很多人不明白。六根对六尘,大体上看起来,好象一样,仔细研究起来,有很大的差别。

因为五根对五尘,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只对现在,不能对过去未来;意对法,只能对过去未来,不能对现在。有很多人忽略这一点。

比方眼见色,只见现在之色,不能见过去色未来色;过去色已灭,未来色不生,所以不能对眼根。耳对声,只对现在之声,不对过去声未来声。鼻对香,对现在之香,不对过去香未来香。舌对味也是一样,对现在之味,不对过去之味未来之味。身对触,是现在之触,过去之触不能对,未来之触也不能对。所以说五根对五尘,现量界。

意对法就不同了,它对过去之法未来之法,不对现在之法,对现在之法就发生问题了。比方瞎子,眼根坏了看不见,可是他意根没坏,如果意根能对现在,应该还能看见啊!眼根虽然坏了,他有意识可以看啊!如果意识可以看,怎么叫瞎子呢?耳根对声尘也是一样。所以意识是五根谢落的影像。如果意识能对现在的耳根,就成问题了。耳根坏了的人是聋子,听不到,可是他的意识没坏,如果能对现在,应该还能够听到啊!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也是一样。所以意根叫比量。

不过,微细研究起来,意识也对现在。因为前五根起的时候,一定有一分意识在里头,眼耳鼻舌身起的时候,一定有意识在里头,没有意识不能了别。不过,意识因五根对现在五尘,那是有条件的,那叫率尔心,没有寻求,没有决定,虽对现在,等于不对。

再详细研究起来,意识对法尘,有两种境,所谓境,就是所对。一种境是带质境,带质境是带五根之境,就是五根起的时候,有一分意识在里头。我们说过,带质境虽然可对现在,不产生作用,仅仅助成前五根的了别。另一种境叫独影境。独影境也称为独头意识。独影境就是单单纯纯对过去未来。比如,我们作梦,是独影境。梦中梦到无量无边的事情、人物,可是都是过去未来的,现在五根不动。梦见过去未来的,都是五尘的谢落影像。所以我们知道作梦那个独头意识是妄想。事实上你没看见过月球上的人,你作梦绝对梦不到,你梦到的都是过去五根曾经接触过的。

所谓色声香味触法,色是眼根之境,声是耳根之境,香是鼻根之境,味是舌根之境,触是身根之境,都是现量界。唯唯独独意识之境有两种,就是独影境、带质境。

如果人家问你:「色声香味触法之中什么是法?」你可直接答复:「所谓法,就是前五尘谢落影像。」什么原因呢?法不可得。经上说,不得一切法,即得般若波罗蜜。一切法皆归毕竟空,你如果取着它的幻相,那是受骗。所以六祖说,本来无一物;金刚经也说,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说明一切法不可得。

众生愚痴,他认为有法可得。他想得到的,不外六种:色声香味触法。为了得到这六种法,天天争名夺利,大至战争,小至吵架,都是迷惑。要假使觉悟的话,就解决问题了。觉后空空无大千,那有一法可得?所以般若经上说,不见一切法,则见般若波罗蜜;不得一切法,即得般若波罗蜜。

现在开始念佛。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二期 第六天 清净三业了脱生死
下一篇: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二期 第四天 持名念佛是大观照
 妙法莲华经讲记 卷一
 妙法莲华经讲记 卷五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清净慧章
 性缘问题之申论 五、与种子识的关系
 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二期 第七天 欲保平安淡薄财色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四期 第三天 不取于相体证实相
 大方广宝箧经蠡测 卷中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六天 持念佛名三根普被
 金刚三昧经一波记 无相法品第二
 夏雨清凉解要 十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充分利用网络道场如法学修[栏目:达真堪布]
 解脱道论·五通品第九[栏目:阿毗达摩·解脱道论]
 心地之中,不留一物[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大学课程中佛教教育的方向和实际[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