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五)以悲心拔众生苦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93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五)以悲心拔众生苦

【何为伤害?以痛苦直接伤害、罪业间接伤害。如是思维:我一定要令彼等母亲远离痛苦及痛苦因之不善业,即是怜愍悲心,此乃发心之第一方面。】

为了实现利益众生的目标,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伤害。

伤害分为两个方面:以痛苦直接伤害和罪业间接伤害。比如有些正在遭受痛苦的众生,就是直接在感受伤害。遭受这种伤害的因,当然是罪业。在造作罪业的时候,虽然临时没有产生痛苦,但是这种痛苦迟早会发生,就像一个人饮下毒药,在毒药起效之前,恐怕他不会感觉不舒服,但由于他已经服下毒药的缘故,迟早会产生痛苦。所以罪业是痛苦之因,是间接伤害。

我们平常在观修轮回过患的时候,对三恶趣众生的痛苦都有所了知。比如旁生道众生除了间断性感受一些快乐外,大部分时间都在遭受痛苦,而地狱众生则永久都在痛苦之中。所以,三恶趣众生基本上时时都在感受痛苦的伤害。三善道众生虽然遭受的痛苦较少,但却时时都在造作痛苦之因——恶业。比如在菜市场,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屠夫在杀生害命,虽然当下他没有遭受什么痛苦,但由于他已经播下痛苦的种子,所以迟早会遭受加倍的痛苦。这时候我们应思维:我一定要令这些众生远离痛苦及痛苦之因——不善业。这就是怜愍悲心。

这些道理我们不仅要在座上如实观想,平常在座下遇到这样的情境时,也要尽可能这样思维。我们所修的是无量心,针对的是所有众生而不是某一个众生。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屠夫杀生的时候,看起来好像被杀的众生在受苦。但是屠夫在杀生的时候,因为造下痛苦之因,因缘和合时,他要承受加倍的痛苦,所以我们更应对屠夫生起怜愍心。作为凡夫,我们的观察有时难免只停留在事情的表面现象上,比如看到杀生的时候,我们可能仅仅对被杀的众生产生怜愍心,而对杀生者则产生嗔恨心。实际上我们应以平等心对待一切,因为被杀的众生和杀生者,无始以来都做过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是平等的,一如的。现在被杀的众生已经死了,它之所以会遭受这样的痛苦,说明它前世造了很多恶业,今生必然要感受这样的灾难。现前的杀生者,临时虽然没有遭受痛苦,但是痛苦迟早会呈现在他的面前,这是特定的事。可能今生感受果报,也可能后世感受果报,只要因缘和合,他一定会感受加倍的痛苦。比如杀生者杀害一个众生,他要遭受五百次被杀的痛苦,所以我们应该更可怜这位杀生者。

平常在座上的修行中,可以尽可能多地观修四无量心。当然,在四无量心中,我们是按照慈悲喜舍这样的顺序来讲解,但是在观的过程中,应该把舍无量心放在前面,否则慈、悲、喜心很容易变成偏袒,而不是无量。我们在观修舍无量心的时候,要观修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观修一切众生都对我们具有恩德,所以要以平等心对待一切。这些道理需要我们长时间修学,长时间思考,非常非常重要。

这以上是愿菩提心中的慈悲缘众生。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四)以慈心饶益众生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六)意乐清净的菩提心是转烦恼为道用的方便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二)显密教法在烦恼转为道用上的差异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什么是佛教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五)以悲心拔众生苦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七)闻法应无疲厌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三)共同外前行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三)修行的基础是修心四法
 圣者言教 第五课(八)知母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六)莫轻小恶 莫嫌小善
 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一)闻法六度
 圣者言教 第十课(十八)不要轻视仪轨的念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威德之光--密宗大师热罗多吉扎奇异一生 第一章[栏目:热罗多吉扎]
 0364 佛说大阿弥陀经(宋 王日休校辑)[栏目:净土三部经]
 觉者的生涯 第二十章 犹如飞镖弹回,他们会自伤其身。[栏目:觉者的生涯]
 奇迹[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定学开导(70~79)[栏目:傅味琴居士]
 结戒十义(明尧)[栏目:戒律学研究]
 寻觅[栏目:佛网文摘]
 如何修持才能使工作障碍减少?修持学佛之路障碍减少?[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正授行法的两个基础[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观心·开心 第14章 无贪、无嗔、无痴[栏目:依昱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