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观境心不动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89

26、观境心不动

  曹洞宗普满禅师弟子问:“对境尺动时如何?”师曰:“汝无大人力。”曰:“如何是大人力?”师曰:“对境心不动。”曰:“适来为什么道无大人力?”师曰:“在舍只言为客易——临川方觉取鱼难。”
  弟子所问之“不动心”是普贤境界。佛陀直传弟子中迦叶、文殊、普贤三人承传大乘法,其中普贤修为以“不动步而至”属于以“理”为归的法门。《大日经疏记》:普贤乃“善于心所起愿行,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具备众生,故曰普贤。”这是说普贤之修为要胸襟宽广。因此,禅师暗示他程度尚浅。弟子再请解说“大人力”显然有些离题,因为宗教哲学的理念不是客观认知可以用定义诠释。老师不免采用“答从问答”技巧反射过去由他反省。偏偏弟子又在“大人力”上重复做文章,老师只有无奈地告诉他一些做学问的道理。这段话头中师生对答前二句出现了主客易位。所以,在推理时反应不够敏捷,就会绕不弯。“对境心不动”是种反闻自性功夫,弟子虽然也会说一句,从《楞严经》“闻思修入三摩地”理论比较,正是“证虽齐位”,师生二人入理程度深浅却大不相同。简言之,弟子听来似乎只有二句,这二句却包含很多法理。听来容易说来难,禅师的学问也是几十年修出来的,不像做客只等弟张嘴吃现成饭而已。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辩色即昏
下一篇:定本无门,从何而入
 如何是万法
 生死到来时如何
 宁无我身
 什么处不方便
 以智治民,生灵涂炭
 如何是金刚不坏之身
 遍体昆仑黑,通身一点霜
 拨尘见佛时如何
 侍朗曾见善知识否
 还我话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刚与柔[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栏目:大安法师]
 净与秽之分别[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内道各宗层层超胜[栏目:达真堪布]
 佛教文化的社会价值与影响[栏目:学诚法师]
 打坐腿痛时,应该忍耐下去,还是换姿势好呢?[栏目:禅定]
 07-109菩萨修行须知[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职场[栏目:心律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