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四课(二十二)具德导师具有圆满的信心与慈悲心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29

圣者言教 第四课(二十二)具德导师具有圆满的信心与慈悲心

【如弥勒菩萨云:“发心利他故,欲正等菩提。”其虽为缘众生之大悲心与缘佛果之希求心二者,然我等无始以来沉睡于颠倒床榻之上,一步亦未迈向正道,稍许亦未曾睁开闻思修之慧眼,此等善心极难生起,故需依止胜士善知识之窍诀而生起菩提心。】

虽然我们已经知道,具有慈悲缘众生与智慧缘大觉两者才是真正的愿菩提心,但无始以来,我们一直沉睡在无明之中,从未踏入解脱之道,也未曾睁开过闻、思、修三种智慧之法眼,所以希望内心当中突然生起慈悲缘众生和智慧缘大觉的发心是很困难的。因此在诸多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依止一位具德和具缘的导师,依导师所授之窍诀生起菩提心。

至于要依止什么样的善知识作为自己的导师,我们已经讲过很多遍,就是要依止一位具德和具缘的上师作为自己的导师。有些汉地信众由于不懂其中道理的缘故,在依止导师方面做得并不很圆满。

要记住,成办解脱要具备三个条件:传承法脉清净、导师功德圆满和信心圆满。因此想要令自己的信心圆满,依止清净传承与功德圆满的导师非常重要。若导师功德不圆满,不仅自己的信心很难增上,也无法得到导师的加持,这会成为证得无上菩提的障碍。所以在依止导师方面,必须寻求一位具德且具缘的导师。

导师总分为六种,总师、引师、酬忏师等三者为共同上师,誓言灌顶师、令解心续师、窍诀传承上师等三者为不共同上师。但是在汉地,由于很多信众不懂其中的区别,总是将两者混在一起理解,只要遇到一位稍许会讲说佛法的人,便认作自己的导师。当然,作为共同导师是可以的,但作为不共同之导师,仅凭口中能说几句佛法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作为不共同导师,必须具德并且具缘,尤其前者更为重要。一位不具德的导师,即便可以成为你的师父,但无法称之为真正的圣者善知识。

虽然在诸多续部经文和论典当中都讲述过,一位具德上师要具备哪些特点,但仅凭我们现前的智慧,可能无法辨别这位导师是否具备这些功德,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就要观察他的慈悲心与信心是否圆满。

若导师的内心有舍弃一位众生的心念,他就不是一位具德上师。因为真正具德导师的慈悲心与信心是普遍圆满的。若周遍的功德成为一个具体的数量,对众生仍旧有所取舍,即便他摄受的众生数量有多么巨大,也不能称之为具德上师。当然,有些导师有时可能会呈现一种方便,口头上对弟子说,如果弟子不好好修行,从此以后就不再摄受他,但实际当中内心并未舍弃弟子,这种言辞是一种督促弟子精进修行的方便。但是否所有具有这样显现的导师内心真的没有舍弃一位弟子,就不得而知了。总之要记住,一位真正的导师,内心是不会舍弃任何一个众生的,只要内心舍弃一个众生,就不是真正的具德上师,因为慈悲心不圆满。

其次还要观察导师的信心是否圆满。无论这位导师对哪一种传承或导师产生分别,他都不是一位具德导师。因为真正具德导师的信心是无缘的,超越时空而周遍圆满,若信心已成为分别心,就是一种有限制、有缘的信心,这样的导师当然不是一位具德导师。

虽然我没有亲耳听到谁说这个传承不好、那个导师不好等等,但是各式各样的传言还是能不时听到。我常常想,这位导师为什么不先管管自己?既然他的身份是一位导师,就说明他正在度化众生。若言行如同凡夫一般,又如何能度化众生?就像两个同时掉进漩涡里的人,一方希望另一方把他拉上去,可能吗?只有寻求一位不在漩涡中并且已经到达岸边的人,才可能将两人解救上来。作为导师,必须具备救度众生的力量。若导师仍旧如庸俗般在轮回中漂泊,被贪嗔痴烦恼所束缚,就不具备成为导师的资格。因此,我们可以从信心的角度中去观察,这位导师是否一位具德导师。

当然,寻找一位一般的导师并不难,只要他对我们进入出世间起到一定的顺缘作用,就可以成为一般的导师,但我们不能轻易视其为依止上师。因为要成为一位依止上师还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仅凭口中会讲两句佛法,对自己进入佛门起到一定的顺缘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虽然汉地有很多人对这些道理还不是很懂,但如今由于众多高僧大德的恩德感召,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其中的理趣,也知道以后该如何去修学,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现象。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四课(二十一)愿菩提心的两个学处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四课(二十三)菩提心摄持的善法功德无量
 圣者言教 第八课(九)净观的根本就是转变心念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八)执著为轮回之根源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十)精进修法方能直面无常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二)成解脱的三个条件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二)时时护持正念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九)修法应时时忆念上师之恩德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三)摧毁正行善根之恶缘
 圣者言教 第三课(八)调伏烦恼会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快乐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六)调伏内心而行持安忍度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七)八无暇之内无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身体的障碍和生命的障碍[栏目:仁焕法师]
 宋郊活蚁占大魁[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二、般若宗胜义[栏目:慈航法师]
 关于放生的问答[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占察善恶业报经 9[栏目:梦参法师]
 《佛教三字经》新注 律宗[栏目:唐思鹏居士]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讹传(定空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皈命念佛的功德[栏目:仁焕法师]
 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栏目:阿秋法王]
 佛教对“政治人权”的看法(星云大师)[栏目:佛教与政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