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修行者应时时忆念无常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08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修行者应时时忆念无常

我相信,这部教言学到现在,很多人可能都已经意识到,自己进入佛门后虽然做过很多善法,但大多数时候可能与解脱没有很大的关系。现前既然已经懂得其中的道理,在以后行持善法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往解脱的方向发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身难得、寿命无常。

 如果我们可以长时间居留于世上修学佛法,那么今天没有成功可以期待明天;今年没有成功可以期待明年;十年没有成功可以期待一百年;一百年没有成功,还可以等待一百年以后重新再来。但我们真有这么长的修行时间吗?当然没有。可怕的无常随时都会降临在我们身边。若现前不依教奉行、精进修法,在无常到来之时,我们凭什么去面对?若我们的内心还是如往昔般庸俗,只是带着满肚子的痛苦离开这个世界,今生值遇上师与妙法,还有什么意义?

今天我们在讲解无常,总有一天我们都要面对无常,呈现无常。相信对一个真正的修行者而言,由于时时观待无常的缘故,即便无常降临在身边,他也不会怨天尤人,因为他已经深刻领悟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所以能坦然、欢喜面对。相反,对于普通的世间人而言,虽然他也知道死亡是大自然的规律,但当死亡真正降临之时,他还是会充满痛苦与恐惧,希望逃避这个“大自然的规律”。这就是庸俗与修行者的区别。

有时候我坐在外面的藤椅上,看着眼前的房屋和环境,内心总是会想,今天我可能还在辨别眼前所见景物的好与坏,但对即将要从人间消失的人而言,他坐在这里又是什么感觉呢?可能对他而言,眼前的一切已经无所谓好与坏,因为一切都要结束了。这种显现不只是说说而已,迟早会降临在我们的身边。今天身体健康的人,明天是否可能生病?现前健康生活在世上的人,明天是否可能离开这个世界?一切皆有可能。无论往昔是否修行,当无常到达的这一时刻,世间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

有时我对身边的信众说,当最亲的人从自己身边消失时,内心没有丝毫之痛苦是不可能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为修行者,我们应该将生死看得淡薄一些,因为我们早已在为这件事情做准备。正是我们提前为死亡做准备的缘故,相信在面对这一时刻时,内心不会有很大的痛苦。所以,时时观修无常是离苦得乐最实际的一种修行。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修行者应时时忆念无常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一)修法当具三殊胜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十三)十不善业之极重罪之二
 圣者言教 第四课(四)发心广大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四)追求现世的过患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六)时时提起正念不可轻视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十六)出离心非常重要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八)修学密法不可忽视修行方便
 圣者言教 第一课(四)修行应遵照传承祖师的教言而行持
 圣者言教 第八课(六)法义融于自心才是真正的见解
 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十三)以菩提心摄持一切善法
 圣者言教 第十课(九)万法摄一的必要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是作法忏?[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大迦叶给我们的启示[栏目:林克智居士]
 印光大师说故事 肆、虔诚修持类[栏目:灵岩故事]
 六届:淺谈《楞伽经》(湛如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四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解脱道的支柱[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比丘记事(之四)[栏目:比丘记事]
 泛谈《般若心经》种种[栏目:台湾屏东·慧广法师]
 374.问曰:诸天供养事多,何以奉钵?[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忆恩师[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