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见 6 生命的四食
 
{返回 向智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83

生命的四食

  诸比丘!比丘于一法而正厌患、正离贪、正解脱、正观边际、正现观其义,于现法而尽苦际。何等为一法耶?一切众生依食而住。诸比丘!比丘于此一法而正厌患、正离贪、正解脱、正观边际、正现观其义,于现法而尽苦际。(AN10: 27,《增支部》第 24册页 228)

  佛陀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这是生活中一个简单的事实,最重要的是,它应当被忆念、深思及了解。如果了解足够深广的话就会发现,佛陀这句话揭示了导致生死轮回的根本以及断除此根本的真理。同时,这也印证了古代经典所说的,佛陀是一位「透视根本而了解一切」的人(Snp. V. 1043)。

  一、食的定义——滋养、助长及维系生命的延续

  「食」(1)在巴利语的意思与英文一样,一般论述里意指滋养色身的食物。但在佛陀的教义里,「食」的概念具有更深广的意义,泛指包括心理与生物一切最基本的生命维持。佛陀以段食、触食、思食及识食等四食来教导这个事实;它们通称为「食」,因其滋养、助长并维系每个生命的延续。

  二、爱欲与吸收同化是食的共同因素

  尽管方式不同,无论是物质或心理的一切食物,摄取的过程皆统摄于相同的基本原理,每种形式的「食」显然都具有某些共同的事实。首先是无情地挥舞着鞭子的饥饿,它隐藏在食物摄取过程的背后。从出生到死亡,色身无止尽地追求物质的食物;心灵同样热切渴望它自己所需要的滋养,渴望永远有新的感官印象以及不断扩张见解的领域。所以就食的广义而言,爱欲( ta..h..)是任何食物「摄取」或「执取」( up..d..na)(2)的主要条件。这是物质或心理各种食物的首要共同因素。

  第二个共同因素是食物的吸收同化过程。在吃与消化的过程中,外取的食物变成内在的;本不相关的东西变成自体所有,与自己的存在融为一体。有一句谚语说「人吃什么就是什么」,这也同样适用于心灵食粮。如同身体一般,我们的心也以外在的物质为食粮,如:感官印象及多样化的体验、人类所累积知识宝库的内涵,以及从这些来源所产生的沈淀。就当下一念而言,成为心所缘的记忆只是外在的,就像书里读到的观念一样,不能被吸收的部分就会被抛弃。

  因此,在心与身里,有一个不断攫取与排斥、同化与异化、与自己融合或疏离的过程。如果仔细观察物质与心理滋养的过程,将可看到:吸收的过程不仅是进食者在消耗食物,食物也吞噬了进食者;它们之间有一个相互吸收同化的过程。有许多人随着他们所吸收或好或坏的观念而改变,最后却是这些观念吸收并吞噬了他们。

  三、从摄取食物过程体悟无我、无常、苦与缘起

  这些支配物质及心理食粮的法则,足以让一位细心沉思的观察者体悟到,「不变的我或本体」的观念是如何地虚幻不实。摄取食物的过程印证了佛陀所揭示、透彻革命性的「无我」教义。

  如同德籍佛学作家保罗·达尔基( Paul Dahlke)所称:「个体的生命既非形而上的「我」(根据宗教的灵魂说,我是指纯灵、纯主宰),亦非仅仅是物理的过程(根据科学的物质论观点,指纯肉体、纯客观),而是一种滋养的过程。如此,个体的生命既非本身或由其本身所造,亦非由外因所造,而是某种能维持生命本身的东西。亦即,所谓高层次思考与觉受的机能,它们是吃的不同样态,维持生命的不同样态。」

  除了印证无我思想之外,关于面对无常与苦两项生命的特质,食的过程也是具有说服力的老师。无常是摄食过程的真正根源,它要求不断补充被消耗的粮食。只要我们活着,这无底的大窟窿就必须不断地被填补,心理的饥渴也同样渴求食物的更替与多样化。维持生命的迫切需求重复着千篇一律的摄食过程,这已足以显示生命的苦迫(dukkha):反复吃了又饿、饿了又吃的循环疲乏。因而中世纪一位犹太哲人有感而发地说:「我实在受够了一再地饥饿,我渴望最终一次的饱足。」(3)

  苦迫在食的运作中是如此与生俱来,却因人习以为常而不自觉。这需要反思来揭穿这种假象,并揭露寻觅与获取食物的具体痛苦。于是,人就能理解动物世界里「互相吞噬法则」的那份无声之苦:为了食物,人让动物面临被屠杀的恐惧;为了土地、为了夺取世界市场,人类争斗的暴行;还有,在穷人以及挨饿孩童哭喊之间饥荒的折磨。尽管当今供给人类的资源已有相当的成长,但即便有能力,人类仍旧无法控制饥荒的发生。再者,因为世界人口急骤增加的威胁,现今所有粮食生产的进展面临短缺危机。粮食断缺的问题就要发生于当今人类身上,如果可利用食物与人口增加的差异达到临界点时,问题可能会变得相当严重。当此一临界点来临时,不知道将会产生什么可怕的后果,除非人类能团结,才可能以和谐的行动及和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由此,关于人类的未来,昔日老师所教诫的法依然是真理:觅食是苦始终存在的根源。当人类从食物的观点思惟自己的本性,思惟自身对食物无止尽的需求,以及思惟置身于一个以食物为生命忠实伙伴的世界,如此危机意识就能被唤起。

  苦与食物之间的省思,可以延伸出与四圣谛相对应关系的思考。生命的四食象征第一苦真谛;对四食的渴求是苦的起源,此为第二真谛;渴求的止息、断绝对物质与心理食物持续攫取,是苦的终止,此为第三真谛;第四真谛八正道,是灭苦的方法。(参阅《中部》〈正见经〉)

  我们发现,经由摄取物质与心理粮食的过程而证明一切存在的缘起本质,揭示了法无常、苦、无我三个特质以及四圣谛。

  关于食物,佛陀最重要并具启发性的开示是〈子肉经〉,译文列于后。论师觉音尊者解释,这部看来很严厉的经典令人信服的的理由是,当时比丘们收到很丰富的食物与其他物品的供养。有鉴于此,佛陀反问自己:

  「当比丘用斋时,是否依然能保持正念及保持取得食物的正知?他们是否能远离贪欲并从中解脱?」佛陀看见一些刚受戒的年轻比丘用斋时,毫无省思之心。

  见此,佛陀思惟:「当我于四大阿僧祇与百千劫中修习波罗蜜时,我不曾因为诸如袈裟、供养物等等的需求而修行,我只为了最高的阿罗汉果位。同样地,从我受戒的这些比丘,也不是为了这些需求,而是为了得到阿罗汉果位而受戒的。如今,他们舍本逐末,以贱为贵。为了让他们自制与约束,我将在他们面前放置一面『法』的镜子。那么,日后比丘经过一再地思惟,唯有经过充分反思之后才使用这些物质必需品。」

  四、〈子肉经〉的四食喻

  佛陀于是开示〈子肉经〉,提出他对四种「生命之食」的关注。他以简洁甚至令人吃惊的说法、譬喻,深思熟虑地述说四食的每一观点,使我们从身心资食表面上很单调的作用中对法有深刻的洞察。

  (一)段食(kabalink..r..h..ra)

  譬喻:一对在沙漠中断尽粮食的夫妇,欲度旷野险道难处,但粮尽难行,只好强食他们幼小的孩子以求达到目的地。

  自从地球形成以来,人类就如同佛陀譬喻中的夫妇,跋涉在生命的沙漠中,在那儿食物是最令人关切的。再者,无论是故事中那位有时颇无情的猎食者、他的猎物或是敏感观察者,对他们而言,平息饥饿往往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在觅寻食物之际,人经常毁灭他平常最珍贵的东西,也许是至亲朋友或他年轻时的理想。确实,这只是生命的一个面向。当其中仍有很多可以令旅行者休息及享受的绿洲时,就非全然是沙漠;但他们容易忘记周围那常常侵入而淹没小绿洲的沙漠。

  故事中的夫妇濒临饥饿边缘,吃了他们心爱的孩子,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和荒谬的故事。但翻开历史来看,在饥荒、战乱或船难发生时,人的确自相残杀,故事中所说的也时有所闻。当人四处觅食、寻找佳肴美食,并想掌控更多粮食资源时,杀害他人、残酷地摧毁或剥削同类甚至伤害有共同血源与种族的人,诸如此类的事件常常发生。所有生命之间难道没有密切的血族关系吗?这句话不只是情感的表达,同时说明了一个确实与残酷的事实:人的一生,不正是这些无厌的贪、残暴的瞋恨及毁灭性的痴,使自己在食物或权力的争斗中沦为牺牲者或加害者?如果没有密切关系,人类又将以如何不同的方式相遇?无始劫以来,在生死流转中,人曾是受猎物也是吞噬者,既是父母也是孩子。在深思段食的滋养及佛陀的譬喻时,这些是必须顾虑的。

  如果想要以食维生,则必须杀生或默许别人为自己杀生。这并不只是指屠夫或渔夫,因为对严谨的素食者而言,有生命的众生也会因他们而死。农夫的锄头破坏了蚯蚓和昆虫的住处;蔬菜和稻米的保护,也带来无数害虫的死亡,它们一样都是需要觅食的众生。不断成长的人口需要更多的耕地,却剥夺了动物的生存空间,历史上许多动物也因此而绝种。住在这个杀戮的世界也在其中扮演了一角的人类,必须面对这可怕的事实,并深深自省依食而住的意义。如此,才能策励自己断除对四食的执取,而脱离这杀戮的世界。

  短短的一生中,有多少装载食物的列车在人类弱小身躯里进进出出!为了保持经过消化道的「交通线」畅通,有多少人忙着食物的生产、料理及分配!可以想象这是个很怪诞的画面。

  再思惟依食而住的另一层意义。当一个谷仓、米库或饲料袋被掏空后,一般仍会残留一些米粒或其他少量的食物。同样地,身体总是留存着少量没有被消化或排出的食物。一些生理学者认为,这些残食及腐坏物在没有其他助缘的分解下,最后将造成器官机能的老死。如果此理论正确,那么食物不仅赐给人生命,同时也赐予死亡。因此,人的生命必须在因饥饿而死与因腐坏而亡之间做一选择:「食物吞噬进食者。」希腊神话里深刻地表达了滋养与死亡间的密切关系。根据神话,狄米特(Demeter)是谷女神(也就是食神)也是死神,古典神话的伟大研究者及诠释者巴侯芬( Bachofen)简洁地指出:「她喂饱人们以作为她自己的猎物。」

  一提到乏味的进食行为,人对食物持有极不同的态度。有些厌烦单调食物的人,让进食成为精致的艺术,成为美食者。于此,佛陀说:「一切食皆可悲,即使天食亦然。」还有一些人很重视食物对身体的健康,对「纯净食物」提出各种见解。若干宗教提出饮食观,而且古代和现代都有宗派信仰「以食净化人生」。这些宗派早在佛陀时代便已存在,佛陀了解他们的观点并加以驳斥。

  另外,有人借着减少食物的摄取及长时间的禁食,以试图解决身体对食物依赖的问题。如佛陀在《中部》〈大狮子吼经〉(MN 12,Mah..s..han..da Sutta)中生动地开示,他在证悟前也曾试过这种严苛与徒劳的苦行,后来弃舍了这样的方式。佛陀证悟后,除了禁止比丘们以及持守八戒或十戒的在家弟子午后取用固体食物外,他从不建议人们断食。作为提倡中道的老师,佛陀所教诫的是适当的饮食、不执取食物的味道,以及对食智慧的省思。

  (二)触食(phassa)

  譬喻:一只被生剥皮的牛,无论牠站在何处,都不断地遭受周遭昆虫及其他动物的侵袭。

  如同被活生生剥皮的牛一般,触食经由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从四面八方蜂涌而来,人无能地暴露在这种持续的兴奋与刺激当中。巴利语 phassa,此处译为触食,字面意思为「触」或「接触」,但并非指躯体的接触,而是透过六识(包括心的感触)产生心理与外境的接触。连同作意,触食是心对「感官与料」〔1〕与概念的刺激所产生的第一且最单纯的反应。佛教心理学认为在梦中和潜意识状态也可能发生的触食,是构成心由低至高每一阶段的要件。

  触食是维系生命的基本条件,它特别滋养或维护的是感受。「受」因大量且持续发生的感官触觉而生,成为乐受、苦受或不苦不乐受。这个关系也出现在缘起法则里:「触缘受( phassa paccay.. vendan..)。」没有防护的「受」使得贪爱旺盛,一旦触食的贪求产生,便有无穷的触供给感受消化吸收。人一生在快速变迁中,受着色、声、香、味、触、法不断冲击。佛陀深刻觉知此持续不断的冲击,因此以一只被剥了皮的牛作为触食的譬喻:因皮肉绽开,牛成为昆虫群集争食的对象,苦不堪言。佛陀指出,对尚未从执取中解脱的人而言,任何感受必然产生苦难和争战。苦受即是苦难的本身;乐受则因它短暂、无法令人满足的特性,而带来苦受;世俗的不苦不乐受,因其本具的单调及无聊而产生苦迫。触食不断喂养这些受觉,成为引发此三苦之因。

  《长老偈》记载,一名长老比丘希望能更清楚地看到触食鲜明与刺激的特性,有感而发地说:「何时我才能平静且有智慧地看到自己陷入无数的色声香味触法的熊熊火焰中?」(Therag..th.. v. 1099, T..laputa)

  人十分清楚有许多痛苦的印象撞击着自己的感受,但又非常愿意为自己的快乐付出这样的代价。事实上,他们似乎喜欢有任何一种感觉胜过什么也没有,除非所引发的苦超过了容忍的地步。这种情况的心理根源是因为人渴求永远新的经验。如果这种渴求没有被完全满足,将感到空虚、饥饿及无助。因此,人需要变异、新奇,并渴求不断与生命接触。如此惯于这般的接触,以致对大多数人而言,孤寂令人害怕,它是一种无法忍受的剥夺。

  触食满足了享乐的世界,也滋养了对存在的渴求(有爱,bhava-ta..h..)。要破除习惯性的执取,唯有停止与一连串的感觉密切结合,学着摆脱对感觉主动积极的响应,并退一步观察它们。于是触食所滋养的感受将会停止转变成执取,这时候苦的缘起流转才能终止。

  (三)思食(manosa.cetan..)

  譬喻:两名壮汉将某一男子两臂挟住,拖往充满了炙热火炭的坑洞中。

  此处思食主要指「业」,亦即生命轮回的活动。譬喻中两名壮汉代表牵引人类业力的力量(善却迷惑的行为与恶行)。人无法抗拒地被业习、生存的意志、计划及抱负牵引至充斥着剧烈苦迫火烬的轮回深渊之中。因此从业的观点来看,思食是轮回三界的食物。

  思食本身,意指人对计划与抱负、奋斗与征服、建设与毁坏、创造与发现、建立与改革、组织与创造等汲汲营营的强烈欲望。这些渴望使人深入海洋及巨大的太空里,成为最邪恶的掠食性动物,也在艺术及思想的创造天赋达到顶峰。

  活动力的追求及创造性动力之根源永不休止,它们来自于对生命四食不断的渴求。人以粗俗与高贵的各种形式和不同层面渴望获得四食。思食必须去搜罗、提供我们渴望的食物。因为所得任何的满足都是短暂的,最终又屈服于新的渴望;从此又开始寻求新的粮食。这成为一项永无止尽的任务。

  在思食里,世界充斥着意志、权力、及创造力。在这个有力的思食滋养下,世界的建设与毁灭过程继续进行着,直到看见轮回的真实性:如同一个炙热火烬的深渊。无论以再多不同的姿态投入生命的轮回中,永远也填不满这个无底洞。

  (四)识食(vi........a)

  譬喻:一个犯人每天早上、中午、晚上皆需遭受百矛所刺,生活在苦迫中。

  每一天,敏感的意识使人无时无刻面对物质世界的冲击,这些因过去贪取及无明所带来的恶果,像矛尖一般刺穿保护身体的皮肤。将识食视为严厉骇人的刑罚譬喻,令人想起捷克作家卡夫卡( Franz Kafka)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潜伏、难以预知、捉摸不定以及看似与生俱来无关道德的罪恶。他彻底接受这种不可思议的惩罚,并将之视为公正的。(参阅《审判与城堡 The Trial, the Castle》以及《在流刑营 In the Penal Colony》)

  对识食的欲求与欲求触食皆有相同的特质:渴望生存,在不断接触外在世界的过程中感觉活着。然而,以意识为粮食的描述引申出更重要的意义。本文所指的识食主要是指结生识( rebirth-consciousness),虽然它的产生只是一剎那,却喂养了人从生到死一生的身心过程(n..ma-r..pa)。在每一相续生命的开始,结生识剎那生起而继续无止尽的生、死及苦的轮回。成长或增生是一切识的特性。受胎时的结生识虽然只与前一生直接相连,其背后却是个蕴藏无始过往的无尽大仓库,储藏着无数生命的潜在种子。识像是一只在「过往」的幽深不可测之处潜行的「千爪」章鱼,伺机跃出攫夺猎物;它也在那儿以自己贪婪的触须繁殖新生命。

  有一次,笔者参访一些地下洞窟,内凿有长廊及具有寺庙般高屋顶的大殿,其中并有巨大的钟乳石和石笋,很像天主教堂的大圆柱。为了便于游客参观,洞穴内装设有电灯。有些灯泡位置较低,可以看见其周遭岩石上长有一小片鲜苔。在贫瘠的石头上,居然仍存在有机生命的痕迹,只要有利的环境诸如温暖、潮湿及阳光,生命一逮到机会便开始萌芽。这些微小无害原始植物生命的衍生,和以掠食为生的野兽一样具有威胁的特质;长期潜伏在黑暗之中,一有机会便贪婪地窜起。

  生命总是蓄势待发的,它最丰富的表现是「识」。从人类有限的观点来看,「识」对不断扩张的轮回世界有极大的贡献。因此,世尊告诫我们:「不要做个世界的扩进者。」随着人不知足且贪婪地供给识食及其他食物,世界因而成长;而这成长潜能是无止境的,心识世界的尽头也绝非步行可及。依世界观来诠释,识食是众生的哺育者与生殖者,他们每日承受着生命利矛的考验。如此透视识食,将可揭开魔术师惑人的幻术,佛陀将这种幻相比喻为识蕴。人类将不再受到这些假象的欺蒙,渐渐倾向厌离、脱离及客观。

  回顾佛陀所阐述的四食譬喻,众生被四个极端苦迫、危险且极度悲惨的特殊情境所冲击。每日身心进食的过程是如此单调规律的生命机能,这些意义深远的譬喻却引起极端的震憾甚至内心深度的紊乱。这些譬喻本意就是要令人不安,征服平时作为(如食、受、想、识)时轻率自满的态度。

  五、以四食断执取生命的根本

  深思此章节所陈述有关四食的道理,可切断对生命执着的根本。彻底并有系统地思惟这些道理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步骤;此方法唯有对于那些决心努力止息爱欲者是适宜的,因为他们愿意面对引导其现世生命及思想的修行道路可能产生的所有后果。

  除了上述那种一心的承诺外,认真及一再思考四食的教诫对佛陀任何虔诚的追随者都是有益的。对于那些觉得把离贪当作直接目标尚言之过早的人来说,佛法有充足的教义可以抚慰他们生活中的创伤,策励及帮助他们在正道上平稳迈进。在艰辛的生活中,温和的指导方针总是受欢迎的。然而,当命运之风徐缓地拂过,愉悦中埋伏着危险,人会因耽溺于安逸忘记充满风险的现实世界。应切记如四食的严厉教义,如此才能心生警惕、坚固心力,无惧地面对生存世界中一切尚未揭露的残酷现实。

  体认生命的四食,将从中获得很多学习。思惟四食,令人能「面对真相不退缩,不随假相而迷惑」。苦因四食滋养色身而产生,「苦集则纯大苦聚集,苦灭则纯大苦聚灭」;而世尊的另一段教诫则更意味深长、发人深省:「我所教导的只是:苦与苦的止息。」

  六、〈子肉经〉全文

  「比丘们!有四种食物维系与支持已生或来生的众生。那四种食物呢?

  「一是若麤若细之段食,二是触食,三是思食,四是识食。

  「比丘们!比丘应如何观察段食?譬如有一对夫妇带着非常有限的粮食,开始横越沙漠的旅行。他们非常挚爱、唯一的儿子伴随而行。当夫妇两人旅行穿越沙漠时,他们所带的粮食已经用尽,但还有一段沙漠还未跨越。夫妇心想:『面对眼前粮食用尽的现实与还有一段沙漠必须跨越的困境,我们该不该杀了我们唯一且如此亲爱的儿子,将儿子的肉做成干肉与烤肉来吃以横越未走完的沙漠,以免我们三人全部葬身于此?』

  「两夫妇于是照着他们心想的把亲爱的儿子杀了。当他们正要吃他的肉时,却搥胸啼哭地说:『我们亲爱的儿子!你在哪里?我们亲爱的儿子!你在哪里?』

  「比丘们!你们认为怎么样?他们是为了快乐、为了享受、为了吸引人的缘故、为了身体的润滑,而吃了儿子的肉吗?」

  「当然不是,世尊!」

  「他们吃儿子的肉只是为了要横渡沙漠吗?」

  「是的,世尊。」

  「比丘们!同样地,段食应如是观。如果能领悟段食,就能对染着五境所生的五欲有所领悟;如果对染着五境所生的五欲有所领悟,圣弟子就不会为烦恼所束缚而轮回生死。(4)

  「比丘们!比丘应如何观察触食?比丘们!譬如一头被剥了皮的牛。假如被剥皮的牛站在墙边,就有以墙维生的生物啃囓它;假如牛站在水里,就有水虫啃囓它;假如牛站在旷野中,就有旷野中的飞虫啃囓它。无论这被剥皮的牛站在那里,就有生物攻击它。

  「比丘们!同样地,触食应如是观。如果能领悟触食,就能领悟三种感受(5);如果能领悟三种感受,圣弟子则所作已办,不受后有。(6)

  「比丘们!比丘应如何观察思食?比丘们!譬如有一个约人高的热火炭坑。这个坑洞没有火焰与烟气,但有发热的灰烬。现在,有一个热爱生命与渴望快乐的人走过来,两个强壮的人抓住那个人的双臂,并把他拖到发热的炭坑。比丘们!那个人会想要并渴望远离炭坑吗?为什么?因为他知道:『假如我掉进热火炭坑,我将因此而死或遭遇极大的痛苦。』

  「比丘们!同样地,思食应如是观。如果能领悟思食,就能领悟三种爱欲(7);如果能领悟三种爱欲,圣弟子则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比丘们!比丘应如何观察识食?比丘们!譬如人们将一个抓到的犯人带到国王面前说:『国王!这是一位犯人,一位强盗。请给予您认为适合的赏罚。』国王则告诉他们:

  『去吧!在早上给他百矛刺。』他们如是照作。到了中午,国王问他们:『那个人现在如何?』『国王!此人仍然活着。』『那么,中午时刻再给他百矛刺。』他们也如是照作。到了晚上,国王又问:『那个人现在如何?』『他仍然活着。』『去吧!晚上再给他百矛刺。』

  「比丘们!你们认为怎么样?那个因为犯罪而在一天中遭三百矛所刺的人,会因此而感到痛苦与折磨吗?「即使只被一矛所刺,任谁都会因此而感到痛苦与折磨。何况是三百矛啊!「比丘们!同样地,识食应如是观。如果能领悟识食,就能领悟心色;如果能领悟心色,圣弟子则所作已办,不

  受后有。」(SN 12:63,《相应部》第 14 页 116)

  【注释】

  (1)..........(食物):从巴利语动词 ..harati而来。拿起、自己承担、产生、支持、取之意。

  (2)巴利语 ......ra(食物)及 up..d..na(执着的),原本均具有「取」或「攫取」之意。

  (3)「王子与修道者」是古希伯来文版中世纪巴拉姆( Barlaam)与乔斯福(Joasaph)的故事,其中不经意地记载了佛陀一生故事的主要特征。这部希伯来文版本有几个独特的线索不仅描述佛的生平事迹,而且阐扬佛教的观点,如本文所引。

  (4)换句话说,他已经是一位断除欲贪束缚的不还者( an..g..m..)。根据注释书,在此阶段,欲贪与其它身见、疑、戒禁取见、瞋恚烦恼皆已断除。

  (5)乐受、苦受及不苦不乐受(舍受)。

  (6)意指阿罗汉果。

  (7)欲爱、有爱、无有爱。

  【译注】

  〔1〕感觉与料:罗素将我们知觉所得的数据(声色味触等),称为「感觉与料」( sense-data),而获得 sense-data的经验则称为「 sensation」)。 http://bit.ly/a0tDSc


{返回 向智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见 7 三归依
下一篇:法见 5 心的五盖
 正念的力量
 法见 16 受念处
 法见 7 三归依
 法见 11 佛教与神的概念
 法见 6 生命的四食
 法见 5 心的五盖
 法见 13 无畏的信仰
 善恶的根源,觉悟的标记
 什么是善根、不善根?
 无我与涅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灭惑度生死[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遥望鸡足山[栏目: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八二)[栏目:杂阿含经]
 人心反常,道德坠落[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受“梵网菩萨戒”可否过夫妻生活?[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三、八大执事[栏目:佛教丛林观]
 劝学《现观庄严论》公开信[栏目:现观庄严论学习]
 不忙歌(李炳南)[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