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问29 双腿麻木与疼痛,请问如何才可以克服过来?
 
{返回 宣隆内观禅修法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83

问29 当我修习宣隆内观禅修法时,总无法超过三十分钟。由于双腿的麻木与疼痛,最多三十分钟后便要停止。如果我不理会那些麻木与疼痛,继续禅修会有损健康吗?其实我的主要问题是:双腿麻木与疼痛,请问如何才可以克服过来?

答29 多谢您对宣隆内观禅修法修习的兴趣与询问。
无论感觉多么强烈,它都是无常的,它可以是不愉快的(不可意的),也可以是中性的或愉快的(可意的)。重要的是要全神贯注地专注着它,不可有任何评判、依恋执着、嫌恶(瞋心)、卷标(标记)与概念。请如实地在当下观察着它,不可把它执着为自身的感觉。当麻木或不愉快的感觉出现在肢体时,肢体是不会感到麻木的,其实是自心的解释(认为它是麻木或不愉快的),并经常为自己(自我)而悲伤。应以超然的态度,像透过显微镜观看事物那般去观察感觉,要觉察到它的无常,以及放下您的嫌恶(瞋心)、依恋执着与评判。
我们共修时,一般每坐要一个半小时,最初(第一部分)以四十五分钟进行强烈而快速的呼吸,同时专注着气息在鼻孔末端或唇上的触觉;然后(第二部分)以剩余的四十五分钟来专注着我们体内生起的最强烈感觉。您有看过维那耶大师等所著的《宣隆内观禅修法》吗?此禅法的修习方式在那里有详细的描述,因此,在这里我不打算细说了。

如果在(第一部分)出现麻木或不愉快的感觉时,您可以呼吸强烈一些,好让您能持续地专注于气息在鼻孔末端或唇上的触觉。如果麻木或不愉快的感觉在(第二部分)时变得很强烈,您可以深吸一口气,聚集定力与体力,双手紧靠身体侧部,尝试穿透感觉,直至感觉突然消失为止。读上述书籍时,您也可以找到有关的更为详细的描述。您最好在三十分钟后仍能继续禅修,直至麻木或不愉快的感觉消失为止;然后,您可以选择专注另一个最强烈的感觉,或是停止,然后慢慢地、专注地伸展出坐,再站起来。一般而言,禅修是不会造成身体上的损伤的,除非您的肢体及盘骨关节僵硬,而您又强屈肢体作半跏趺坐或全跏趺坐,或者在双腿仍然麻木时站起来,又或者您身体上已有损伤。若身体上已有损伤,您就要坐在椅子上面,腿部与椅面成九十度角,背部不可靠贴着椅背。我相信您会运用常识与觉察力来保护自己的健康的。
宣隆内观禅修法须要好奇心、决心、纪律、承担与努力。您可以体验到感觉的无常、心意如猿猴般的不停跃动、无我、空、依恋执着、嫌恶(瞋心)、…等等,从而促进对身心实相的了解与发展内观智慧。请您尽量做到最好,不可放弃,您有能力突破时限,达至四十五分钟或更长一些时间的。

【事后增补:您要怀着信念勇猛精进,重要的是要坚守宣隆大师的法语:保持身心不动,提高警觉,要是困倦了,不要松懈休息;有痕痒时,不可搔抓;即使抽筋,也不要动;苦受确是致道的法则,乐受会令我们飘浮于生死之流。若仍未能突破每坐一个半小时的时限,请尝试降低至一个小时,然后逐步增加至一个半小时或以上。除了独自的勤奋修习外,参加有导师指导的共修班,对学习、得到鼓励与支持,也是十分有益的。】


{返回 宣隆内观禅修法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问30 在深呼吸禅修时,为什么在最初的数分钟内,我们会觉得非常疲累,若继续呼吸下去,不多久就会减少这种疲累的感觉呢?
下一篇:问28 甚么时候我们可以独自修习而不用导师监督?
 问6 如果想参加密集禅修,请问可以到哪里去?费用需要若干?人数限额多少..
 问10 我怎么确知自己有能力学习此禅修法?
 问11 是否有些人是不适宜参加学习此禅修法的?
 问30 在深呼吸禅修时,为什么在最初的数分钟内,我们会觉得非常疲累,若..
 问34 但是,假如我们没有时间坐这么久,是否可以在这些麻木的感觉尚未完..
 问20 我们怎样可知自己在第一阶段时呼吸良好呢?
 问15 我不能盘腿而坐,可不可以学习禅修?
 问24 如果在第二阶段时感受不到任何感觉,我应怎么做?
 问39 如果感觉来得令人难以忍受,我们应如何应付呢?
 问27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修习正在进步、改善或有效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必彷徨[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四十八愿 第十六讲:恶人正机[栏目:纯祥法师]
 佛要寂灭涅槃,为何还要慈悲?[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天台佛学 第一章 天台佛学与西方哲学比较研究 一、“一念三千”是“思维与存在同一”的命题[栏目:曾其海教授]
 闭关中的修法要点[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漫说《杂阿含》(卷四)~L 第101(人间经):本经所阐述的是佛陀的庄严相好(千辐轮相)。[栏目:界定法师]
 慈悲不是爱[栏目:超然法师]
 空性的现实意义[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